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邯郸楷模
邯郸楷模

郭王所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工作单位:武安市阳邑镇柏林寨上村村民
所获荣誉:“邯郸楷模”称号

郭王所,男,77岁,汉族,武安市阳邑镇柏林寨上村一名普通农民,也是孤的山烈士陵园的守墓人。郭王所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姑姑、哥哥都是为抗日做出贡献的共产党员。2017年,郭王所被评为“最美武安人”,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8年,郭王所被评为“邯郸好人”、“河北好人”、“中国好人”!

一、受父嘱托,守护烈士遗骸

郭王所的父亲郭成忠是一名地下党员,长期在柏林村从事地下后勤工作。1940年10月,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奉命在阳邑镇孤的山执行阻击袭击梁沟兵工厂的日寇,战斗打的很惨,敌我双方都伤亡很大。郭成忠是柏林村武委会主任,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移工作,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和条件特别差,死伤的战士数量很多,在“石坡沟”荒地里掩埋烈士时,遗体摆满了整个坡沟,惨不忍睹......

1992年,郭成忠肝癌病危,临终前把郭王所叫到床边,要他继续看护好这些烈士的遗骸。

父亲离世后,他一直没忘记他临终的嘱托,经常到“石坡沟”去走走看看,发现有白骨外露,就添土掩埋;见杂草太盛,就拔拔割割。每次看到烈士遗骸露出来,掩埋后,郭王所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想法将这些烈士遗骸重新安葬。

二、迎来转机,安葬烈士遗骨

从此郭王所开始了奔走,那时生活困难,他出门都是想尽办法蹭车,在武安市内跑一天,连一顿饭也舍不得吃,无功而返时,他就会跑到“石坡沟”对着黄土下的烈士们给自己打气,“绝不放弃,哪怕我跑不动了,我就让我儿子继续跑。答应俺爹的事,一定做到。”

直到2009年,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柏林村史》出版,作为老党员的儿子,郭王所去拿《村史》时,向《村史》的主编,也是主管柏林烈士纪念堂的刘清林随口提起了这件事。刘清林一听大吃一惊,第二天,两人就找到武安市民政局,时任局长李成文当机立断:“做好调查确认工作,核实无误后,秋收后就动工。”郭王所17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那年冬天,当地政府部门开始组织人员寻挖烈士遗骨。在郭王所的带领下,16个人经过29天寻找,共找到133具烈士遗骨。经过清理,用133副棺材,将烈士挨个装殓。由于陵园尚未建成,棺材只能暂时存放在石坡沟一块地的堰下。那一年足足下了十三场雪。踏着齐膝深的大雪,顶着刺骨的寒风,郭王所在地里守护这些棺椁度过了一个最寒冷的冬天,整整139个日日夜夜。那一年,他65岁。

三、初心如磐,守护烈士公墓

2010年5月,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烈士公墓终于建成,烈士们终于有了一个安静的家。郭王所每天去陵园转转看看,清扫卫生、修建花草树木,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精心呵护着这片英雄之地。郭王所这个普通的农民,厚道寡言,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赓续,和对历史使命的牢记。


相关资讯
© 邯郸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业务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