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专家:防治结合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

内分泌科专家:防治结合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
2019-09-03 16:59 新华网 编辑:乔桂艳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肖寒)“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虽然近些年来在防治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人们的早诊早治意识还是不够。今后应加强对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建设,提高防治水平。”中国老年学和中国老年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祝开思日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



  中国老年学和中国老年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祝开思(受访者供图)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14亿,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常被称为“甜蜜的负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的血糖增高,导致各种组织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祝开思介绍说,由于糖尿病主要是代谢方面疾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异常,有很大几率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出现,“通俗地讲,长期的血糖异常现象会造成患者血管和微血管的破坏,出现心、脑、肾脏、神经等脏器或者组织的破坏,治疗起来较为复杂。”祝开思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糖尿病首的“富贵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仅靠药物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脂肪肝,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由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肝脏受损,直接影响了人体糖代谢功能,诱发糖尿病。因此,药物控制只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方面,更需要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进行一定的转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有利于疾病的后期治疗和康复。”祝开思说。

  孩子脖子发黑 警惕高血糖“作祟”

  Ⅱ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成人的“专属”疾病,但随着生活中“小胖墩儿”的不断增加,这种认识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儿童Ⅱ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

  祝开思介绍说,很多患有糖尿病的小患者在患病或前期几乎存在同一种症状——颈部发黑。“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不讲卫生,但怎么洗都洗不掉。”他解释,这种“黑脖子病”叫做黑棘皮病,主要是皮肤皱褶处出汗以后不容易干反复摩擦,导致此处皮肤增厚、发黑,发生角质化,医学上叫做“天鹅绒样改变”。

  黑棘皮病和糖尿病又有着什么关系呢?祝开思介绍说,黑棘皮病是患者体内胰岛素过多的一种表现。在糖尿病早期和前期,很多“小胖墩儿”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增加了体内各个组织的负担,长此以往,胰岛功能就会受到损害,进而出现糖尿病,“从这个意义上讲,‘黑脖子’病就是早期的糖尿病征兆。”

  祝开思表示:“如果发现孩子脖子、腋下等处皮肤发黑,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果被诊断为黑棘皮病,就要定期监测血糖,如伴有代谢异常就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防治糖尿病的产生和进展。”

  但黑棘皮病也并不代表孩子一定得了糖尿病。祝开思说,对于患有黑棘皮病的儿童,生活上建议多吃蔬菜、水果、牛奶和豆制品,少吃或不吃甜食、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进展。

  糖尿病治疗需要综合管理

  一旦得了糖尿病,该如何治疗呢?祝开思介绍说,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控制住并发症的进展是重要目标。但与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糖尿病治疗现状堪忧,“糖尿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达标率低,并发症率高。我国52.3%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58.3%患者超重,71.6%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

  祝开思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主要以改变生活习惯为主,同时还应该定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血糖监测、糖耐量试验等检测,防止进展为糖尿病。“通过锻炼增加骨骼肌、去除脂肪肝,让身体回归到正常体重,才能保证各项机能正常运作,保证胰岛素发挥正常功能和作用。”

  “但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除了通过锻炼、改变生活习惯以外,治疗也离不开健康宣教、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式。在药物治疗方面,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治疗糖尿病的创新药品,这些创新药物通过抑制葡萄糖吸收、延迟胃排空等多种方式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给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新的选择。”祝开思说。

  另外,祝开思建议,未来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控上还应该建立远程健康管理体系,“依据5G等互联网技术,改变三甲医院‘排队一小时,看病五分钟’的窘境,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专科服务,打造患者专属的疾病康复方案,提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诊疗效率,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切实受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