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乡村环境“绿净美”——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述

致力乡村环境“绿净美”——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述
2022-05-18 10:44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李茗茜

邯郸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厕所改造、街巷硬化、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着力改善乡村环境,经过努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500多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多个县、区被评为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位推进构建发展合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推进会,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2021年,狠抓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提升、村庄巷道硬化整县提升、村庄洁净有序整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提升等五个专项省级资金共计42481万元,占全省总资金(189220万元)的22.45%,位列全省第一,强化了投入保障。

同时,在全市建立起规划管控、示范引领、联查考评等机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落实“五级两规一导则”体系要求,先后聚焦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小街巷硬化、绿化美化等民生实事,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建设导则,在“点”上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线”上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面”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全域提升。实行县级干部分包县(市、区)制,督导督促分包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设立市县乡三级监督举报电话,畅通问题反映渠道,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热情,在全市营造了浓厚氛围。

聚焦重点补齐整治短板

面对农村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局瞄准“拆、改、建、管”,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围绕“五清三建一改”,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沿街高台等,为村庄清洁、绿化、硬化和“三园”建设腾出空间。其中,邱县全面清拆推进空闲宅基地治理、峰峰矿区推进“五个一”村庄绿化模式等取得了良好效果。肥乡区为1180个坑塘编制“身份证”,新华社相关栏目介绍其经验;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并入选河北省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为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我市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对城镇周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内的村庄,采用纳入污水管网、管网+终端、“厕污一体化”等三种模式,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对一般村庄采取“内消+外控”双重管控,实现农村污水管控基本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公司专业化、农村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全市培育专业保洁公司21家,对所有村庄的日常和积存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对村庄周边、自然坑塘、连村道路、空闲宅基等部位重点清理,彻底消除环境卫生死角。

“厕所革命”是改善乡村环境的重要突破口。我市坚持质量优先、建管并重,推行农村改厕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卫生厕所+大三格”无害化处理模式,促进农业种养循环发展和绿色有机农业的加快发展和粪污就近消纳处理。健全完善后续管护机制,鼓励企业或个人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常抓不懈改善群众厕所环境。

在全面推进街巷全部硬化方面,通过采取明查暗访、干部分包等多种措施全面实施街道硬化,实行每周一汇总、半月一通报方式,群众代表观摩、“义务工票”、街道以主要出资人姓名命名等多种措施,在全市基本实现了村庄主街道、小街巷硬化全覆盖,乡村环境实现质的提升。

全面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搞好乡村环境,还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此,我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涌现了峰峰矿区变绿山以及复兴区、武安市等地荒山生态修复典型。全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23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探索了四种可复制推广的模式,“粮画小镇”寿东村、“古枣小镇”小堤村、“响堂水镇”东和村3个村庄,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为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所有行政村按照“四有”标准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修订工作。目前,全市现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区)1个,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县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9个。肥乡区在转变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和峰峰矿区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典型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肥乡区成功争列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

在发展乡村经济上,我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了邱县文冠果、馆陶黄瓜、永年蔬菜、成安草莓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有11个村被认定为2021年省级“一村一品”暨“百村示范带动”工程示范村,邱县邱城镇成功申报中央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

为更好助力精准脱贫,以特色种养、林果、乡村旅游、家庭手工、光伏、电商等六大特色脱贫产业为抓手,我市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村有生产基地、户有增收项目”三级递进的格局。同时,在每个脱贫县(区)均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在全市形成生猪、肉牛、蛋鸡、蔬菜、花卉、中药材、脱毒红薯、蒲公英、文冠果、核桃等主导产业布局,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志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