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科技“慧”农  春满田间——新技术新农人奏响春耕备耕进行曲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科技“慧”农  春满田间——新技术新农人奏响春耕备耕进行曲
2023-02-26 10:35 邯郸日报 编辑:张梦非

科技“慧”农  春满田间

——新技术新农人奏响春耕备耕进行曲

冀南大地春来早。春耕春种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市,我市素有“北方粮仓”之称,连日来,各县区抢抓有利农时,紧跟春耕备耕节奏,大力提高春耕生产科技含量,让“慧”农春风遍吹冀南大地。

“慧管理”遍田间

无人机一飞,田里的苗青墒情就在手机端全部呈现。这项新技术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科研人员在今年春耕时节运用的全新智慧手段。

“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察看苗情,对种植户合理喷洒调节剂和精准备肥进行指导。此外,我们还运用传感器对土壤温度、湿度进行监测,实地察看麦苗群体大小、持续跟踪苗情变化,及时指导种植户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叶松林是该项技术研发推广的带头人,小小无人机在他手中,正发挥着大作用。

在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中,曲周县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科技,利用无人机低空多光谱探测技术察看苗情、墒情,使用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麦田温湿度,分地块取样测土配方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再经过多源整合与智能化分析,通过微信小程序,将不同土质、不同苗情的小麦管理“处方图”发送到农民手中。

打开“智慧农业大数据”微信小程序,设备监测、测土配方、病虫草害、虫害防治、预警通知、农事记录、快速提问等功能排列在首页。在这个小程序上,无人机回传的各项信息一目了然。根据这些信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研站的“农大夫”们就可以及时对田间的麦苗“把脉问诊”,保证麦苗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农民同样可以使用该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自家地里的情况,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随时提问。

临漳县孙陶集镇豆腐营村村民则尝到了科技灌溉的甜头。村民贾金龙说:“田里每隔36米就有一个出水口,浇地时,再也不用拉长长的电线和水龙带了。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操作开关泵,实时查看用水量、用电量等,非常方便。”方便就“藏”在井房里。

该县农业农村局的陈少华介绍说:“我们高标准农田共设计了2.65万亩智能井房控制系统。智能井房采用玻璃钢材质,具有防盗窃、防破坏功能。智能井房系统利用GPRS无线传输将农户用水量、用电量、开关泵时间、用水户信息等传输到管理平台,实现智慧管理。同时,农民手机上安装远程控制APP,利用APP远程操作开关泵,省时、省力、省心。”

“新农人”追科技

每年2月份,是红薯育苗的关键时节,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波有点忙。他和技术人员抓紧在实验室对红薯苗进行茎尖剥离和组培扩繁,保证不误农时,农户能用上健康好苗。在实验室几步远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插苗、剪苗……为今年红薯丰收做足准备。

马建波热爱科技种植,经常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特色种植培训,后来返乡创业进行红薯育苗。“在技术部门引荐下,找到了适合邱县种植的日本品种,并不断进行优化。”马建波对今年丰收充满希望,“经过对红薯地块进行测产,种植的一万多亩蜂蜜红薯,产量应该在3000万斤。”

马建波带“火”了特色农业,更带“富”了300余户农民。

像这样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新农人”还有很多。

永年区小龙马乡西张固村的胡红渠一人管理着本村300亩农田,从播种、施肥、灌溉到收割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这两天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巡视,察麦情、看草情,判断小麦是否缺肥缺水少药,再通过企业微信上传现场照片、视频,请技术专家通过视频查看麦种长势并进行指导。

三年前,经过村集体的推选,胡红渠成为博远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管理员。他不仅换了个新身份、找了个新职业,而且把自家的4亩地在公司入了股。“每年公司给管理员每亩140元的管理费,加上去年收成不错,每亩有500元的返利,光这项收入就有近5万元。”胡红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都是自己凭经验瞎种,农忙的时候就只能拴到地里,现在有了技术,比自己种地那会儿轻松多了。”

育良种保丰收

龙堂一号、龙堂二号、农大5321蓝……一株株小麦“个头儿”由高到低,“身材”由苗条到壮实,排列成行。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展馆内,实验站主任吕振宇向记者介绍了“冻不死的小麦”。

小麦良种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灾害性气候频繁,对小麦生产安全具有较大影响,而龙堂一号与龙堂二号的小麦品种有效抗击了冻害、倒春寒、倒伏与干热风等对产量的影响,被农户们亲切地称为“冻不死的小麦”。

技术装满了“粮袋子”,也装满了“菜篮子”。嫁接、育苗、抽苗、包装……在曲周蔬菜育苗特色农产品温室大棚里,一批茄子苗刚刚被打包装车,准备运往陕西。

“春天的菜苗卖得最火,订单在年前都已经爆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丁良靖说,蔬菜长得旺不旺,关键要看嫁接苗,育苗园所选用的托鲁巴姆嫁接砧木可以更好地抗病、防虫,嫁接的菜苗更受欢迎。目前,曲周县育苗企业达到40余家,面积达两千余亩,年产育苗8亿多株,产品销往15个省33个市。

小麦有良种,薯苗高科技。嫩芽初露,绿意盎然,在磁县禾下土脱毒红薯种苗繁育基地,数千组培瓶排列整齐,簇簇红薯苗吐露生机。

“普通红薯苗一般都会携带病毒,不仅影响红薯的质量,产量也提不上来。”禾下土脱毒红薯种苗繁育基地负责人崔伏喜说,为了提高农民收益,种苗脱毒势在必行。经过十余年的自主研发,种苗技术实现突破。基地的脱毒技术能够去除红薯中常见的黑斑病、根腐病、软腐病等植物病毒,平均亩产提高30%以上;现在基地已成为国内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脱毒红薯种薯、种苗生产基地。

目前,育苗基地已经培育出了20多个脱毒红薯品种,每年可以生产优质脱毒薯苗5亿余棵,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余亩,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苏醒 牛冰洁 李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