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旅发:武安乡镇干部有“三件法宝”

备战旅发:武安乡镇干部有“三件法宝”
2019-01-23 19:36 邯郸新闻网 编辑:马丽英



隆冬时节,在旅游专线小屯路口东南处,一座三层楼房的违建已经拆迁完毕。为了让群众家中拆迁留下的钢筋卖个更高价钱,大同镇一名乡镇干部为了5分钱,和收钢筋的小贩搞了半天价。

同一时间,距离小屯村几十公里之外的管陶乡荒庄村,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寒风拍打在身上。管陶乡的乡镇干部们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正在荒庄的一个自然村张西沟,搬着拆下来的旧砖,帮助拆迁户转运到指定的地方。

晚上8点半,九龙山生态新区工作群的李建军发到群里一张照片,临泉村村干部正在和农户签订土地征用协议……

这就是正在备战旅发的武安乡镇干部的日常。连日来,他们投身旅发大会道路沿线一个个违建拆迁现场,寒风中嘴冒哈气,浑身裹成了粽子,头发上、身上不断落下一层层飞扬的尘土,鞋子早已看不出颜色。他们笑着说干这个活儿必须得有“三件法宝”。

一本“解疙瘩”宝典

乡镇干部干的拆违工作,就是在不断地“解疙瘩”,化解矛盾。就像在乡镇工作了近20年的伯延镇人大主席张华说,这次时间紧任务重,拆迁户一户一个想法,都不一样,我们得把“疙瘩”一个个解开。只有对症下药,细心找“头”,抽取线头、解开关键的结,整个“疙瘩”才能迎刃而解。

当然,拆违远比“解疙瘩”复杂得多,难“解”得多,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诚心。为了给拆迁户做工作,乡镇干部不是在拆迁户家,就是在去拆迁户家的路上。大同镇主任科员申伟然笑着说,他们没事儿就和镇上的人去拆迁户家里转转,听人家说说家长里短,晚上回去就碰头制定方案,这个方案不行就再换一个,直到拆迁户的合理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好不容易拆迁户答应拆迁了,我们赶紧开始善后的工作。”西寺庄乡副书记李楠介绍道。这些违建当中,有民房,有商用房,还有大大小小的猪场、鸡场等养殖场,千差万别。除了帮群众搬家,还要租用机械,满足群众的收旧砖、夯钢筋等要求。猪场搬迁帮着赶猪卖猪,鸡场搬迁帮着一起给鸡卖个好价钱。这些实际行动,都在一点点地化解着拆迁户心中的“疙瘩”。

一个“特殊材料”锻造的身板

管陶乡拆违工作一线在距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漫山野地。“有时候,感觉你站在哪儿都是风口山尖,那个寒风吹得人都不想往外伸手。”管陶乡人大副主席袁芳在拆违现场,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生日。她和大家一起坚守在拆违一线,荒郊野地没水没饭,拆违必须一鼓作气,直到下午4点半,一碗炒凉皮才出现在她的朋友圈。一起拆违的姐姐,用卖凉皮小贩的锅灶给她做了两个荷包蛋。

前不久,大同镇小屯段违建拆迁,从早起7点多集中,到晚上9点调度,乡镇干部全盯在现场,元旦都没有休息。“回了家,觉得手脚开始痒痒,才意识到,这是冻手冻脚了。”大家一起去买了一双“中用不中看”的老棉鞋穿在脚上,继续站在拆违现场,协调着各种问题。工作结束后,下得最快的,是暖瓶那壶热水,满嘴口疮才想起来吃药。

旅游专线,一路坦途。经过北继城村时,贺进镇有一帮乡镇干部正在杂草丛生的地里“战斗”。市里召开道路沿线环境整治会议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冒雪给拆迁户下达了通知书。

都说乡镇干部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累,不是不知道苦,不是不知道饿,而是扛在肩上的那份责任让他们必须一往无前。

一份来自“亲友团”的理解和支持

正在山上忙活的康二城镇的办公室主任冀学世,结婚10年。刚开完旅发大会动员会,他就给妻子打了“预防针”,讲了旅发大会的意义,接着就说未来一段时间要忙了,可能不回家的次数更多。妻子早已习惯乡镇工作的节奏,虽然有时候心情不好满腹牢骚,但是在他深夜回家时,依然会给他准备好换洗的衣裳。

大同镇宣传委员李翠英,说丈夫鼓励起她来,总是一副“老干部”的口气,在她沮丧时鼓励她要吃透工作精神,倾听群众心声。在遭遇挫折钻牛角尖时,会宽慰她,给她喝上一碗“心灵鸡汤”。

武安的乡镇干部,正是带着这“三件法宝”,自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动员会以来大家团结一心、奋勇作战、一鼓作气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我们和所有的乡镇干部一样,都希望能够借旅发大会的“东风”,让武安更美更靓,惊艳世界,让武安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郝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