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一票难求,出行难题不能只靠“加速包”

车票一票难求,出行难题不能只靠“加速包”
2023-09-26 10:20 人民数据 编辑:王优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高铁火车“一票难求”,不少人直呼“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据国铁集团数据,9月13日至18日,铁路部门共发售火车票1.11亿张,“节假日火车票一开票就秒光”成为常态,“12306全是候补票”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在此情况下,不少“加速包”“抢票服务”“黄牛”悄悄抬头。

国铁集团回应:

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

根据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相关文章及报道1408篇,此事件自9月19日起开始在网络讨论,9月20日达到热度高峰;网络高频词来看,“国庆、中秋、铁路、假期、黄牛、候补、单日售票量”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络传播趋势图、情感占比图、高频热词图

来源: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火车票一票难求,而不少第三方平台的抢票服务爆火。各大平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加速包”,声称额外支付费用即可获得平台提供的专人抢票服务。有平台称拥有全网最顶尖的服务器和抢票团队,“出票率高达99%以上,抢不到全额退款”。此外,一些“黄牛”也推出了代抢服务,声称“成功率95%以上”,代抢服务费从60元至120元不等。

网友纷纷表示“建议下架加速包,优化购票流程”,也有人表示“候补都补不上”“没有花黄牛费,但真的就没抢到票”“直接放弃火车改坐大巴”;还有人建议12306的购票服务严格管理,并进一步优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网友的质疑,“中国铁路”官方微信表示,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也不可能给第三方平台所谓的“优先购票权”。铁路部门提示,利用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铁路12306网站(含客户端)是官方唯一火车票网络售票渠道,且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请旅客朋友通过官方渠道购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个人信息安全。

国铁集团消息,9月21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10月5日火车票。10月1日至4日各方向余票充足,9月13日至20日已发售火车票1.5亿张。铁路部门将在9月27日至10月1日、10月4日至7日增开200列夜间高铁,车票已陆续开始发售,尽最大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也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在铁路局管内增开短途旅客列车,尽最大努力满足旅客返程购票需求。

“加速包”如何让用户掏钱?

所谓“加速包”究竟是如何让用户掏钱的呢?以携程平台为例,抢票候补需额外支付20元,抢票速度分为“低速、快速、高速、极速、光速、VIP”,每个档位需要增加10—20元的费用进行升级,升级到顶级之后还能通过邀请好友助力的方式继续增加速度,同时随着速度的增加,平台还会显示“抢票成功率”,从“较低”到“极高”,吸引用户不断升级加速服务。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想在该平台处于抢票队伍第一序列,就需要额外支付80—100元的费用,其中的浮动取决于用户在该平台的会员等级,例如“黄金贵宾”购买加速服务的起始速度就是“快速”,而“黄金贵宾”等级以下的会员,只能站在“低速”的“起跑线”上。

追其本源不难发现,所谓“加速包”,实际上就是披上平台外衣的“黄牛”,以“加速”的障眼法,收取“代抢、代排”的费用。这里的速度排序其实不是真实的抢票速度,而是对该平台上,所有购买抢票服务的用户作出区分,形成一个速度序列,平台再根据用户所处的速度序列进行算力或人力分配,所以速度序列靠前的用户抢票成功率更高,速度序列靠后的用户只能“听天由命”,或者“豪掷千金”来“逆天改命”。

治理“加速包”乱象,更需用技术来补位

各大平台推出“加速包”服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为何这次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呢?由于中秋与国庆假期恰好连休,超长的假期引发一股出游浪潮,或返乡或旅游,大家摩拳擦掌给自己安排一场“灵魂马杀鸡”,不料车票秒空,各大平台的“加速包”服务又价格不菲,进而引发用户的反感。

其实,整治抢票服务乱象,铁路部门并非只能束手无策。

光明网评论提到,一方面,如今第三方平台的抢票服务确实强悍,像抢票加速助力等付费服务,正常人一秒刷10次,购买加速服务可能会刷50次,这自然也就提高了抢票成功率。但这其实也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反制。据业内人士透露,平台可以通过应用流量清洗等数字技术手段,构建基于账号信息、收货地址、购买行为等的系列属性监测识别模型,有效判断用户下单请求是否真实,形成事前监控预警、事中处置防控、事后评估优化的治理体系,提升恶意刷票行为拦截率。这种“代抢”是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刷票频率,既存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也涉嫌扰乱市场秩序。技术的漏洞就该由技术来补位。

另一方面,惩治“黄牛”恶意抢票同样有很多措施可以采取。既要用好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行政指导权限,也要强化惩治打击的力度。从法律上讲,“黄牛”让消费者失去了平价购买商品的机会,扰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通过加开夜间高铁等举措,铁路部门在尽可能地满足旅客返程购票需求。但对于现今抢票服务的问题,官方的管理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第三方平台代为抢票的服务确实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他们选择用金钱购买时间,但这种服务完全由第三方平台自行定制,且没有相关管理条例,更没有对应的监督反馈机制,第三方平台的专业抢票团队是否损害了部分消费者的权益,平台是否形成了一种“抢票技术垄断”,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旦抢票服务成为生活常态,必然会增加消费者的支出。特别是,当“黄牛”绑上了抢票服务的“翅膀”,一般购票者就只能乖乖提交身份信息,接受加价服务了。这也会形成一种不良导向,加剧消费者对种种不正当行为的依赖。因此,存在并非合理,乱象仍需整治。可以说,消费者对“加速包”抗议的背后是对公平的市场秩序的期待,也是公民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