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观察 | 深山沟里养出大闸蟹

晚报观察 | 深山沟里养出大闸蟹
2023-10-12 11:10 邯郸晚报 编辑:李茗茜

深山沟里养出大闸蟹

走近涉县养蟹第一人李文凯

image.png

李文凯和他养殖的大闸蟹。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李文凯回乡创业,尝试引清漳河水养殖大闸蟹。此前,他一直在涉县县城做建材工作,手里小有积蓄。

“我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说北方有个地方在搞养殖大闸蟹的试验,就想到我们家乡的清漳河水,水质特别好,应该也适合做养殖产业。”李文凯说。

在北方的大山里养殖大闸蟹,很稀奇。李文凯告诉记者,在京津冀地区养殖大闸蟹并不常见,如果能成功,那绝对不愁销量。于是,他和另几位同村人一拍即合,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多次前往江苏、安徽等地学习养蟹经验。

养殖大闸蟹也有大学问。“隔行如隔山。一了解才发现,养殖大闸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李文凯告诉记者。

“挑选蟹苗,要选颜色光鲜、腿长的,这样的蟹体质好,易存活;蟹在每个生长阶段需要怎么喂食,喂哪种饲料能长得更好;还要适当用药,保证蟹营养均衡……咱们是新手,什么也不懂,只能一点一点记到本子上,再上网查资料,不断摸索学习,为回村正式开始养殖做准备。”李文凯说。

“蟹”逅绿水青山

前期的学习经历让李文凯发怵,这么难,能在村里把蟹养活、养好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他心里也没底。然而,回村实地开展养殖工作却顺利得让他出乎意料。

image.png

在李文凯看来,这要得益于清漳河水。

清漳河是涉县的“母亲河”,多年前开始治理工作,如今已是水利工程与生态景观结合发展的典范,水清草美,吸引了不少野生鸟类在此安家繁衍。

李文凯的家乡——涉县石岗村,就在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直线距离只有7公里左右。

“你看,这就是清漳河水。”李文凯指向他自建的几栋木质小房底部,清澈的河水从下方流淌而过,潺潺的流水声在这座被群山环抱着的乡村内清晰可闻。

李文凯回村后,赶上土地流转,他租了地挖起两个池塘,再引清漳河水入塘,形成了活水养殖。“活水养蟹含氧量高,大闸蟹更容易存活。”

清漳河水水质好,经常有野鸭、白鹭等野生鸟类“拜访”李文凯的两方池塘。用李文凯的话说,守着蟹时看鸟飞山高,听村内犬吠,创业虽辛苦,但内心平静,踏实又满足。

“因为水干净,蟹基本不生病,体质特别好。”李文凯告诉记者,每年投苗后,在蟹半年的生长期内,除了要注意不同生命周期的饲料投喂和夏季池塘降温,基本没有其他需要操心的事情,“蟹自己就长得很好,具有‘青壳金爪白肚’上等大闸蟹的特征,蟹黄饱满肥美,肉质紧实,口感好。”李文凯骄傲地介绍道。

打拼出来的丰收季

“我把蟹养活了,但没想到碰上疫情,卖不出去。”李文凯无奈地说。

和李文凯同时养殖大闸蟹的人纷纷放弃,但李文凯咬牙坚持。“我从没想过放弃,一定要干成,不然投入了那么多的经济成本、时间精力,这损失太大了。”

image.png

2019年开始养殖时,李文凯投入了40多万元。后来疫情来临,蟹没有销量,连着亏损了两年,李文凯只能通过贷款苦苦支撑。

直到2022年,李文凯的蟹经由客户们的口口相传,才慢慢打开了销路。

虽说清漳河水水质好,蟹自行生长便可,但水产养殖是个辛苦活,在蟹从投苗到长成的半年时间里,李文凯就像是全天在线的“蟹保姆”。“尤其夏天的时候,担心水温过高,我们要24小时在线守在池边。水温一旦升高,就需要立即引清漳河水降温。这要是把蟹闷死了,那真就是颗粒无收。”李文凯说。

另外,为了让蟹吃得好,有营养,他还专门建了冷库来冻鱼,让蟹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小鱼。“虽然费功夫,又增加成本,但这样养出来的大闸蟹品质好。”

今年3月,李文凯在自己的两方池塘内共投入蟹苗约12万只,产量预计能达1万5千斤。半年过去,金九银十,他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丰收季”。

9月未到,订蟹的电话就络绎不绝地打了过来。9月中旬,李文凯引清漳河水养殖的大闸蟹正式开始售卖,一辆辆买蟹的车驶入石岗村,挤满了养殖基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

中秋国庆双节前,李文凯忙得脚不沾地。他带着自己的员工和来帮忙的朋友,每天早晨5点不到就起床捞蟹、称重、打包、送货,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能休息。虽然吃饭睡觉时间都不够,但他因为挣到了钱特别开心。

李文凯的大闸蟹不仅获得了本地人的好评,还卖到了全国各地。“市里省里近点儿的客户大部分自己开车来买,也有江苏、安徽、甘肃等地的客户要求发货的。我的蟹价格没有那么高,但品质是一级的,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一点也不愁销量。”

李文凯告诉记者,前两天还有内蒙古的客商闻名而来,想和他谈合作去内蒙古养殖大闸蟹。

李文凯这迟到了三年的“丰收季”,终于在他的执着与坚持下,等来了。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荣志晴 文/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