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春天里·协同发展这十年】引京津“智慧之火”,点亮秦皇岛“科技树”

【相约春天里·协同发展这十年】引京津“智慧之火”,点亮秦皇岛“科技树”
2024-03-05 14:57 秦皇岛新闻网 编辑:李彤

全媒体中心 记者 刘旭伟

【相约春天里·协同发展这十年】

一家家京津创新企业在秦皇岛的园区纷纷落地投产,一项项京津科技成果在秦皇岛落地转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这十年,我市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开启秦皇岛与京津科技创新力量的“双向奔赴”,加速实现“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

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引凤凰筑巢

“这部分厂房大约有13米高,未来投产后会放置40立方米的大发酵罐。”3月1日上午,在北戴河新区生物制造产业园一栋崭新的厂房里,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冯梓强向记者介绍着新厂房的未来规划:这栋约2000平方米的厂房将设置生物质糖生产中试平台、生物发酵分离一体化生产平台、生物基材料中试生产平台等,是一座集研发、制造、中试熟化于一体的平台。

研究院是北京化工大学和秦皇岛市政府联合成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集检验检测、研发、中试放大、成果转化、教学示范与培训等功能为一体。“从2014年成立至今,我们结合秦皇岛以及河北产业化发展需求,以生物制造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秦皇岛积极打造了生命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基地。”研究院院长王斌说。

研究院已累计引进北京化工大学院士、教授等为带头人的十余个专家团队和50余人的专业实验团队,建成了围绕食品检测、基因检测等生物健康领域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已与我市20余家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近5000万元。

研究院是我市建设的科技产业园区之一,这些年来,我市大力建设科技产业园区,提升京津产业承接转移能力。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的普拉德拉医院、中邦再生医学及肿瘤绿色治疗中心、远盟精准医学平台实验室、秦皇岛润泽医院等项目已投入运营;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国际健康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细胞制备中心等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中关村e谷创想空间、中关村海淀留学生创业园承接有跨区域发展需求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累计孵化企业200余家。一批依托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了我市汽车零部件、智慧消防、粮油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大。10家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成长为国家科技中小企业,22家企业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371项。

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已储备各类产业招商项目222余家,入驻园区项目42家。

京津科技“大拿”助力企业破解难题

“咱秦皇岛的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无人艇,北京、大连和一些南方城市的单位也来咱们这进行实验和调试。”说起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合作研发建设的无人艇应用示范平台,秦皇岛耀华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慧语气中充满自豪。

为抢占无人艇产业先机和制高点,耀华装备瞄准京津冀一体化机遇,与七〇七所合作,开展多功能无人艇在渤海海域的应用示范项目。从2018年立项,到2022年年底验收,耀华装备和七〇七所就像西天取经一样,突破一道道技术关卡,攻克了总体集成技术、艇体结构设计、动力匹配技术、实时自动航线规划和避碰决策技术等十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适用于多任务、多功能的大中小型无人艇导航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等核心装备,申请了6项专利,成果转化3项,如今,这个项目已投入使用,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

这十年,我市加速京津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支持我市重点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如中信戴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的“超轻铝合金车轮短流程增压铸造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农学院开展的“红葡萄酒稳定工艺的系统性集成与研发联合研究”,以及秦冶重工与北京科技大学、耀华装备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等。

我市还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我市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举办产学研精准对接等活动,邀请京津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教授来我市发布科技成果,推动一批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为吸引京津企业和团队在我市创新创业,我市出台《关于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来秦转化孵化工作方案(2018-2020年)》《秦皇岛市扶持高层次创新团队实施细则》等,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对一”帮助解决,为京津企业和团队创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来自京津的“智慧之火”,点亮了秦皇岛的一棵棵“科技树”。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2014年至2023年,我市共吸纳京津科技成果2100多项,吸纳技术交易额达81.67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