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泥塑,指尖传非遗

巧手捏泥塑,指尖传非遗
2023-03-13 09:50 邯郸晚报 编辑:张梦非

上一堂非遗泥塑体验课,参观精美面塑工艺品……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可太有意思了。”近日,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二小学二年级13班的学生代表们先后来到我市非遗泥塑传承人罗小虎、非遗面塑传承人李春芳两位老师的工作室,开启了非遗文化寻访之旅!

进入李春芳老师的工作室,孩子们眼前一亮。在这个百余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满满一屋子的陈列柜上、四周的墙上全都摆放着琳琅满目、风格多样的面塑作品,有精致细腻的仕女像,有怒目圆睁的关公,也有我们所熟知的四大金刚,还有剑拔弩张的三国大将,以及嬉笑怒骂的水浒人物、诙谐可爱的西游人物等。这些面塑人物均是用不同颜色的面团制作而成,他们衣着鲜艳,动作、表情鲜活生动,令孩子们叹为观止。

在泥塑体验课堂上,罗小虎老师不但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绝活,还手把手地传授泥塑技艺。孩子们瞪着大眼睛,坐得端端正正的,认真听着老师讲解泥塑的历史渊源、特点。观看了老师的示范后,孩子们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这个后背,大家要捏扁一点;肚子这个地方,可以多垫一点泥。”课堂上,老师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才能捏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精心构思,充分想象,通过搓、揉、嵌、按、刮等一系列动作,一团团泥巴变成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兔子。

据了解,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花”,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捏面艺人用手加上简单工具,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压、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十几年来,非遗传承人李春芳,致力于面塑的研发、教学推广工作,用坚守与创造,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播到更广的天地。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鸿粼 通讯员 徐思桐 金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