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从这里发端

科技小院从这里发端
2023-05-08 10:08 邯郸日报 编辑:芦思雨

科技小院从这里发端

——总书记关注的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在曲周系列报道(上)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怀抱梦想、扎根大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曲周县是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发源地。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该县白寨乡(今白寨镇)建立,14年来,从白寨科技小院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深厚爱农情怀、过硬兴农本领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和现代化科技农民,使科技小院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成长沃土。

今日起,本报推出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系列报道,讲述农大学子们在曲周与广大农民群众携手奋斗的故事。敬请关注。

一座普通的农村小院,却常驻着北京来的高才生;

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却扎进田间地头治学问;

一个起源于学科的探索,却直指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这是发生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故事。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寄语青年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总书记关心的科技小院缘何诞生、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带着疑问,记者来到科技小院发源地曲周县白寨镇蹲点采访。

科技小院的故事,要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和李晓林说起。

张福锁和李晓林主攻植物营养专业,2008年,其团队已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虽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但别人老说,你们做基础研究行,但研究成果到地里真的有用吗?”李晓林说,他们开始思索,要把研究用起来,只有到农业生产一线去。

“做生产就得下地,瓶瓶罐罐种不出高产,种不出农民需要的东西。”2009年,李晓林、张宏彦、王冲三位老师,带着两位研究生来到曲周县。

为什么会选择曲周?这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曲周地处黑龙港流域,是典型的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1973年,以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来到曲周,与当地人民共同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战役。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曲周县北部28万亩“盐碱窝”变成米粮川。农大师生的到来,不仅拉开了一段用科技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也铸就了农大师生与曲周长达50年的深情厚谊。

“曲周和中国农大的县校合作由来已久,有农大实验站作依托,我们也更放心。”李晓林介绍,曲周是小麦-玉米轮作地区,地块分散,属于传统的小农经营,这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他们了解小农户是怎么种地的、要怎么帮助小农户。

就这样,他们带着自己的学生、循着老师的步伐再一次来到曲周。

张福锁、李晓林目标明确:让农民用上中国农大获得国家奖的高产高效技术,用最少的肥料代价换得最高的产量。在这之前,他们提出了在曲周建设“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的设想,并在白寨镇选定了一块总面积163亩的核心示范方。

2009年5月,“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上,李晓林充满憧憬:“希望农民自己把技术用起来,自己增产,这样才有生命力,才能传播下去。”

第一季试验从玉米开始。

“一下地,发现跟老乡的时间凑不上!”当时,李晓林他们住在实验站,离示范方有20多公里。等到8点“上班”时,他们却在地里看不到老乡。“我问老乡怎么不下地,老乡说太阳没出来时才下地,太阳一高就回家了。”李晓林说。

刚到农村,师生们对农民的作息规律一头雾水。“跌跌撞撞中,163亩核心示范方总算种完了。但我就琢磨,住在实验站,跟农民接触少、缺少互动,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农民也不知道你干嘛。”李晓林他们一商量,说干脆住到村里去,跟农民交朋友。

白寨镇高庄村有一处闲房,条件虽差了点,却能给师生提供个落脚的地。地面打平,墙壁重新刮了,又买了桌子、床,第一批师生——李晓林、张宏彦、王冲三位老师和曹国鑫、雷友两名学生就住了进来。

“从实验站搬到农村,有人写信,连个地址都没有。我们就说起个名字吧,起什么好呢?”李晓林笑着回忆道,“我们到这儿不是做科技的吗?大家一议,就叫科技小院吧。”

科技小院就这样叫起来了。

刚开始,村民对于科技小院并不以为意。

“来这里做研究的人多了,选完田、插完牌,人就走了,顶多中间来上两三趟。”北油村种粮大户吕玉山说得实在。

但农大的师生不一样,每天吃完饭就下地转。村民奇怪,怎么天天在地里转?时间一长,大家发现师生真住下来不走了。“他们没插牌儿,但把人插这儿了。”吕玉山说,看到师生们真心想办实事,村民开始与他们亲近。

但村民对他们的种植技术还是不以为然。

“祖祖辈辈种地都是这个方式,老师的方法咱没见过,拿来做试验,万一不行了咋办!”时任北油村党支部书记赵杏林回忆,当年的村民没见过也不懂得,大家的态度多少有些消极。

很快,情况就发生了转变。“收获时,玉米地里一测产,老师种的玉米比咱农民的产量高老多,那都服服气气的!”最早接受农大师生指导的吕玉山,种的玉米亩产超过了1600斤。

这下,农民真心认可了:小院的人能扎得住,师生也真有两下子。慢慢地,科技小院也成为一个与农民交流的平台,农民天天来敲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科技小院。第二年,曲周最偏远的大河道乡后老营村党支部书记主动找上门来,想请农大师生把村里种植的几千亩西瓜往前推动下。

于是,第二个科技小院在曲周后老营村成立了。师生们把嫁接技术引进村里,还帮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把西瓜卖到了韩国。

一看西瓜种得好,槐桥乡党委书记又来请师生们帮忙种苹果。于是,第三个科技小院在槐桥乡相公庄村成立……

至此,诞生于曲周的科技小院犹如一粒火种,开始以熹微之光照亮全国。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溪 李磊 常品山/文 李磊/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