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27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在人工智能支撑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跨越山海,推动教育更加公平、开放
-
2022-12-27 以强大内需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可谓正当其时
-
2022-12-27 艺术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多彩的民居墙绘,多样的田间雕塑,简洁时尚的“村长之家”接待中心……
-
2022-12-27 让更多人租得起住得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
-
2022-12-26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也要靠产业发展
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粮食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也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
-
2022-12-26 挖掘数实融合新动能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
2022-12-26 寻找儿童电影“新一春”
日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发布“中国儿童电影百年百部经典”榜单,《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鸡毛信》《小蝌蚪找妈妈》《小兵张嘎》位列前五,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
-
2022-12-26 攻关农业“芯片”需靠合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
2022-12-26 感受文物中蕴含的绚烂传统文化
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鲜活直观的认知
-
2022-12-25 年度字词触动时代脉搏
近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
-
2022-12-25 把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须臾不可放松,唯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障“万无一失”
-
2022-12-25 以中国大市场创造发展新机遇
对一个国家来说,出口和进口都非常重要,而进口大国往往具有更强的贸易话语权和定价权。
-
2022-12-25 大手拉小手 共筑中国梦
评选“最美五老”,不仅体现出我们对于“五老”的尊重和爱护,更是为了学习“五老”事迹、弘扬“五老”精神。
-
2022-12-24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下沉乡村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
2022-12-24 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
2022-12-24 增强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
教育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2022-12-24 互联网医疗入医保,让便捷和实惠直抵家庭
当下,互联网医疗机构已进入新冠防治的主战场,为分流线下诊疗、缓解实体医院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22-12-24 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相比线下售药,网上药店往往没有实体店铺,购药时也没有药师当面指导,销售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因而更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风险。
-
2022-12-23 “兔圆圆”彰显奋进向上的精气神
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为主题,正式发布官方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兔圆圆”。
-
2022-12-23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
2022-12-23 以长视野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与任务,对于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制定了新的战略谋划,给出了新的理论指导。
-
2022-12-23 让古籍在保护利用中重焕光彩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相关成果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
-
2022-12-23 年度国内字词:定格难忘记忆,承载美好向往
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
-
2022-12-22 新华网评:英雄一直都在,本色就是传奇
“深藏功名60余载”,很多人认识张富清时,他已至暮年。
-
2022-12-22 植物工厂走出国门的启示
对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发展植物工厂意义重大。
-
2022-12-22 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更有温度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2022-12-22 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
2022-12-22 数字时代如何更好聆听劳动者的声音
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也带来新的劳动形态。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崇尚劳动,就必须尊重劳动者。
-
2022-12-22 着力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
中国服务业开放再出新举措。据中国政府网20日消息,中国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为期三年。
-
2022-12-21 延长公益诉讼链条,防范安全生产重大风险
通过创新公益诉讼制度,倒逼企业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监管部门尽职履责,有利于全方位筑牢堤坝,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为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加上“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