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匠人守护明天——记邯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

“琢玉”匠人守护明天——记邯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
2022-03-03 16:05 邯郸日报《邯郸政法》周刊 编辑:袁柯

新闻提示:邯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琢玉”品牌,写进了市“两会”上的《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专题推送,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邯山区人民检察院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与古城邯郸成语文化相结合,孕育出独具邯郸地域文化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琢玉”不久前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儿璞玉,用爱呵护方能成长,用情感化方有未来,用心雕琢方可成器。”采访时,邯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温建军说,“琢玉”取“精雕细琢、玉汝于成”之意。

“琢玉”团队四名成员,平均年龄35岁,三名女检察官。他们坚守“检察为民”的法治初心,秉持“守护明天”的崇高情怀,充分发挥女检察官特有的细致、执着、坚韧的性格特征,用法律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用深情挽救涉案未成年人、用细心呵护未成年被害人,用耐心守护每一个如玉少年。他们是“琢玉”匠人,更是护玉使者。

常普法,播撒法治的种子

“从出生到上学、从工作到成家立业,宪法给了‘邯小山’充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和‘邯小山’一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这是系列普法微课“琢玉”学堂之《宪法伴我共成长》的片段。课程中,未检检察官给孩子们讲授了宪法基本知识,并以原创法治微动画形象地展示了宪法赋予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在2021年国家宪法日,全区的中小学生课间借助教育网络平台,共享了这一专属法治加餐。

“琢玉”团队深知“未雨绸缪”远比“亡羊补牢”重要,普法要从幼儿抓起。“娃娃课堂”“大手拉小手”“学长计划”再到“罗丽说”“慧课堂”“丽聪画法”“成语普法”……一个个未检普法品牌,见证了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普法形式的历程。紧跟校园法治需求,精心设计制作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自我保护、网络安全、生命教育等方面的普法主题课程,实现了校园普法的具体化、系统化、全面化。

新冠疫情暴发之初,“琢玉”团队组织检察官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以及与疫情相关的网络谣言、“问题口罩”、野生动物保护等热点问题,向孩子和家长们深入浅出地介绍新冠肺炎防疫常识以及与疫情相关的法律知识,录制的八期法治微课《防疫有我》被市教育局推荐至省教育厅空中课堂,供全省中小学和家长线上学法。

讲好一堂法治课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邯山区检察院,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在内的46名干警,分别担任全区49个中小学、幼儿园的法治副校长,仅2021年就为辖区中小学讲授法治课200余次,将法治的种子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不起诉,释放司法的宽容

“检察官阿姨,那天当听您宣布不起诉的那一刻,长时间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霎时散去,更让我坚定了填报法律专业的决心,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你们一样,把国徽戴在胸前,将正义担在肩上,让公平立于心间。”2021年9月,当“琢玉”团队负责人刘俊燕收到晓天(化名)的微信信息时,晓天正坐在某大学法学院的课堂上。

2020年4、5月份期间,高二学生晓天从同学手中收购二百多张电话卡并出售给从事电信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2020年1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包括晓天在内的12名高三学生移送至邯山区检察院。办案人经过阅卷得知,除晓天以外的11名孩子出售的都是自己名下十几张手机卡。

断卡行动以来,未成年人涉及网络犯罪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如何预防未成年成为办卡“工具人”是当务之急。为形成预防网络犯罪的检校合力,“琢玉”团队及时向涉案学生所在学校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同时会同区教育局在辖区学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断卡”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2021年高考后的一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犯罪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正式出台,明确单纯出售自己的手机卡,不构成犯罪。“琢玉”团队当即报请该院检委会审议后,对晓天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对其余11名仅出售自己手机卡的未成年人以不构成犯罪为由作出法定不起诉处理。暑假期间他们全部自发加入到“大手拉小手”法治夏令营活动中来,通过现身说法,引导前来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学法、守法。如今,他们当中的五人顺利进入大学学习。

精帮教,铺平回归的路途

严把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检察官的职责,宽容不纵容是未检人的使命。十年来,邯山区检察院先后对百余名涉案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处理,对症施策地跟踪教育后,全部回归家庭和社会。

2019年12月,“琢玉”团队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涉嫌聚众斗殴的案子,小勇和小毅作为首要分子,被公安机关依法提请逮捕。办案检察官通过阅卷和提审了解到,小勇和小毅同是某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案发的表面原因是互不服气,实质原因是沉重的高考压力和青春期生理、心理情绪的错误宣泄。“琢玉”团队联合专业的社工组织,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对两人进行跟踪帮教、青春期心理辅导、及考前压力疏导。2020年8月中旬,通过考验期的两名少年同时也收到两所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2021年初,某市新冠疫情爆发,小毅和小勇成为首批防疫志愿者。从打架斗殴到互相鼓励,相约创业,从涉案少年到防疫先锋,两个青年大学生成长的背后,是“琢玉”团队默默地付出和用心地引导。

“阿姨,像我这样犯过错的,还符合当志愿者的条件吗?”“小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想尽一份力,愿意帮助他人,就可以当志愿者!犯罪记录封存,就是为了让未成年人的人生有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2020年10月,16岁的小波涉嫌故意伤害罪,因主动自首后,积极取得被害人谅解,被依法不起诉。在“琢玉”团队的鼓励下,他从作出决定到走上防疫志愿者岗位只用了一个小时,当他在执勤点挥舞着手臂为来往的群众测量体温时,那红色志愿者袖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青年志愿者这个身份能让那些因犯错涉案而深感自卑的孩子,在社会的认可中找回自信,重塑自我。”邯山区团委负责人这样说。

与此同时,邯山区检察院促监护,唤醒沉睡的家长;督履职,呼吁全面的保护。

2011年以来,“琢玉”团队共办理涉未四大检察职能案件1037件,出台各类工作制度23项,他们用大爱与责任跟踪教育和挽救涉案未成年人845名,其中有225名辍学少年重返校园、28人考上大学、2人夺得全国体育赛事冠军。“琢玉”团队先后获评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表现突出单位等。团队负责人刘俊燕荣获最高检未检三十年先进个人等称号。

原载《邯郸日报》2022年03月01日06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