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第一大道来

风从第一大道来
2021-05-25 10:59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梦非
邯报融媒体记者王瑞健摄

编者按

邯郸,这座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古城,在繁华落寞交替的世界中,在紫陌红尘辗转的轮回里,说不完,道不尽。正所谓一城山水一江湖,每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会因其独特的地标,积淀出自己的风格和韵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精心策划推出纪实专栏——“地标的演讲”,以纪实之笔挖掘整理地标背后的历史脉络,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家乡巨变。

地标里的记忆,随着一篇篇文章、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浮现,我们希望它能在读者心中掀起一片涟漪,勾起记忆深处的那份难舍情怀。

对于这个专栏所叙述的故事,我们不只是听众,更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我们开启地标记忆历程的故事要从邯郸市的第一条沥青路说起。沥青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司空见惯,可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邯郸人对它还是陌生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的“多与少”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如今的邯郸,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

眼前熟悉的地标,在岁月中一次次转换、一次次定格,当记忆被重温,我们才意识到,“邯郸是要复兴的”梦想,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始终的坚守、奋斗与担当。这也正是我们精心策划这个专栏的初衷所在。

谨以此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向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贡献的邯郸人致敬。

如今的陵园路,绿树葱葱。

68年后的今天,在邯郸市档案馆,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1953年)邯郸市第一条沥青马路——陵园路(火车站至国棉一厂)铺成通车”。韶光似箭,物换星移,在这六十多年的岁月里,邯郸市的路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于经济、于生活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百姓而言,更是幸福满满。可以说,交通路网是我们城市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

高楼大厦之间的人民路宽阔而平坦。

一条路,一段记忆

据《邯郸晚报》报道,1953年,借着全国建设高潮的东风,邯郸被列入国家棉纺织重点建设地区,市政建设同期火热进行,当年春天陵园路的路面上加铺灌入式沥青混凝土层,路面宽度14米。该路是中华大街修建之前最宽的道路。记者从滏河大街沿着陵园路自东向西行走,恰巧遇到了沿途散步的75岁老人凌哲学,从而立之年上班时的必经之路到古稀之年的徒步锻炼之路,他与这条路有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交情”。当谈及这条路的变化,老人起初还担心说不出来什么,细聊之后老人便“刹不住了车”。“修建前的陵园路东段,是一条乡间小路,一侧是绿油油的苗圃,另一侧是臭水沟,路窄不说,还难走。后来说修路,大家都非常高兴,特别支持。路修好后,两旁栽满梧桐树,刚栽种时,只有拳头那么粗。”凌哲学感慨道,现如今的梧桐树像是已张开臂膀的守护者,高大而又威猛,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沿途随处可见超市、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等,市民随时享受便捷购物;学校、公园依路而建,渐渐地,这条路人气越来越旺,商业气息日渐浓郁。

道路的延伸描绘着城市的发展轮廓。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解放初期,我市城市道路仅有和平路、串城街、新华街等一些土路街巷,当时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集中在和平路上。1957年《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实施,当时道路的布局是在先确定了纵轴中华街、横轴人民路这两条主轴线后,依据规范要求,每间隔800米至1000米考虑修建一条宽敞的主干道,每间隔300米至400米布置一条一般道路。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两路三延”改造不仅使城市道路分布更趋合理,而且构建了城市基本路网结构和组团式城市发展布局与方向。

邯郸市主城区四座立交桥分别为中华大街与南环路立交桥、中华大街与北环路立交桥、人民路与东环路立交桥、联纺路与西环路立交桥。这四座立交桥于2011年6月2日集中奠基开工,建设工程的规模和技术标准在我市历史上前所未有。四座立交桥的修建直接缩短了主城区与卫星城的时空距离。

为了了解四座立交桥的建设情况,记者联系到当时建桥的参与者市建设局二级调研员陈志坚。随着交谈,陈志坚把记忆拉回到10年前:“东西南北四座立交桥是在以方便汽车行驶的同时,考虑到行人的出行情况而修建的三层枢纽式互通立交,每座立交桥形态不同,实现了‘一桥一景’。现在看来,立交桥的修建改善了主城区四个主要出入口的交通环境,在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邯郸这座城市的承载能力。”

形似弓箭的北环立交桥。

一座桥,一处风景

说到“一桥一景”,陈志坚说:“当时四座立交桥是由公开招标选出的四家国内甲级市政设计院,根据当时不同区位的建设条件进行立交主体形状的设计。”可以说,坐落在我们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立交桥,是当代城市美学的集大成者,如若从高空俯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极为复杂又极为惊艳的几何世界,用它们最终定格的姿态,展现着几何之美。

东环立交桥如水的涡流旋转般;西环立交桥犹如幸运草的叶子;南北立交桥相辅相成,翻转对称,形成了一种遥相呼应之美,像是一对垂直翻转的满弓待发之箭。立交桥的投入使用,让我们的城市道路实现了从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的跨越,提升我们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也成为我们城市的新地标。

涡流旋转般的东环立交桥。

一片路网,一张蓝图

2020年9月,随着新学期的开学,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农业管理2020级研究生郑皓然来到了位于邯郸东区的新校区。家住广平县的他起初还担心交通不便影响出行,当真正行驶在路上时,他不由得心生感慨:“在来之前,觉得新校区周边的设施应该还不是很齐全,可在上学的路上,一路行驶而来,东行到家西行入市,我感受到交通的便利。”

新区建设,交通先行。随着高铁站、客运东站、河北工程大学、科技中心等职能单位的迁入,交通路网、管廊、绿化等市政配套建设如火如荼。人民路东延、丛台路东延、联纺路东延等五条道路与主城区打通,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以及河北工程大学师生出行。乘车穿梭在东区,跃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崭新的大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住宅高楼。东区路网的建设,编制出我市新的发展蓝图。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东区共规划了24条道路,其中10条主干路、14条次干路。按照市政府城建计划,截至目前,我市建设局已先行建成联纺路东延、丛台路东延、荀子大街、代召纬七路、三路一场回迁房周边道路、毛遂大街、新区纬五路和娲皇路等12条道路,秦皇大街、太极路、建安路已征迁路段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形成“六横四纵”主路网结构,累计建成道路约40公里,拉大了东区路网框架,为东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晚霞给人民路涂上了一层金色。

新的时代,新的理念

随着邯郸路网的不断发展,现如今,邯郸市已建有主次干道260余条,道路总长度1600.93公里,道路面积4172.96万平方米。

新时代,为打造宜居城市,我市按照“窄街密路”的原则打通城市断头路,增加支路网,畅通微循环。规划到2035年,邯郸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根本好转,建设形成绿色便捷的城市交通出行系统,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主城区道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的路就像舒缓流畅的曲线,宽展而清晰,它穿行于高楼大厦之中、穿梭在绿意丰盈的树影之间,是一座城市的筋骨,牵引着城市脉管的流通,勾勒着城市面貌的变化。每一条路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让我们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太阳的东出西落,行驶在道路上的各色路人,从城市的这端抵达城市的那端。冬天的凝固,夏天的蒸发,它的身体上轮换着四季的变化,承载着行色匆匆的路人的出行,串联着城市人们生活的轨迹。回首邯郸走过的百年路,百姓的心中也充满无限的感动,就像凌哲学老人说的那样:“路是百姓生命线,政府为了方便百姓的生活,现在的路修得四通八达,我们去哪儿都方便了,现在的生活两个字——‘幸福’。”

邯报融媒体记者 赵鸿粼/文 王瑞健/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