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驼村——“天尖”上的兵工厂

花驼村——“天尖”上的兵工厂
2021-06-21 11:11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王梦洁

磁县陶泉乡花驼村,地处太行深山,是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达到686米,有“磁西百里天尖村”的美誉。1938年,这里建起冀南第一个兵工厂,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该厂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为全民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这片红色热土变成了红色旅游地,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俯瞰太行五区第一兵工厂陈列馆。吝晓飞摄

“军工专业村”支前不停歇

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弹药极度匮乏,即使是一线部队也无法满足人手一支枪,大部分装备都是靠缴获而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38年春节前夕,中国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中共磁县县委、县政府转移到花驼村附近的中岔口村。时任县长田裕民经过考察,选择了四面环山、山高林密的花驼村建设自己的武器弹药厂。“冀南第一兵工厂”花驼村兵工厂就此筹建而成。

当时,建立兵工厂所用的机械设备需要从六合沟煤矿运送到这里,沿途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但是负责转移设备的同志们深知,眼前的这些设备对兵工厂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他们搬石填沟、开山铺路,用马拉、肩扛等“土办法”,艰难地运送着一件件设备。

花驼村兵工厂成立之初,生产能力较弱,设备和原材料严重匮乏。但他们相信,多生产一支枪,前线的战友们就能多消灭一个敌人。

1940年6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迁驻涉县,花驼村逐渐发展成为军工物资生产与中转基地。肥皂厂、被服厂、枪械厂、地雷厂、毛织厂、军工食堂等分布在村内各处院落和古庙宇中。兵工厂驻花驼村6年多的时间里,枪支弹药、被服鞋袜被源源不断地从村里运送到前线,一时间这里成了根据地有名的“军工专业村”——一二九师兵工厂。

花驼村一二九师兵工厂建立初期,机构分布包括技工车间、钳工一车间、钳工二车间、木工车间和锻工车间等五个车间。随着战争形势发展,工厂人数扩大至266人,主要加工生产75炮弹、82迫击炮弹、地雷、50小钢炮、60小钢炮和手榴弹,其中生产最多的是单响手枪、81式马步枪。现今,花驼村仍保留修械旧址16处、旧器具300余件,且保存率完好,对当时的革命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漫步古村落 感受百年史

顺着兵工厂陈列馆门前的村中小道一路前行,古炮楼、枪零件厂、枪支组装厂、手榴弹厂、电台总部、毛巾毛衣厂、肥皂厂等历史建筑和兵工厂原貌不时映入眼帘。

村中共有二层炮楼5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村西西石街西侧一处,村北一处,村中心一处,村东半山腰两处,均为石头砌筑,顶部设有枪口和瞭望哨,炮楼地势较高,可以俯视全村,是个重要的瞭望哨。炮楼下有地下通道与地道相通,方便观察敌情,为保护兵工厂起到了重大作用。窑洞分别位于村西、村中心和村东共四处,均为石头砌筑,内有通道与地道相通,用来藏身、屯粮、防御外来侵略。

据了解,花驼村一二九师兵工厂一个叫刘春根的手榴弹厂负责人为了制作手榴弹时的安全,改进了装药方式,在房子的墙上留一个小口,把手伸出去在墙外面来安装手榴弹、地雷的引爆装置,一旦发生意外,就把它扔到地下而人藏身于墙内,可以有效地避免伤亡。

村南的龙王庙为原兵工厂枪零件厂,主要生产弹壳、炮壳、弹头等各类枪支的零部件,加工后送到枪支组装厂进行组装。顺路南下的唐代古石碾,直径为800厘米×450厘米,碾槽直径300厘米、深40厘米、宽35厘米,现存稀少。在抗日战争时期,工人们曾用它来碾炸药。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石碾太过沉重,现已无人使用。

变身“旅游区”踏上新征程

数十年弹指一挥间。曾经,老一辈军民共创的红色革命热土,在新时代工农联合发展中,踏上了新征程。2017年8月,退出产能的磁县申家庄煤矿转型成立申美集团,依托花驼村的红色资源和古村落资源以及当地观天佛山景观,工农联手,绿化先行,先后植树100余万棵,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四年时间,天保寨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带动了花驼村的旅游产业,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拉起了林业队,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曾经闭塞的红色老区正快步奔向小康、迈进富足,兵工厂博物馆也成了当地的“精神地标”。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文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