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构筑“万里绿色长城”,总书记念兹在兹

学习进行时丨构筑“万里绿色长城”,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3-06-08 09:02 新华网 编辑:张梦非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要求内蒙古自觉担负起“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与您一起学习感悟。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多次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敕勒歌》中的诗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

2019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南北朝民歌《敕勒歌》,还有德德玛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绘了内蒙古优美的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总书记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2020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0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二)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是5日下午,习近平在乌梁素海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时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总书记指出,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

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

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座谈会上,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具体部署。

(三)

2021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账”。

2021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的一名代表,曾是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木头的伐木工。这几年,他的身份变了,从砍树到护林,从拿锯斧到扛锹镐。他在发言中向总书记讲述:“据测算,2018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

从曾经“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到现在“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一群人职业的改变,折射出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正如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四)

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谈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内蒙古的责任,也是内蒙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年,同样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同时“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再次强调,“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年7月,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时,总书记顶着烈日,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他勉励大家: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在近日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