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这么办

“三点半”这么办
2021-03-25 06:03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丛台区实验小学正在为学生提供午餐服务。
滏阳学校课后服务组织学生跳操。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一段欢快的乐曲从丛台区滏阳学校的校园内传来。

走进学校,原来是老师在带领着学生们跳操,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正如曲中唱出的那样“像春天的花一样好看”!

回荡着欢快音乐的校园里,不仅有正在跳操的学生们,还有老师正在组织学生们跳绳。只见小姑娘高高地跳起,扎起的马尾辫也跟着扬向天空。

“这是学校给孩子们安排的课后服务活动,除了室外活动,还有在教室里进行的跳棋和唱歌等活动。”在校园内负责学生安全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从2014年起,该局便开始探索实施“弹性离校”改革,并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实施几年来,将“弹性离校”逐步深化为“课后服务”。今年,在全市两会上,通过代表推荐形式,小学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被列入“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由来已久的难题

长期以来,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使得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放学后的去处成了让家长头疼的大问题。无论是将孩子委托给托管机构或是课外班,还是让孩子自己回家却无人看管,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小学生三点半就放学了,但大部分的家长还没能下班,所以接孩子放学以及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学校。”滏阳学校副校长王志刚说。

滏阳学校的困扰,其实是城市中所有的中小学和每个“上班族”家长都面临的“难题”。

“之前总是请假来接孩子,回到家里后还要辅导孩子作业,但由于我不是专业的老师,经常为教不会孩子而感到苦恼。”丛台区实验小学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许多家长反映,以前学校也提供过午餐和课后服务,但由于各方面的安排不够完善,学生的参与率相对较低,政策便没有持久地执行下去,导致孩子们要么由家里的老人接走,要么选择上课外辅导班。

由此可见,没有系统且科学地进行组织和安排,用简单直接的看管方式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于放学后这段时间内的真正需求。

据了解,在其他城市,同样也有曾经参加了学校“课后三点半”的学生,后来又慢慢退出了。可见,想要破解这由来已久的难题还需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服务内容。

“劳逸结合”,提质课后服务

“如果只是简单把孩子关在学校里,那是过于简单的处理方法,对课后服务的理解就太肤浅了,也违背了服务的意义。”王志刚分析道。

滏阳学校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而今年春季开学后,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了,不只对学生进行课业上的辅导,还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目前的服务内容涉及多项活动,包含了书法、音乐、阅读、绘画、跳棋、手工、观看影视作品、体育活动等。”王志刚说。

而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定的,学校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后服务中找到乐趣。其实,课后服务的对象本就是学生,而不只是为了解决家长的难题。

“我喜欢放学后留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因为回到家里我只能一个人玩,在学校我就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下国际跳棋。”滏阳学校三年级的张嘉琪(化名)非常喜欢国际跳棋,参与课后服务后解决了无人陪她下棋的困扰。

“下课后,学校先安排孩子们参与到室外的体育活动中,下一步还会开展更加多样的社团活动,以此来放松课上学习的紧张,活动结束后再回到教室辅导他们完成课后作业。此举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丰富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丛台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建华介绍,课后服务重在“劳逸结合”,学校采取了课外活动+课内辅导的形式开展服务。

为素质教育打开一扇“窗”

如果课后服务只停留在为家长解决“接孩子”问题,便很难将课后服务发展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举措。

对于学校来说,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托管,而要合理、科学地将课后的这段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与文化教育一样都要紧紧围绕孩子的成长来开展工作。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背负着‘分数’带来的压力,分配在素质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我认为在课后服务阶段应该侧重于孩子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滏阳学校校长杜艳梅告诉记者。

其实素质教育与文化课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反而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课后服务开展后,我们发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从而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专注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杜艳梅欣慰地说。

在新一轮的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中,丛台区实验小学作为试点学校之一,已率先为学生们提供了午餐服务,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没时间照顾孩子的问题。

“借用学生在学校用餐的机会,我们会关注每个孩子在生活上的小细节,培养孩子们文明用餐习惯,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生活。有了这些课后服务,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为老师更加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提供了便利,更加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丛台区实验小学老师叶静萍说。

建立长效机制,增加可持续性

“以前没时间接孩子,还总是因为孩子学不会老师留的题目而着急,有时候会忍不住责怪孩子。现在好了,下班去接孩子就行,而且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回到家能陪着孩子玩一会儿,亲子关系融洽多了。”说着,丛台区实验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便笑了起来。

据了解,推进课后服务的政策切实让家长们感到了便利,但还有部分家长正处于观望阶段。“主要还想再看看政策能否长久,学校能提供什么样的课后服务内容,是否比上课外班更利于孩子成长。”丛台区实验小学一位还未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的家长如是说。

课后服务开展后,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量,占用了学校搞教研、抓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工作时间。

“虽然老师们都有着奉献精神,但学校也在从各个方面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学校会多加关注每一位老师,尽可能为老师解决困难。后续会把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化,从校外请专业的老师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为校内老师腾出备课和教研的时间。”张建华说。

目前,课后服务还属于试点运行阶段,建立长效机制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期望。

我市关于课后服务工作的新一轮政策中,增加了小学午餐供应,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了教育资金支持,一系列的新举措将为课后服务建设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课后服务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如何切实满足学生和家长的真正需求,是开展课后服务后遇到的“新题”。我市教育部门以及各个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完善的“课后三点半”解决方案。

邯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武悦/文 记者 范文平/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