王尚海——塞罕坝上“一棵松”

王尚海——塞罕坝上“一棵松”
2022-09-05 09:46 邯郸市邯山区委党校 张静 编辑:任伟栋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33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

关键时刻的主心骨

1961年,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设一座大型机械林场。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遏止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形势、涵养京津地区水源,这是国家赋予王尚海带领着的这支369人队伍的特殊使命。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岁,三分之一多是大中专学生。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前两年造林成活率只有8%,生活环境异常艰苦。1963年冬天,塞罕坝偏偏又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一些从城里来的大学生和职工被困在坝上无法回家过年。思乡之情加上造林失败的坏情绪,让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甚至还有人写歪词:天低云淡,坝上塞罕,一夜风雪满山川;两年栽树全枯死,壮志难酬,不如下坝换新天。

1964年春季,王尚海选定了离总场只有5公里的马蹄坑进行“大会战”。这是一场只能打赢、不能失败的关键之战。

王尚海带头,会战期间谁都不准回场部,大家都吃住在山上。于是,在翘尾巴河北岸,一溜儿帐篷拉起来了,一群不服输的塞罕坝人向荒原开战了。

这一战就是30多天,由于连着多天不洗脸,去时的年轻小伙,回来时都变成了胡子拉碴的“小老头”。

10月初,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笼罩在塞罕坝上的愁云被驱散了。

科学求实的探路人

建场之初,种苗供应是一大难题。到外地买苗,每年只能买到100多万株,完成300多亩造林任务。而且从外地买的苗很多难以适应坝上的气候条件,王尚海等人决定自己育苗。

他们大胆试验,把层积催芽播种改为雪藏混沙播种,播种前增温处理,提高了出芽率;播种覆土严格控制厚度,调节温度防高温伤苗和低温霜冻……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创业者们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法成功,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种苗供应问题。

艰苦奋斗的一面旗

在第一代林场职工陈彦娴的眼中,王尚海并不像一个“当官的”。“他没有官架子,穿得总是很破旧,常年就在普通工人堆里,一眼看去啊都分不出来。”

“他的那几个孩子啊,穿得破破烂烂,整天面黄肌瘦的,看着真让人可怜!”陈彦娴记得,由于孩子多,粮食又很有限,王尚海一家人生活得很困难。为补贴家用,王尚海的妻子在林场当了临时工。尽管这样,粮食还是不够吃,孩子们总是喊饿。

特殊时期时,他白天拼命干活,晚上还要接受“再改造”。妻子心疼,劝他辞职回老家。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他的老战友王振兴曾问他,真打算坚持干下去吗?他说:“我连坟地都看好了,在马蹄坑,那是我参加机械造林第一块成功的林地。”

1989年底,在亲人的悲恸中,病重的王尚海在承德市一所医院的病床上用手艰难地指向北方,艰难地说出三个字:“塞……罕……坝……”

这是他在弥留之际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

遵从他的遗愿,这年12月24日,王尚海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松林也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现如今塞罕坝140万亩的森林,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如果把树木分给全国人民,平均每三人可以分到一棵树。这是用塞罕坝人几代人的努力,用他们青春和汗水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托出的塞罕坝。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是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