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代代相传|紫砂界的师徒相授

传统艺术的代代相传|紫砂界的师徒相授
2019-08-09 19:37 邯郸新闻网 编辑:白云峰

2019年2月28日(近日),“松竹梅柏曲未终——汪寅仙大师师徒作品展”开幕式在宜兴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汪寅仙大师的亲友弟子、陶艺界代表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工作者出席了此次活动,共同缅怀与致敬这位艺德巍巍的紫砂巨匠。

汪寅仙大师作为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其制壶态度一丝不苟、谨慎严密,对待自己要求严格,不懈精进,而对待求教者,则倾囊相授、尽心指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紫砂艺人,为宜兴的紫砂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紫砂陶艺作为手工艺的一种,在技艺的传授上和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自古以来多是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使得中国艺术在传播发展中得到充分的“营养”。“家传”和“师授”成为传统艺术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

不少紫砂大师也都不遗余力地为了紫砂文化的传承,为一代代新人传道受业解惑。从一开始的“一脉相承”——1952年徐汉棠拜师顾景舟先生,到后来的“集众家之所长”——2016年顾卿赟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史俊堂先生,跟随史先生学习制壶技艺,师父的技艺水平、工艺习惯甚至人格品行,都会影响一一反映在徒弟们身上。

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新的师徒制度,加快了传统技艺的传授、先进技能的培养:中国陶瓷工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潘春芳先生从零开始创办了南京艺术学院的陶艺专业并担任教授,开启了新的师徒相授模式。潘春芳与妻子许成权被称为陶艺伉俪,二人从艺六十余年,两位大师为中国陶瓷艺术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很多学生如今也都成了大师,比如紫砂壶艺人汤鸣皋曾向潘春芳教授学习陶瓷美术,顾卿赟在2015年也曾从师许成权潘春芳夫妇学习陶瓷技艺。

紫砂薪火,代代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它使中国的手工文化,如同不断的血脉,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