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全市连续9年每年造林52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从23.2%提高到“十三五”末的35.1%,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48%
植树季,市民有了幸福的烦恼
想种树,一年要比一年跑得远
今年立春节气前后,邯郸市林业局项目中心主任尹振海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打来电话的是我市的一些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想在今年的3月12日植树节,给他们安排可以植树的地方。
接到这些电话的尹振海,若在头些年是非常高兴的,可近几年,他却有点犯难了……
“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想找地儿植树却成了难事”
与义务植树打交道已经十三年的尹振海,深切记得十多年前邯郸的绿色还不“丰满”,西部丘陵放眼望去都是荒秃秃的。而如今,绿色已成为古城百姓眼中随处流动的风景。
街道绿化带里,郁郁葱葱的花木,四季常绿;城区郊外,高大的树木挺拔,一望无际是成片的绿海;西部连绵不断的山岭,在夏季的山道上放眼望去,仿佛一波一波蓊郁的绿浪。
“经过多年的努力,咱们古城所处皆是绿,绿色已成为我们邯郸的主色。”尹振海感慨这些年植树带来的变化。
他口中“多年的努力”要追溯到邯郸市2001年起开始的“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以及2013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
从此,邯郸开启了连续多年大规模造林绿化和国土绿化攻坚新征程,林木覆盖率逐年提升。
尹振海说,自2001年“义务植树基地”启动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了七期,每三年为一期,第三年年底经验收合格后,移交当地政府管理。
每一期的“义务植树基地”至少都有两三千亩的面积,最多的一期达到上万亩,这里成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和省驻邯大中型企业等140多家单位集中义务植树的主要地域。
“复兴区师窑村建设了第七期义务植树基地,参与人数约17万人,栽植各类乔灌木40万株,绿化面积3000亩。”尹振海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年,邯郸的绿化面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
除了机关单位的义务植树基地建设,邯郸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
2010年,尹振海来到当时的市林业局绿化办,也就是现在的项目中心,承担起全市义务植树的相关工作。“每年春节前后,提前预订植树节种树地点的电话非常多。”
“那时找个植树的地方比较容易,但经年累月,植树范围从主城区逐渐延伸到郊区,现在只有到县区才能勉强找个不大点的植树地儿。”尹振海感叹,群众对植树的钟爱,跟多年来的宣传密不可分。
自2012年以来,我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已连续9年每年造林52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从23.2%提高到“十三五”末的35.1%,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48%。
久久为功,2022年11月,我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真正实现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
尹振海没想到,“随着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想找地儿义务植树却成了难事。”有一天,这个问题会成为他喜悦的“烦恼”。
“最初在滏阳公园种树,现在要跑到较远的县区”
参与全市义务植树工作十三年的尹振海,有一些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邯郸市绿色环保联合会主席田尚宏,就是其中一位。
记者见到田尚宏时,他正在忙着筹备今年植树节的活动,手机铃声响个不停。
谈起自己参与和组织义务植树活动,田尚宏一算,已整整二十年了。“2003年,原邯郸电视台‘绿色邯郸’栏目创办成立,我是栏目制片人。从那时起,我们栏目的理念就是团结更多热爱环保公益事业的人士,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为邯郸的绿色环保做贡献。”也就是在那一年,田尚宏组织了第一次义务植树活动。
多年来,他带领栏目组不断传播环保理念,弘扬生态文明,“每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群众不断增多。从最早的几十人,到后来的上千人。”这样的改变,让他感受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此,他曾荣获首届邯郸环保卫士称号、燕赵环保人物等荣誉。
2019年,田尚宏退休了,但是义务植树活动却没有“退休”。他带领着邯郸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继续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古城增添绿色。
组织了二十年义务植树活动,植树地点也让田尚宏感到明显的变化。
“早期我们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时,植树地点基本都在主城区内,最初还在滏阳公园种树。如今,邯郸已经越来越没有植树的空地了,现在的植树地点已远离城区,不断向城区外延伸。”田尚宏说,今年在永年佛山风景区的植树地点,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不过,找不到植树的地方,恰恰说明我们这座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在不断增加。”
“当初种下的一点绿,现在成了一片绿,很有成就感”
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成为我市每年植树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2009年起,每年我都能接到他们预约植树地点的电话,他们的坚持也让我深感佩服。”尹振海口中的“他们”,则是邯郸市肢残爱心车队的队员们。
该车队队长张春雷谈起刚开始参与义务植树时的想法,“就是想用我们绵薄的力量,为邯郸增添一点绿色。”
“我们第一次植树,是在黄粱梦镇附近区域,当时那边荒地很多,后来又在北湖附近、赵王城遗址公园等区域植树。”张春雷说,“虽然我们肢体有残缺,但是还有绵薄的力量能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因为他们的带动,很多志愿者、爱心人士和群众也加入到他们的植树活动中。
“今年,尹主任也是费了劲才给我们协调到丛台区107国道东官庄村附近一处植树点。”张春雷说,尹主任考虑到我们肢体的实际情况,每年都会协调道路比较平坦畅通且路途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我们搞植树活动。“但现在这样的地方不好找了,能植树的地方大都在县区或者山区。不过,只要家乡还有需要我们添绿的地方,我们一定竭尽所能。”
张春雷每年四五月份,会与队友一起到他们曾经植树的区域去看看,看到荒地变成茂密的树林,他的心里觉着,“当初种下的一点绿,现在成了一片绿,很有成就感。”
面对当下可植树面积减少这个喜人的“烦恼”,尹振海倡导大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
“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有很多种,不仅包括造林绿化,还包括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尹振海说,比如直接参加对现有乔、灌、草植被除草、浇水、松土施肥、有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间伐等抚育管护活动都是可以的。
今后,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将成为我市植树节的新亮点,也必将为打造天蓝、水绿、山青的生态之城、美丽之城、宜居之城再添新动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圆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阅读
-
2023-03-12
-
2023-03-12
-
2023-03-10
-
2023-03-10
-
2023-03-10
-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