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刮不走的老师——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
2024-05-04 11:11 河青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题记】

热血写青春

“青春”一词,应该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大招》里:“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它的原意是指春季降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此后上千年,文人笔下的“青春”一词,皆为此意。譬如,杜甫名句“青春作伴好还乡”等。而唐代诗人王维又赋予了“青春”新的含义,从此,“青春”一词便逐渐成为“青年时光”的代称了。

无论是指春天,还是指青年时光,青春这个名词,太生动了,太形象了,太传神了。

想想吧,春天来了,春风绕肩,春雨溟蒙,滴青流翠,姹紫嫣红。

哦,青春。还有比青春更美好的时节吗?人类生命中的青春时期,更是如此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美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尽情地、忘我地去享受阳光下的一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青年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0年,保定学院(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的15名毕业生,选择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任教。24年来,他们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扎根西部,书写着各自的精彩人生。和他们一起成长的,不仅是当地的教育事业,还有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生态环境改善等。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青年一起,用青春、热血和智慧,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甚至把自己化作了美丽边疆。

■文/李春雷(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

2000年,即将赴新疆任教的15名保定学院毕业生在母校(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门前合影留念

今年3月,赵文涛、李超杰、张强强……15名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郑重地在就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今年6月毕业后,他们就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扎根新疆且末县当老师。

河北保定与新疆且末远隔3300多公里,在电子地图上搜索两地,它会画出一条长线,从保定一路向西经过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多个省份,再向北到新疆,才能抵达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

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不去更繁华的城市,而要跑到几千公里之外的一座小城?他们说,因为心中已有榜样!

2000年,15名保定学院的毕业生,带着户口,经过5天4夜的辗转奔波,到新疆且末县当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多年,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大风刮不走的老师”。他们的故事在一届届学生中传颂,带动了一批批学弟学妹选择扎根祖国西部教书育人,今年又有15名新时代青年作出了跟他们当年一模一样的选择。

24年不足以沧海桑田,却呈现了青春正确的方向。

【好儿女志在四方】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2000年,15名保定学院的毕业生不远千里到且末教书,把青春的坐标牢牢扎进这座“天边的小城”。

那里有理想和事业

2000年3月,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到保定学院招聘,近200人踊跃报名,15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达成签约意向。这次签约,不是几个月或两三年的短暂支教,而是带上户口本去那里扎根。当时他们中有人已经通过了专接本考试,有人已经联系好了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却无一例外选择了远在沙漠深处的且末,很多人是瞒着父母做的决定。

李桂枝是当年的省级优秀毕业生,多所重点中学想跟她签约,可她偏偏选了且末。这个之前连河北省会石家庄都没去过的定州姑娘,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母亲不愿意女儿走那么远,整整一个暑假都在和她冷战。出发那天,李桂枝提着行李走出家门,母亲在后面跟着,说:“到了,写封信。”李桂枝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不敢回头,“嗯”了一声就出发了。

另一位省级优秀毕业生王建超曾看过一部关于新疆的短片,电视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令她神往。高考时,她就报过新疆的大学,可惜未能如愿。临近毕业,听说新疆的学校来招聘,王建超一路飞奔找到当时的男朋友、如今的丈夫王伟江,一起签了就业协议。此后,哪怕知道自己通过了专接本考试,可以去省内重点大学继续读书,王建超也没有改变初衷。她说:“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别人吃得了的苦我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也能吃。”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辛忠起,想到广阔的大西北丈量人生。还有苏普、庞胜利、侯朝茹、井慧芳、周正国、朱英豪、丁建新、陈荣明、杨广兴等,他们有着各自的不舍,却都有着相同的坚持。2024年春节前夕,记者在新疆且末见到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20多年的大漠风沙让他们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沧桑。回首往事,他们理解了父母的牵挂,但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像李桂枝说的,选择且末是偶然,选择远方是必然。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除了远方的召唤,打动李桂枝的还有时任且末县第二中学校长段军的一句话:“我们那儿特别缺老师。”当时李桂枝就想,到新疆当老师是不是更有意义?

自从在语文课上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做蔡老师那样的人成了杨广兴的梦想。当听说且末一行人到保定学院招聘老师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签了协议。

大学时,庞胜利多次和同宿舍好友苏普畅想未来:背起背包,到西部的广阔天地,一定大有作为。庞胜利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儿子,虽然父亲很不舍,但还是在信中说:“你以后不要提‘不孝’二字,你这是到了祖国需要你的地方,现在不是号召全国人民到那里去开发嘛,你是祖国的排头兵,是好样的。”

2000年,距离国家正式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还有3年时间,当时到西部任教,没有任何特殊政策和物质奖励。他们的就业协议书备注栏只写了这样一行字:报销单程应聘路费,工资按国家标准如期发放。

除了理想的力量,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来解释他们的选择。面试前一天,侯朝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为了理想而奔波了一天。”她说的是“为了理想”,而不是为了生计,或者什么别的。

2000年8月,丁建新举着“到西部教书去”的旗帜,一行15名支教毕业生到达且末

像15粒种子撒在且末

早晨5点,记者还在河北;到了下午5点,就已经走在且末县城的大街上。高楼林立、商场繁华,昆仑广场、博物馆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要不是在去治沙站的路上偶尔会看到横穿马路的羊群,真的让人完全感觉不到这是在“天边的小城”新疆且末。

但24年前,侯朝茹、李桂枝、周正国他们从保定到且末,足足走了5天4夜。他们见过的且末,也是另外一番模样。

时任校团委书记刘世斌受学校委派,一路护送15名毕业生到且末。回忆那趟艰难的旅程,他至今印象深刻:坐的是绿皮火车,拥挤、闷热,想喝水也要等乘务员拿着大水壶挨个车厢送。到了库尔勒,又转乘汽车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开了两天一夜。

一路上,学生们越走越沉默。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新疆的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想象。看到墙皮脱落的简陋学校,吃一口全是沙土的面条,他们才真正清楚自己置身何处。

可没等他们调整好情绪,老天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沙尘暴来了!天毫无征兆地暗下去,黄沙仿佛一堵墙黑压压地围过来,能见度仅十几米,到处是呛人的土味。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第一次,他们才明白,为什么段军校长说且末一场风就能“刮”跑几个老师。

满怀激情和梦想来到这里的15个人,没有因为一场沙尘暴就打退堂鼓。何况,学校对他们是那么期待和重视。到且末的第一天,学校为他们安排了县城最好的宾馆,还怕他们吃不惯牛羊肉拌面,特意嘱咐厨师做了西红柿鸡蛋面。第二天,他们去学校报到,校门前近百米的土路洒了水,这在常年风沙、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且末是最高礼遇。还有“热烈欢迎河北大学生到且末任教”的大红横幅,站在校门口夹道欢迎的全校老师、教育局领导和县领导———这一切更加坚定了他们留下来的决心。那一年,且末县第二中学因一批教师流失和小升初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新学期入学的7个班只有1位班主任。学校一改年轻教师不带毕业班的传统,把最重要的舞台交给这批年轻人。15个人试讲过后,6个人直接当上了班主任。没当班主任的,基本上一个人带7个班的课。有人除了带本专业的课,还得哪里有空缺就补哪里。15个年轻人,像15粒种子撒在了且末,和当地老师一起撑起了且末县第二中学的教学。

他们承诺“老师不走”

选择可以是一时的激情与热血,坚守更需要踏实吃苦的精神。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且末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那时候的且末,每年特大强沙尘暴天气有16天左右,扬沙天气高达60多天,一年更是有三分之一的日子被浮尘笼罩。风沙肆虐,即使双层玻璃也难以抵挡。而他们当年的宿舍,门窗都是木头的,根本关不严。经常是一场风沙过后,屋里一次能清理出半桶土。

且末的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干旱程度可想而知。侯朝茹说,刚来到这里,有时候上着上着课,就流鼻血了,有时候在睡梦中也会突然流鼻血。李桂枝有段时间陷入迷茫和惶恐,担心待在这样闭塞的地方会被社会抛弃,甚至也曾怀疑过待在这里的价值。

当年离别的站台上,他们都说要常回家看看,但实际上多数人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第一年春节,李桂枝、辛忠起、朱英豪、庞胜利、侯朝茹、丁建新都没回家。去且末前,庞胜利和父亲约定每个月写一封信,通常月初寄出的信,父亲收到时已经是十几天以后了。侯朝茹和李桂枝都坦承,其实每个人都曾想到过离开,但大家又都舍不得!

2003年冬天,侯朝茹所带班的一位老师要走,几位同事去送行,学生们不知怎么得到消息,相约赶到了车站。离开的老师在车上泣不成声,孩子们挥着手泪流满面。回去的路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你们走不走?”看着学生不舍的眼神,他们坚定地回答:“老师不走,老师陪你们长大。”

学生让他们舍不得离开,也让他们愈发深刻感受到,留在这里的意义就是用教育让孩子们变得更好,让边疆变得更好。

为了一句“老师不走”的诺言,他们要付出最珍贵的青春去兑现。

2011年4月,侯朝茹带学生到沙漠种树

【有志者奋斗无悔】

沙尘暴没有刮走他们,孤寂的环境也没有吓退他们,15名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青春陪伴且末孩子们成长。

就是踏踏实实教好书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几个大字是15人第一次去学校,中途经过塔中(且末县的一个镇)时在路边的大铁架子上看到的。经过24年的沉淀,当年吃过的苦已经淡忘了,但这句话侯朝茹他们一直牢记,并支撑着他们在这座大漠小城教书育人、播撒希望。

侯朝茹和丈夫庞胜利都是骨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遇到和丈夫同时上课的时候,就不得不把孩子带到教室。侯朝茹说:“画一个圈把儿子放在里面,给他准备好玩具,告诉他不能走动,不能说话,自己好好玩。我们儿子虽然叫‘闹闹’,但很懂事,不哭也不闹。”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侯朝茹发现,学生很需要心理关怀和疏导,于是自费学习了心理咨询网络课程。从2009年开始,侯朝茹义务为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学生们调解情绪,提升学习能力。慢慢地,每届学生都知道学校有个能讲秘密的办公室。

见到井慧芳的时候,很难想象长相文静、声音温柔的她,瘦弱的身体里藏着那么大的能量。刚到且末时,她白天去听老教师们讲课,晚上回到宿舍,把饭桌当讲桌,摆上几张椅子当“学生”,一遍遍练习直到深夜。2021年,井慧芳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是同去的15个人中最早的。

2024年春节前夕,周正国、刘庆霞夫妇在且末接受河北青年报记者采访

到且末的第七年,周正国认识了保定姑娘刘庆霞。两人结婚后,同样是老师的刘庆霞辞去老家的工作,跟周正国来到了新疆,被分配到和且末相距1700多公里的塔城教书。当年,两人见一面单程就要两天。孩子想周正国,在路上看到戴眼镜的叔叔就追着喊爸爸。孩子三岁那年,刘庆霞调到且末教书,一家人才终于团聚。他们说:“为新疆两个地方的教育都作过贡献,感觉挺骄傲的。”

为了教学,辛忠起付出的不只是心血和智慧。患上“毛发红糠疹”后,医生建议他到气候湿润的地方生活,但他始终不舍得离开。如今,他头上的红斑已经渗出了发际线,身上也有一半皮肤变红了。

其实,每个扎根西部的老师身上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但不管是健谈的侯朝茹,还是寡言的周正国,在接受采访时都说:“我们就是踏踏实实教好书,这都是应该做的。”

2014年5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团队荣获州、县两级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

沙漠的那边是大海

“桂枝,你见过海吗?”“没有,我们以沙漠为海。”

2014年,保定学院的老师们为李桂枝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带她去了海边。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李桂枝像个孩子一样在沙滩上奔跑,兴奋地冲着海面和朝阳高声朗诵高尔基的《海燕》。她买回很多贝壳给孩子当教具。从那以后,李桂枝每教一届新的学生,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沙漠的那边是什么?”看着孩子们迷茫的眼睛,她都会告诉学生们,沙漠的那边是大海,广阔无边的星辰大海,等待他们去探索和追寻。

当年李桂枝放弃了几家重点中学的工作机会,来到且末,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第一个学期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就从平均50多分提高到80多分,在学校引起轰动。到且末的第三年,他们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刷新了学校的中考纪录,且末教育“老末”的帽子摘掉了。2010年,井慧芳所带的班29人全部考入本科院校,其中18人进入重点院校,创造了且末县历史上最好的高考成绩。

2019年,李桂枝、侯朝茹、辛忠起都教过的学生依利米努尔,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中讲述三位老师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观众。评委康辉动情地点评:“当我们看到舞台上这么一个阳光、明媚、健康、美丽的姑娘时,我们更能够深深地理解那些老师的付出,他们带来的这种教育和爱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大!”

且末县面积与安徽省相近,人口却仅有7万余人,其中有很多人是从保定学院来的老师们教出来的学生。最初,他们总是教育孩子们一定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近几年,他们鼓励学生走出去长见识、练本领,然后回来建设家乡,因为家乡的发展更需要人才。

辛忠起虽然患有皮肤病,但他始终不舍得离开

在辛忠起的鼓励下打消辍学念头、最终顺利考上大学的赛买江,如今在且末县第六小学当副校长。伊力亚也是辛忠起教过的学生,他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目前在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事侦缉支队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庞胜利的学生杨芳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更优越的就业机会,选择到且末县第二中学任教,成了一名思政课教师。谈起回来的理由,她只是轻轻地说:“因为老师在这里。”

如今,15 名教师成为且末教育的中坚力量,为祖国培养了9000余名高中毕业生,其中500余人被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录取。有3300多名学生回到家乡,从事医生、教师、警察等工作,与支教群体并肩建设家乡。

“这就是我们不远千里,坚持二十多年的意义和价值。”侯朝茹说,“我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他们的成长映照着我的青春,这是我一生追求的价值和幸福。值得!”

广袤的戈壁滩上,有一种植物叫红柳。红柳瘦弱却坚强,根可以绵延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他们就像红柳,在边疆安放下火一样的青春,虽然被时间改变了容颜,却换来一片蓬勃的生机。

2014年4月,在且末县第二中学,周正国指导学生做实验

选对方向就会收获幸福

24年来,老师们在且末受学生爱戴,被当地人民信任,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事业。他们更加坚信,这里就是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

初到且末时,他们不会生炉子,学生挽起袖子帮他们;上课流鼻血了,学生会掏出皱巴巴的纸让他们擦一擦;做饭缺少蔬菜,学生就把家里种的菜拿给他们,有时候就偷偷放在门口,一声不吭;水缸空了,学生主动帮忙提满,然后一溜烟跑掉。学生们还喜欢找各种理由,到他们的宿舍坐一坐、说说话……感受着学生的成长与依赖,他们越来越为当初的选择而庆幸。

在且末工作、生活的20多年里,他们和学生、家长结下了亲人般的情谊。侯朝茹和努尔古丽、阿斯古丽姐妹以及她们的亲人相处融洽,逢年过节都会互相拜访、祝福。李桂枝走在且末的大街上,男女老少都上来打招呼,亲切地喊一声“李老师”,让她越发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崇高与荣耀。说到这儿时,李桂枝突然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了一句:“现在,我已经是一个且末人了。”

木萨·托合提的两个女儿都是庞胜利、侯朝茹夫妇的学生。多年来,他们早已亲如一家

20多年来,他乡已是故乡。且末三面环沙、一面临山,为了防止沙漠侵袭,他们每年都和且末人民一起种树。返程的路上,经常会有不认识的车辆停在身边,把他们送回家。每当他们表示感谢,对方就会说,治沙是全且末人的事。

现在,接待来且末参观、采访的人,他们喜欢到治沙站,指着一排排胡杨骄傲地说:“这都是我们来了以后参与种的。”

他们见证了且末的改变,并因参与其中而自豪。如今,且末年均沙尘暴天气下降到13天,扬沙天气也减少到36天,浮尘天气下降到112天,降水量提升到24.5毫米。且末的沙漠中,几百亩文冠花竞相绽放;戈壁滩上,成群的鹅喉羚嬉戏奔跑……

他们乡音未改,但“我们新疆”“我们且末”总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他们刚来时吃不惯羊肉、拌面、手抓饭,如今大多都能做一手美味的新疆饭菜。他们说,现在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幸福,是西部这片沃土滋养、成就了自己。他们不仅是西部的建设者,更是西部发展的受益者。

【当代青年的正确方向】

祖国需要时,我们正青春!这就是世上最浪漫、最幸福的双向奔赴!

今年4月17日,保定学院赴新疆支教学子在出征仪式上宣誓

“服务西部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担当”

“我骨瘦如柴,面似干姜,青春斗志火一样……”1932年的7月6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惨遭镇压,13位烈士壮烈牺牲。运动中被捕的朱瑞祥(朱韬)在狱中写下这首诗,至今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如火的激情。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正是保定学院的前身。保定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丽娟每次给别人讲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故事,都要从保定学院光荣的历史说起。她说,保定学院的这块土地是被烈士鲜血浸染过的,正是这种红色基因,使保定学院人的精神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爱国与担当。所以,2000年新疆且末来招聘老师,才会出现根本不用动员,毕业生们就纷纷响应的盛况。

2002年7月6日,在纪念“七六”爱国护校斗争70周年大会上,苏普从且末赶回保定,深情讲述了母校对他的培养:“我是在‘七六’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入党的,如果说‘启钥民智’是革命先辈的理想追求,那服务西部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担当。”

没过多久,西藏日喀则教育局来保定学院招聘教师,争相报名的一幕又出现了。因为人太多,学校只好按系分配名额。甄记兜所在的计算机系只分到一个名额,他和另一位要好的同学都想去,便选择扔硬币决定去留。最后,甄记兜赢了,他至今仍保存着那枚幸运的硬币。

那一年,去西藏教书的还有贾振海、岳刚、徐建旺、闫俊良、王俊娟等,共计10人。闫俊良手持刊登着苏普事迹的校报,对投来橄榄枝的校长们说:“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现在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

此后每一年,只要有新疆、西藏等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来招聘,类似的场景总是重复上演。赵艳菊、荀轶娜、刘艳红、崔凤杰、王晓亮、孙彤彤等先后踏上了去且末的征程。黄淑荣、王立静、宋玉静等人奔赴新疆和静。2003年,司会平、王秀坤选择了西藏。

2000年以来,保定学院共有370多名毕业生奔赴西部基层,扎根西藏、广西、云南、甘肃、四川等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为基础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司会平自己出钱设立格桑花奖学金,她带的毕业班,升学率都接近百分之百。她的学生央金拉姆被北京大学录取,司会平兴奋了好几天。国杰罗布考上复旦大学后,给初三时的语文老师岳刚发了一条信息,感激他为自己推开世界的门。

一批批保定学院的西部支教毕业生,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也是无数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的缩影。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万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背起行囊,毅然投身基层的火热实践,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且末县第一中学美丽整洁的校园

不同的代际,相同的选择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路在一届届毕业生脚下延续,今年又有15名毕业生即将赴疆任教,西部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各界的关怀,先行者的幸福回音,让他们少了顾虑,多了信心。

2001年出生于唐山遵化前后杖子村的赵文涛,是今年签约且末的毕业生之一。父母对他的选择非常支持。于是,报名、面试、签约,现在赵文涛正抓紧毕业前的时间,努力将这些年学过的知识重新梳理、巩固。他要为去新疆做好准备,毕竟要去当老师,不能对不起学生。

“就是路远了一些,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根本不成问题。”虽然此前没有去过新疆,来自石家庄藁城的李超杰说起去且末来却十分轻松。“我一直觉得去西部支教的师兄师姐们很伟大,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李超杰说,如果这次不去新疆,也可能会去西藏、贵州或者云南,因为他觉得这些地方更需要老师。

“我来自西部,去新疆教书挺好的。”来自甘肃宕县贾河乡大竹河村的张强强选择新疆的理由更充分。他想当老师,爸妈很高兴;选择到保定上学,父母也支持。现在,张强强要去新疆任教,爸妈的反应是“特别开心”。父母告诉张强强,如果他在那边生活得好,老两口就跟着过去。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西部神奇、壮美、厚重,它是祖国的辽阔天地,期待着更多年轻人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祖国需要时,我们正青春!这就是世上最浪漫、最幸福的双向奔赴!


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图文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愿支付合理费用,并协调给予处理。如不同意本网站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我方撤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