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举行

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举行
2023-04-06 15:43 邯郸日报 编辑:芦思雨

共商媒体融合发展大计 体验网红柳州城市故事

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举行

3月30日,在满城紫荆花闻春而绽之时,全国100多家地市党报、融媒体中心的社长、总编和新闻业务骨干约200人齐聚柳州,参加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如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业界专家、全国地市媒体的社长总编、媒体融合技术领域人士等在进行交流研讨时,给出了新解法。

守正创新,新解法层出不穷

“全国地市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通过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主流媒体。”大会现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覃进传达中国记协领导关于开好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的指示精神时提到。

大会主题论坛,地市媒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解法在交流研讨中不断碰撞,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方向路径日益明晰,步履更加铿锵。

浙江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杨晓斌,分享了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数智化转型实践。杨晓斌说,他们以传播、服务、治理、技术4个传播逻辑为载体,构建了湖州本地的“今日头条”、百姓生活的“超级入口”、政府治理的“最强外脑”、本地数据的“综合枢纽”,全力打造“数智传媒”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未来,他们将按照新的体系构建,全面实现从“传媒”到“融媒”,再迈向“智媒”的转变。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一键触发,共同推送”“视频优先,全员学习制作短视频,培养网红”“必须让新媒体优先表达”……安徽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张亚锋介绍了该中心围绕新闻生产流程、机构、人事薪酬管理、市场运营机制进行改革的经验,“改革后我们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政治站位更高、传播速度更快、新闻质量更优、队伍素养更强”。

拥有70年历史的报社和33年历史的广播电视台,如何融合发展成为新样本?“从多转少、小转大、散转合”“重点打造用流量说话的四个百万级移动传播体系”“把可视化传播作为‘一号工程’”……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主任、总编辑洪启辉说,通过管理转身、阵地转场、产业转型,“集团从‘聚用户,做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新型传媒产业经营模式,已迈进亿元产值企业方阵”。

技术赋能,新服务不断升级

“建设开放平台,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内容生产新形态。”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在作《全媒体传播体系中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专题授课时表示。

在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已涌现出不少积极探索。

湖北宜昌三峡新闻传媒集团新媒体公司总经理赵伟介绍,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集团)通过改进新闻信息的供给和服务,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自主研发一系列“媒体+应用”,如媒体+问政、农技微课、便民电话、超市配送等30余项定制化功能;开发“宜格微视”智慧社区视频平台,形成“短视频+居民互动+高效服务”一体化的市域治理服务体系,深入受众群体。

浙江金华日报社聚焦探索构建社区新闻服务圈,推进“金小彩”社区新闻传播+民生融通项目,瞄准以社区为新媒体传播的基本单元,推动采编队伍分片联系市本级的117个社区,通过加强社群的培育与建设,重构与受众血浓于水的关系,逐步实现聚合用户、形成圈层式裂变式传播效果,并就“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进行探索。

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如何实现创新引领?

广东东莞日报社把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为“头号工程”,努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工作新格局。这其中,离不开技术赋能。该社总编办主任余佩函说,该社向技术要动能,为推动移动传播专业化,配置了无人机、VR摄像、移动直播等设备,为丰富新媒体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浙江新华移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霞聚焦媒体融合创新探索实践的技术应用,结合业务发展的技术应用痛点,提出了向发挥制度优势闭环式服务生态平台发展、向开放式技术架构升级和中台化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向运营场景化发展等方面解决之道。

“荆”奇柳州,新名片魅力十足

在大会主题论坛上,柳州日报社总编辑李斌以《“网红”城市如何实现品牌“破圈”》为题,分享了新闻宣传赋能柳州螺蛳粉打造城市名片的探索。他说,柳州城市形象“出圈”,与柳州螺蛳粉、与新闻宣传工作密不可分。柳州日报社常态化关注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在每一个节点都做相关的动态报道,同时做好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并通过柳州螺蛳粉产业讲好城市故事、开放故事、创新故事、脱贫攻坚故事,传播城市形象。

近年来,柳州围绕“一台车、一江水、 一朵花、一碗粉”这“四个一”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打造了四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这让与会嘉宾对“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深入采访、了解柳州充满期待。

“柳州和鞍山一南一北,都是花香满城的工业城市。柳州对洋紫荆花的宣传方式新、活、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辽宁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王素霞说,鞍山市正处于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来得正是时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实操性,收获良多。

“来了柳州才知道,一碗米粉,也能打造成城市名片,实现品牌‘破圈’,很惊艳。”内蒙古兴安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胡日查说,她要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发挥新闻传播优势,助力兴安特色产业走出悠悠草原、形成品牌声势。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韩金鑫

“四个一”:柳州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一车风行、一花倾城、一江旖旎、一粉飘香,早已成为工业柳州最为闪耀的城市名片。“一台车”、“一朵花”、“一江水”和“一碗粉”的名片汇聚流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柳州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获赞无数。

“一台车”:全国每生产10辆车,就有一辆来自柳州

2022年,柳州凭借6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次于西安、上海,高于深圳、重庆。在新能源汽车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全国每生产10辆车,就有约一辆来自柳州。目前,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44 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10%。

这份成绩的背后,展现了这座“汽车拉着跑的城市”敢为人先、实干创新的精气神。近百年来,“汽车”作为一个符号,已经刻录在柳州的基因中。

如今,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柳州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超300家,培育出了“五菱”“宝骏”“乘龙”“风行”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知名品牌。

近年来,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柳州乘风破浪,形成了政企联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该模式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出行,让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也成为全市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引擎。

作为一座传统的工业城市,柳州通过对自身优势的进一步梳理,找出了“一台车”这一城市形象传播的切入点,建构和传播“汽车城”的城市形象。

“一朵花”:近30万洋紫荆

“千树万树梨花开”

洋紫荆是柳州市“市花”,也是柳州城市新名片。

洋紫荆自20世纪30年代引进柳州,种植于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一带,80年代被引入柳州街头,妆点城市。2002年,洋紫荆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树种之一;2006年,洋紫荆开始大规模运用于街道和公园绿化。目前共有近30万株洋紫荆遍布柳州全城。柳州也成为全国种植洋紫荆最多的地方。

伴随洋紫荆的成长,柳州逐渐也有了一座“花园城市”的雏形。2012年至2018年,柳州分两步走,分别实施了“花园城市”1.0版和2.0版建设,让全市形成了“一花为主,四季可赏”的景观格局。

柳州用融入血脉的工业思维栽培洋紫荆,并在鹧鸪江大桥附近建设了“中华紫荆园”,将其打造成“宜居城市、紫荆花城”的最重要展示平台。

每年3—4月,30万株洋紫荆一同绽放,呈现出“半城山水半城花”的美妙景致,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赏花,催生出“赏花经济”“紫荆文化”,让柳州这座工业城市享受到生态旅游发展的红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一江水”:全国水质冠军

“三连冠”

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柳宗元笔下的“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一江碧水穿城而过,在柳州主城区形成一个“U”形。

柳江发源于贵州独山,经过柳州之后汇入西江、珠江,而后入海。给柳州带来了美丽的风光,也曾阻隔市区的交通。为此,柳州大力修建桥梁,而今已有23座形态各异的大桥横跨柳江之上,柳州也因此获得了“桥梁博物馆”的美称。

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0年—2022年全国地级市城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榜单中,柳州连续蝉联全国地表水水质冠军,实现“三连冠”,被誉称“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

而全国第一的水质,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来之不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柳州工业在全国闻名,但由于没能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导致出现生态环境恶化,酸雨率最高峰值一度高达98.5%,成为我国四大酸雨区之一。那时的柳州,数十个排污口将污水直排柳江,污染严重。

痛定思痛,柳州自“九五”期间开始走上酸雨治理、生态重建之路,污水全部截流处理、烟气达标排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针对老城区工业过于集中的情况,以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的方式推动污染企业整合重组,对一些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一些排污不达标但具有改造意愿的企业以“退城进郊’“退城入园”等途径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改善。

柳州着力在沿江柳江两岸打造景观带、文化带。重修文庙、建设人工瀑布、打造窑埠古镇文化街区、修建近百公里的沿江亲水步道和自行车道……而今的柳江两岸,已是柳州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而到夜晚,两岸霓虹灯闪烁、灯火璀璨,市区沿江山体、瀑布、音乐喷泉在彩色景观灯的照耀下,犹如一串晶莹剔透的多彩夜明珠、倒映在恍若银河的九曲柳江之上。夜游柳江,已经成为初次到柳州的必选项目。

“一碗粉”:“百亿级世界网红”的惊奇

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从街边小吃到“百亿级世界网红”,成为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视察时称赞道:“真是令人惊奇!小米粉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来,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总结。”

柳州食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万多年前的白莲洞人,而螺蛳粉据考证是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谷埠街一带的夜宵摊兴起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螺蛳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柳州螺蛳粉俘获了众多食客的味蕾。“螺蛳粉手工制作工艺”2008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柳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美食名片。

2014年预包装螺蛳粉问世,开始“飞”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从“路边摊”到“工业园”再到“俏全球”,柳州螺蛳粉成功“出圈”,让世界为之惊叹。这是柳州用工业思维发展特色产业的成果。

目前,这碗“小米粉”已成为串联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产业”,柳州螺蛳粉企业已达127家200多个品牌,如今各大产业园区已经涌现出许多亿元甚至十亿元螺蛳粉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业链上的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带富了一方老百姓。全产业链共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带动5500户贫困户共2.8万贫困人口脱贫,袋装螺蛳粉出口超5256万元,远销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仅用5年时间,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就从2015年的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亿元,2021年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更是达151.97亿元,成为“百亿级世界网红”。

照片由柳州日报提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