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建设绿色安全多元发展的新型能源强市

【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建设绿色安全多元发展的新型能源强市
2022-11-30 09:10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就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作出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邯郸新闻传媒中心今起开设“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专栏,聚焦全市上下对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深入研究、系统谋划中国式现代化在邯郸的具体场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邯郸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新型能源强省的战略布局。这为传统重工业城市邯郸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氢能、风电机组开发运营能力。”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剑青表示,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立即研究部署邯郸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问题,并把新型能源强市作为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到2027年,能源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形成风、光、水、火、氢、储、气多能互补的能源新格局,全市电力供需实现基本平衡。

走进运达零碳产业园1号厂房,只见起重机往返穿梭,工人们热火朝天组装着风电机组……今年8月首台智能风机产品在冀南新区下线,实现风电整机“邯郸造”。从2015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落户邯郸,我市成为全国八大叶片生产基地之一,到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陆上风电双馈机组市场排名国内第一的运达公司投建产业园,再到青岛华斯壮、北京科锐、湘潭电机等6家风电产业链关联企业组团签约,标志着集研发、制造和运维于一体的邯郸风电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这是邯郸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同期,建有钛酸锂材料、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三大版块的格力钛新能源邯郸产业园形成全产业链布局;邯郸热电退城搬迁等总投资26.85亿元的14个能源领域项目加快实施;18个110千伏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有序推进;以“中国气谷·邯郸氢能装备产业园”为载体,与氢蓝时代联合打造的船舶和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热电联供、智慧氢能系列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近年来,邯郸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合“十四五”规划和“532”主导产业,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氢能、风电机组开发运营能力,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7年,我市将大幅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绿色安全、多元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传统能源升级挖潜,推进大唐马头电厂66万千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等一批基础性调节性电源投运,筑牢能源稳定供应的“压舱石”,火电支撑电源规模达到590万千瓦以上。稳步推进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中东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山区风电布局初具规模,魏县、馆陶县、磁县、武安市等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完成建设,磁县采煤沉陷区风光储氢一体化基地项目投运,全市风光电装机容量由目前的约280万千瓦提升到700万千瓦。

涉县连泉、西达、匡门口、西山、槐丰,磁县红铜沟和武安市盘根等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运,并网装机容量达820万千瓦。在武安等工业负荷集中区域发展新型储能,新能源电力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强。打造新能源发展产业链,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的全周期氢能、风力发电机组开发运营能力。500千伏冶陶扩建、邯郸北新建工程建成投运,形成5座500千伏变电站分区供电格局,外电接纳能力达到400万千瓦,可满足全市约1000万千瓦用电需求。

到2035年,火电装机规模稳定在650万千瓦左右;电力基础设施支撑更加坚强,建成首座特高压交流站、500千伏邯郸东输变电工程,形成500千伏电网分片运行、纵横交错的主网架格局。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升,形成风光电全产业链条,建成大规模风光电产业集群。一批光伏项目建成投运,风光电装机达到900万千瓦,具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以中船集团七一八所为龙头,“制、储、运、加、用”齐头并进,打造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发展的氢能全产业链条,全面建成氢能城市。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加强,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形成。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红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