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观察 | 他们为啥爱捉知了猴

晚报观察 | 他们为啥爱捉知了猴
2023-07-26 09:52 邯郸晚报 编辑:张梦非

夜幕降临去捉知了猴有人林间寻一乐 有人夏日求一味

小提示:知了猴属于高蛋白食物不适宜肾病、肝病患者食用,也不宜和其他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有过敏体质的人也要少吃

蝉声阵阵,夏日炎炎。在夏天的晚上,只要天色刚刚变暗,出门遛弯的市民总能在公园里、树丛旁看到有人打着手电在捉知了猴。一般捉知了猴的队伍都比较壮观,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在树林间认真找寻,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夏天最好玩的事儿之一。

60后尹先生,是一位捉知了猴“高手”。近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带着装备到公园遛遛,并且每天的收获颇丰。采访中,他和记者分享了自己捉知了猴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记者也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士,为您普及关于知了猴的那些事。

属于夏天的趣事

“捉知了猴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因为晚上是知了猴行动缓慢的时候,比较好捉。尤其是下过雨后,更容易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近日,记者在龙湖公园见到尹先生时,他手里的塑料瓶中已经有了16个知了猴。他向记者展示时,周围很快有人聚拢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语气里满是羡慕。尹先生说,这是他一个多小时的成果,这就算比较顺利了,捉知了猴看着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城市的公园里,捉知了猴的人比树上的知了猴还多。

尹先生告诉记者,说到捉知了猴,这是夏天独有的趣事。他还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到夏天的晚上,他都会和小伙伴结伴去村边的树林里、水沟旁捉知了猴。通常,知了猴会出没在树木林地密集区,像田野里、杨树柳树上,或者农田周围,一般老林蝉多,新林蝉少。

在咱们北方地区,每年从七月初起,就可以开始捉知了猴了。一般在傍晚时分,是知了猴出洞的时候,它们先是从土里向地面刨开一个小洞,再慢慢地扩大,直到能钻出来。所以,捉知了猴时,除了要在树上找以外,还可以用铲子或者小木棍,在地面上铲一层土,有些还没爬出土的知了猴就会露出头来。当你看到地面上一个个小洞时,其实里面都曾经藏着一个小知了猴。如果你的运气够好,只要把小木棍放进洞里,知了猴就直接沿着小木棍自己爬上来了。遇到雨季的时候,知了猴是不会出现的,但是雨季过后半个小时,就又能看到知了猴的身影了。

捉知了猴大多为了解馋

记者看到尹先生的手里除了带着手电筒,还拿着长竹竿,他说,手电筒是捉知了猴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晚上才是知了猴集体出洞的时间,用手电筒,光线

强,照得远,别管是树上树下,还是远处近处的情况,都能一目了然,尽收眼底。只有练好火眼金睛,在别人还没有发现目标的时候,第一时间下手,才能比别人收获得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家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捉知了猴,有的是主打陪孩子玩儿的娱乐心态,但大多数人是将捉到的知了猴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尹先生说,都说知了猴有营养,所以他每次出来捉知了猴感觉够一盘了,就不再捉了。回家后用盐水泡上,第二天早上炸着吃,吃起来是真香。“油炸金蝉”在饭店本身就是一道菜,和尹先生一起的赵先生说,他捉知了猴的水平有限,每次也就能捉到六七个,不过也够吃了,就是每次回家都炸不好,总是黑乎乎的,但是不影响口感。

“我是绝对不会吃的,我要把知了猴放在我家的纱窗上,看它第二天变身。”一旁的小男孩一边打着手电让记者看他瓶子里的两个知了猴一边说,“我之前捉到的知了猴就是第二天脱壳的,长出了翅膀,还会飞,妈妈说,这是它羽化的过程,我感觉挺神奇。”

其实,捉知了猴的过程是最吸引小孩子的,尹先生说,现在出来捉知了猴的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大人孩子一起,分头行动,看看谁最先发现目标。孩子们在一起爱比赛,看谁找得快,捉得多,只要听到有人喊发现一只,附近肯定会有小孩围过来,兴奋地讨论。在找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观察能力,又得有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营养丰富但不能多吃

所谓知了猴,其实就是蝉的别称。当蝉的幼虫从土中钻出来,爬到树干上,在这个过程中,很像在爬树的猴子,所以就把知了的幼虫叫做知了猴。

知了猴是一种生长在树上的动物,作为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食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中医上也有关于它的食用药效记载。知了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蛋白含量能达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被称为当今食品中的蛋白王。

知了猴最好吃的是背部,最通常的吃法是油炸。制作时,一定要先加盐泡在清水中清洗干净,煮熟、烧透,由于油炸会破坏其本身所含的营养,可在外面裹一层天妇罗粉,然后在油锅里过一下就捞出来,这样里面的肉很嫩,营养基本上没被破坏。

虽然知了猴的营养丰富,但它属于高蛋白食物的一种,并不适宜肾病、肝病患者食用,也不宜和其他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有过敏体质的人也要少吃。

另外,记者提醒市民,由于知了猴经常出没在树木林地中,在捕捉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尽量选择熟悉的地方,如果在公园、街道等位置,还要避免对公共绿地和树木进行踩踏。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周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