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回响 找寻文明印记——城市体验官系列报道之走进博物馆

聆听历史回响 找寻文明印记——城市体验官系列报道之走进博物馆
2023-10-09 10:24 邯郸日报 编辑:李茗茜

聆听历史回响 找寻文明印记

——城市体验官系列报道之走进博物馆

图为市博物馆陈列的磁山遗址出土器物。刘志颖 摄

看迄今为止最早的用毛笔书写的书法真迹、了解“井”字起源于最早的水井、探寻三千年前邯郸的起源、感受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高峰时期的佛像神韵……史迹昭昭,文物煌煌,博物馆中一件又一件馆藏文物,彰显着历史的印记。

近年,我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宝藏,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博物馆再次焕发光彩,展示出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成为城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现在,就跟着城市体验官开启一场“博物馆之旅”吧!

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

——市博物馆

早上,在邯郸市博物馆门前,还未开馆已经有很多市民在这里等候。

据了解,位于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市博物馆新馆建于2008年,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馆内集中荟萃了全市文物精华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馆藏文物近万件(套),其中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遗址文物、先商文物、先秦两汉赵国文物、邯郸境内佛造像、各个时期磁州窑精品文物等最具特色。

走进博物馆一楼中央大厅,三面墙壁镶嵌着总面积为210平方米的“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记录了邯郸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吸引着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在博物馆三楼,陈设的《“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通过四个展厅、九个单元,全面反映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

“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工驯养的家鸡骨、最早人工栽培的粟,说明当时原始粟作农业,家禽、家畜饲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从武安镇洺河流域磁山文化遗址中发掘的炭化粟、炭化胡桃、家鸡骨等,说明当时原始粟作农业,家禽、家畜饲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次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考古空白。

图为游客正在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厅内欣赏镇馆之宝之一“覆钵塔”。刘志颖 摄

历史追溯到战汉时期,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城市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享誉天下的“五大都会”之一,当时形成的以邯郸为中心的赵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现在“丛台”的来历,是因为当时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它始建于赵武灵王赵雍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正是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正是在这里,为摆脱困局,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由此迎来了赵国的全盛时代。如今的丛台公园就是以当时的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的。

在馆内,记者看到还有东汉末年邺城的铜雀台模型、南北朝时期均施彩绘、制作精美的陶俑等,以及展示五代时期大名城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广府古城发展历程的展品……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史料,为市民们了解邯郸提供了一个窗口。

战国·透雕螭龙纹金牌饰、战国·甘丹布币……参观完博物馆,文创区内桌子上摆放的多个文物打卡印章吸引了很多市民们打卡。“这项体验可以让我们把文物‘带回家’。”复兴区王朗村张先生说,一上午观看完博物馆,特别是看到了自己村的历史,收获很大,印章能留作纪念。

目前,市博物馆日均人流量1200人次,今年总人流量已达到32万多人次。

磁州窑博物馆展厅 磁县宣传部供图

■ 尘封千年的历史

——邺城考古博物馆

临漳古时称邺,西依太行,北临漳水,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史料记载,东汉以后,成为古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六朝国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

据了解,邺城考古博物馆位于县城金凤公园对面,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内珍藏文物178件(组),多数为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邺城历史文物,是中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

其中,北魏谭副造释迦像、刘伯阳造释迦像、张雄造观世音像,东魏道智造释迦像、弄女造弥勒像、智徽造观世音像,北齐覆钵塔、北齐新样式的各类佛、菩萨造像及镂孔透雕的龙树背龛式造像精美绝伦,古代佛造像中的犍陀罗艺术特征,“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汉式造像以及具有笈多文化因素的“曹衣出水”造像风格,在这里都有呈现,并出现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交融。

馆内讲解员张晓磊介绍,中国古代佛像注重对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画,通过对佛像身形的塑造,显示其脱俗潇洒的风貌,通过对佛像面容的塑造,传达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邺下佛教初兴于曹魏时期,渐兴于十六国时期,大兴于北朝时期。邺城的能工巧匠,赋予造像不同的神韵,达到了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

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涉县娲皇宫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灵泉寺石窟……东魏北齐继承了北魏平城和洛阳营造石窟之风,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太行山东麓一线的石窟群,邺城成为继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之后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院最集中的地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范围内的临漳县洪山村、井龙村、邺镇村、马辛庄、河图村、义城村、上柳村、板屯村、东太平村及磁县南白道村等地陆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佛教造像,其中不乏一些小规模的集中发现,出土品以中小型的白石造像为主,也有少量金铜佛像,有不少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特别是2012年考古发掘的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中,一次性出土佛造像2895件(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佛造像最多的一次,因学术价值重大而被评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六大考古新发现”。这些佛造像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许多文物有贴金、彩绘,出土后历经多年科学修复,如今,尘封千年的佛造像文物终于展现给世人。

在馆中可以看到,当时出土的一尊白石质地,满面贴金,保存较好的佛头像吸引了游客们的关注,据说很多人也正是通过这件文物认识了邺城佛造像。只见这尊佛头像眉眼间从北魏的微笑变为深沉的俯视沉思,眼睑低垂仅以两道线条勾勒,配合目光的下敛,凸显平稳古拙的娴适之美。“北齐这时的造像圆润丰满,五官也更加饱满细腻,但又与唐宋时期写实化风格不同,具有明显的提炼性和概括性,给人以庄严的神圣感。”张晓磊说。

“能在方寸之间雕刻出这么精美佛造像,让佛教造像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貌,不仅显示了古代人的心血和智慧,更充分反映了古代人的融合力。”来自北京的王女士说,假日期间专门驾车来到邯郸,在去响堂山石窟之前,先到邺城来学习一下,结果超出了期望值。

■ 千年不熄的窑火

——磁州窑博物馆

“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据介绍,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

2006年,为充分展示和弘扬磁州窑文化,磁州窑博物馆在磁县新建落成。

北朝出土的褐釉广口瓶、青瓷碗,北齐高润墓出土的青釉龙柄鸡首壶,白地黑花缠枝栀子花花口瓶……在磁州窑博物馆内,一件件瓷器或精巧秀雅,或浑厚质朴,或繁复华丽,凝聚着历代工匠的心血。

史料记载,北朝时期,在邺城周围新兴起一批陶瓷窑场,这些窑场主要分布在漳河流域和滏阳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得邺城西郊的漳滏流域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些青瓷胎体有粗有细,釉色青灰或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器物厚重而精美。

经过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磁州窑到宋金元进入了繁荣鼎盛期,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白地黑花”,这时的中心窑场由北贾璧转移到了观台。

观台一带瓷土、煤埋藏丰富,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观台窑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成就了磁州窑“白地黑花”艺术的辉煌。而观台磁州窑遗址,也成为了众多磁州窑遗址中面积最大,地层最丰富,最具考古价值的窑址。

“‘白地黑花’,这种工艺是将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直接运用于瓷画,呈现出黑白对比,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博物馆讲解员侯菲说,观台窑早期的产品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底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其中,瓷枕是磁州窑器物中一个独立的门类,造型多样,内涵丰厚。元宝形枕、叶形枕、豆形枕、八角形枕、如意形枕、长方形枕……各种造型应有尽有,上面还装饰有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及民俗等内容,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被后人称为是诗、书、画、故事之集大成者。

参观中,一尊带有男儿离家铭志典故的白地黑花“桥头题词”长方枕,让来往的游客们看得目不转睛。只见枕面绘制了山水人物画,恃才傲物的司马相如应诏赴长安,正题诗即“不作高官不再过此桥”。有专家分析,这正是汉司马相如离家前“题升仙桥”的故事。

千年不熄的窑火烧出了古老磁州的文明之光。如今,磁州窑以其十足的文化气息、浓郁的民间色彩、鲜明的民族特色、深远的世界影响声震古今、享誉全球。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志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