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种田变迁享幸福日子

话种田变迁享幸福日子
2021-04-15 09:43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梦非

与广平县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红飞拜访李陈山老人是在四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老人坐在小马扎上,正在院子里看书,看到我们来了,忙起身搬凳子招呼我们坐下。

我们看老人身子骨很硬朗,便问道:“爷爷今年贵庚呀?”老人笑着问我们:“‘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呀?”老人今年84岁,1937年出生在广平县李庄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65年党龄。

“每天吃糠,有时候糠也没的吃。”1943年,年仅6岁的李陈山跟着父母逃荒到黑龙江,在那里上山溜玉米,碎成渣子,用他的话讲,逃荒的那几年每天能喝上“大渣子粥”。

说话间,我们留意到老人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李陈山告诉我们,“逃荒到黑龙江后,气候差异大,水土不服,十根手指大骨头关节处都肿胀变形了。”

1946年,农村土改,李陈山跟着父母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乡,全家6口人分得20多亩田地。“1946年是穷人的翻身年呀!”从李陈山的感叹中我们听到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

“有了田地,能种庄稼,这下能吃饱饭了吧?”

“吃饭看天,不是旱灾就是水灾,不够吃,但总比以前吃糠强了,麦子一年每亩收成两三斗(一斗30斤)。”李陈山用手在身前比划了一下。

在李陈山的回忆中,全家能吃饱饭,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要从他退伍那年说起。

1963年,当了5年兵的李陈山退伍回家。当年,村里各生产队用上了“辘轳”,“能灌溉后让部分苗不至于旱死,那年开始,庄稼年收成达到了二三百斤,全家可以吃饱饭。”

接着李陈山又说道,“那年之后,再遇到大旱大涝年头,国家也有了救济能力,记得1963年发大水,政府从南方运来赈灾粮,分配给各家各户。”

聊到这儿,我们问道:“温饱解决了,生活富裕了,种田还有奔头吗?”

李陈山侃侃而谈:“1983年,土地‘包产到户’,我承包了11亩田地,村里还打了‘大井’,农业灌溉不再是问题,粮食年收成达到了千斤。我每年种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中间夹着种植棉花,一年下来,富余的粮食和棉花卖掉,可以攒下一小笔钱了。”

李红飞这时插了一句,“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县里又帮着农民地里打机井、施肥、改良土壤、搞科学种田,生产效率和效益猛增。”“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啊,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李陈山接道。

李陈山大半生都靠种田为生,当被问到辛不辛苦时,老人笑答:“辛苦啥,2003年后,庄稼灌溉、收割基本都实现了科技化、机械化,不用我这老头子出多大力气喽。”

如今,李陈山老人住着儿子三年前翻盖的二层小楼,每天在家读读书,上街遛遛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文科 通讯员 武小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