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邯郸人 |四十年只为一座“城”——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特级技师付合庆

最美邯郸人 |四十年只为一座“城”——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特级技师付合庆
2023-12-09 09:07 邯郸日报 编辑:李彤

在临漳县习文镇漳河边的沟壑土塬上的庄稼地中间,分布着几个长方形大坑,考古队称之为“探方”。不远处矗立着由青砖砌成的“邺城三台”复原景观,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邺城考古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特级技师付合庆手持考古手铲,小心翼翼地挖掘着土壤,一点一点让埋藏在地下的古代遗物重见天日。

1983年,中国社科院邺城考古队面向遗址所在村落招收考古技师,辅助发掘工作。高考失利的付合庆决定先去考古队帮忙赚点钱,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年。

“考古队当时招了30多个技师,如今留下的只有我们十几个。”付合庆勤奋好学,性格沉稳,“考古工作越做越有意思,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在发掘一个新故事,我想把我的发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付合庆说。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付合庆工作起来很是吃力,对挖出的土和砖,一无所知。“我起点低,所以更要努力听老师讲课。”老师手把手把考古知识传授给付合庆,他学会了如何使用“洛阳铲”,学会了“土里找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合庆逐渐学会从文物里找答案,“这片瓦上印着工匠的名字,说明它用于皇宫宫殿之上,也就证明了发现这些瓦片的所在位置,就是邺城皇宫所在地。”

40年来,付合庆和他的同事们在漳河畔不断地进行考古发掘,对出土文物进行绘图、拍照、修复等工作。随着大量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发现,最终确认了邺城城墙、城门、马面、道路、水系、宫殿基址等主要遗迹,建立起对邺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基本认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邺城开创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先河。”付合庆说,古邺城为中轴对称、分区布局,建筑格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对中古时期以来东亚地区的都城建设影响深远,被中国古都学会认定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2012年春节,有村民在邺城遗址东城墙东侧约3公里处的北吴庄村发现了大量佛教造像,正在出差的付合庆马上赶回,对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我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了12天,一共出土东魏北齐时期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等佛教造像及残片2895件(块),是新中国考古史上出土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付合庆说,考古队技师们小心翼翼修复每一件文物,发现有题记的造像300余件,而且表面残存贴金和彩绘痕迹,具有穿透时光的艺术美感。

今年,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公布,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这是对我们40年工作的最大肯定。”付合庆说,2000年以前,邺城遗址的发掘面积不超过1万平方米,而截至目前,发掘面积已经达到3.65万平方米。

邺城博物馆内有一座古邺城原貌模拟沙盘,是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邺城考古队40年的考古勘探成果制作而成。每每来到这里,付合庆都会感叹道:原本以为自己没作出什么成绩,但是看到这么一大盘模型,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自豪。

正是不间断的考古使“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可能。谈到邺城考古工作,今年57岁的付合庆说,“邺城考古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