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观察 |生命不可溺

晚报观察 |生命不可溺
2023-07-12 10:48 邯郸晚报 编辑:芦思雨

低估了水域

高估了自己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后30秒内。“所以溺水事故给我们组织救援的时间很短。”谈起这些,付荣军略显沮丧,“但这也是事实,很多次等我们赶过去时,人已经不行了……”

有一年夏天,某县发生一起儿童溺亡事故,付荣军和队友奉命前去救援。“事发地水流很急,我们赶到时溺水儿童已经被急流冲走。”付荣军回忆当时的场景。

救援过程中,虽然心知孩子生还的概率已经很低,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丝希望。他们沿河流搜寻,尽全力不放过每个角落。付荣军说,“最终在河流下游水域找到该儿童遗体。”

付荣军从上百起救援案例中总结发现,这些溺亡事件多数发生在野外开放性水域,有的甚至发生在明确禁止游泳的水域,青少年则是溺水主要群体。

“即便学校、社会等不断宣传禁止下河游泳,但青少年溺亡事件仍有发生。”在付荣军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青少年以及家长在安全方面意识很薄弱,“一是低估了水况,二是高估了自己。”

他分析说,除了家长疏于管理的原因外,一些青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对自己的游泳水平盲目自信,对不明水域的风险程度缺乏认知,将其等同于游泳馆的静水,下水后遇到意外情况时就慌了神,这就增加了溺亡风险。

“有些水域表面平静,实际水里并不那么‘太平’。”付荣军一一列举了水中遇险情况。他说,在不明水域中游泳,很有可能遇到旋涡和滚水坝,即便拥有高超的泳技也很难摆脱,而大多数野泳的青少年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此外,水域情况复杂,大量行人经过形成松软的沙坑,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入“深渊”,而野外水域一米以下的水温偏低,极容易导致溺水者抽筋,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即使水性再好,也很难自救。还有野外水域水底情况不明,水草、垃圾袋、绳子和树枝等都是“隐形杀手”,溺水者一旦被缠住就很难挣脱。

多年来的水下救援经历,让付荣军见多了生死,每次看到生命逝去,心中都无比惋惜。虽然在救援过程中他和队员们都已经拼尽全力,但当看到溺水者家人声嘶力竭的哭声时,仍不免有些许无奈。

切勿盲目施救

在付荣军的车上,常年备着救生浮球(俗称“跟屁虫”)和一根长约50米的浮力绳,为的是在遇到有人落水时能进行紧急施救。

“跳到水里救人这事,不能盲目去做。孩子们很缺乏这样的意识。”付荣军说,以往出现三五个孩子一起溺亡的案例不在少数,多为一个孩子溺水,剩余孩子接连过去拉拽,造成群体性溺水。每每看到此景,他既着急又惋惜。

有一年,某县4名儿童溺水,在付荣军和队员打捞过程中,看到4个孩子“纠缠”在一起的样子,他们大概就清楚此次群体性溺水的原因。

据河岸远处目击人所说,当时是其中一名儿童在水中挣扎,紧接着一名孩子去拽,结果

被挣扎的孩子缠住,然后其他两名相继过去,最终4个孩子“缠”在一起,谁也没逃脱掉,酿成群体溺亡的悲剧。

“即便我们拥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在没有做好自身保护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下水施救。”付荣军说,一次施救,要4人为一组,每个人都要穿戴能承重300斤的浮力马甲和头盔,更重要的是需要队友的科学配合才可以,独自一人很难完成。

为了验证此事,此前付荣军将自己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做好保护放入水中,尝试独自施救。

“一旦发生溺水,施救者在施救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将溺水者托至水面。”付荣军经过专业训练,且孩子只有10岁左右,但自重加上挣扎的力度,将溺水者拖行至岸边也极消耗体力,付荣军说:“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

今年4月份开始,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到鸡泽、涉县、永年、磁县等县区的各所中小学进行“防溺水”宣讲,除了告诉孩子们“六个不准”,他们一再给孩子们强调,“切勿盲目施救”。

“要告诉未成年人,发现同伴落水千万不要自己组织救援,因为他们不具备救援能力,也不要采取手拉手的救援方式,这种阶梯式的救援方式一旦失败,很容易导致大家都掉下去,要第一时间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及时报警。”付荣军说。

千万别做孤“泳”者

正值暑假,学生溺水进入高发期。一进入夏天,小智(化名)的父母便开始告诉周边邻居“不要让孩子去河边玩,危险”。

去年小智在河边独自玩耍,忙于生意的父母没有在身边跟着,不料发生意外,孩子落入水中。

“听到有人喊‘孩子掉水里了’,我和他爸爸赶紧跑过去看,发现是小智,我们就相继跳入水中救孩子。”无奈夫妻二人均不会游泳,跳入水中后,也开始挣扎。

“我们一直以为岸边不深,谁想到,跳到水里就够不着底,别看我们在岸边生活了半辈子,这水里情况还真不熟悉。”小智爸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幸亏有岸边一群好心人相救,不然我们一家三口就命丧水中了。”

“儿童玩水,千万别做孤‘泳’者。”付荣军表示,“家长一定要陪在旁边,并且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

据付荣军介绍,儿童溺水时,第一反应是在水中直立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溺水者眼神呆滞,头可能前倾;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溺水实施指南》建议,6岁以上儿童应当学会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适龄儿童除了学习游泳之外,还要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付荣军告诉记者,在他救起来的青少年中,也有不少是学过游泳的,但仍然溺水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用教过的游泳知识,他们的回答是,落水之后很惊慌,就忘记了。”在他看来,青少年溺水事件通常“防不胜防”,然而防范孩子溺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让孩子冒险。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鸿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