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媒体看邯郸】三个科技小院的一天

【高端媒体看邯郸】三个科技小院的一天
2024-05-27 08:40 河北日报 编辑:张梦非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听说,作为科技小院的发源地,今年曲周的科技小院数量将增加到15个,更多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解决生产难题。

5月13日,记者走访了曲周县的三个科技小院,看看小院的年轻人都在忙活啥。

上午10时,走进曲周苗乐园科技小院,钢架大棚整齐排列,一位戴着遮阳帽的姑娘迎上来。她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高新月。

“带你们去看看我种的甜叶菊。”

跟着高新月,推门进入温室大棚,热气扑面而来,试验田里,一株株甜叶菊舒展着枝叶。

“可以尝尝看。”高新月笑着说。

记者掐下一片叶子放到嘴里,清香甘甜,还有一点凉意,像吃了薄荷糖。

“怎么这么甜?”

“甜叶菊可是天然的甜味剂。”高新月向记者介绍,甜叶菊里面的甜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却很低。她的研究方向,正是甜叶菊的绿色高效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记者发现,试验田被分割成多个小区,挂着带有不同标号的白色小牌。

“这些小牌,用来区分不同的试验小区。”高新月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一片,做的是密度试验,按照每亩种植6000株、8000株、10000株和12000株的密度分为四组,通过对比甜叶菊株高、茎粗等多个指标,从中选出最优种植密度。”

说话间,高新月招呼来科技小院的另外一位同学白蕊。

“株高20.1厘米、茎粗0.09厘米……”俩人蹲在地上,高新月拿着游标卡尺开始测量数据,白蕊在一旁记录。

打开笔记本,从整地、移栽、打顶到追肥,甜叶菊前期的生长数据,已经密密麻麻记了厚厚一本。

科技小院的甜叶菊试验,已经为当地换来了“真金白银”。

“近两年,通过不断改良提升甜叶菊栽培管理技术,科技小院带动曲周县核心区甜叶菊种植增产约三成,每亩增加收益超1500元。示范区增产约四成,每亩增加收益超千元。”高新月言语里充满自豪。

从大棚出来,已临近中午,乘车向南走了大约十来分钟,便来到了付庄科技小院。

土豆丝、青椒炒肉,两盘菜加一锅饭,小院的午餐简简单单。

“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开三轮车下地,样样都得学。”说话的是周攀攀,也是中国农业大学2022级的研究生。

这间屋子,不仅是小院学生的餐厅,也是他们的“实验室”,环顾四周,一包包用塑封袋装好的土样堆在墙边,每包大约重1千克,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字母和数字。

“我研究的课题是‘不同肥力土壤最佳有机肥替代比例的筛选’,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土壤绿色改良。”周攀攀蹲下来,拿起一袋土对记者说:“类似的土样,我已经取了300多袋。”

除了做科研,周攀攀还是农民的“田保姆”。

前不久,正值小麦条锈病的高发期。周攀攀等科技小院的5名学生,在付庄村民配合下对麦田展开“地毯式”排查。

“这种病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周攀攀说,最紧张的几天,他们早上7点就出发,在地里仔细排查病虫害情况,一干就是一整天。

周攀攀还联系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给农户开“药方”,大家用上三唑酮和戊唑醇后,有效遏制了条锈病大面积暴发。

距离付庄科技小院不到2公里,是王庄科技小院。下午3时,记者刚到门口,就看到了正打算下地取土的张曦丹和罗加巧。

“走,跟我俩去地里瞅瞅。”

倒车、掉头,张曦丹灵活地操控着电三轮。

“我俩都是2023级的新生,来这里快半年了,除了村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土。”说话间,到了一片绿油油的麦地。

罗加巧拿来一个两米长的土钻和一个取土锤。“这块地可不一般,小麦播种前,我在这里埋了一些秸秆。我跟着导师研究适合华北地区的秸秆高效还田模式,所以每到一个小麦的关键生长期,就要取一次土。”张曦丹说,“打土钻、取土,可是个力气活,我第一次取土,在地里吭哧半天,手磨得生疼。”

忙到傍晚,张曦丹又开上电三轮,赶往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进行数据检测。

“天天在地里干活,跟农民打交道,适应不?”坐上曦丹的三轮,记者问。

“挺适应啊,每天的日子贼充实。”张曦丹笑着说,“往大了说,我们是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往小了说,能帮着老乡增加收成,所以年轻人‘自找苦吃’特别有价值!” (转自5月27日河北日报)


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图文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愿支付合理费用,并协调给予处理。如不同意本网站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我方撤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