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厚植生态底色——我市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守护绿水青山 厚植生态底色——我市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2023-03-12 15:12 邯郸日报 编辑:李彤

初春的邯郸,乍暖还寒。西部的太行山,一眼望不到边的沟壑纵横,山上的林木高低错落。春风轻抚,枝叶正在吐出新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有力抓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了全市林草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保护,绿色成为美丽邯郸的底色和本色。

提质增效 建设绿水青山

驱车驶入太行山,三月暖阳下,群峰环峙,绵延不绝的山景次第铺展,星星点点的山野桃花盛开,深深浅浅的绿意若有似无,春日美景直入眼帘。

又是一年春光好,又到一年植树时。

每年的植树节,我市各级领导都会带头走进植树造林第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为城市增添新绿,激发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情。

“去年以来,我们以科学绿化为指导,以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重点,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市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袁洪波介绍,绿化行动的整体思路是“3376”,即围绕西部山区、主城区周边和东部平原三大空间布局,打造太行山区生态防护林体系、环主城区生态景观林体系和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体系三大生态体系,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6万亩。

其中,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西部山区,重点打造“太行山区生态风景林带”,高标准实施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连点成线、扩面成片,形成贯彻太行山区的生态风景林带;二是主城区周边,重点提升环城区绿化水平,继续巩固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和管护水平,结合滏阳河、输元河全流域生态治理,打造林水相依的景观绿廊;三是东部平原,重点开展“千村百网多基地”建设,完成村庄绿化1000个,其中巩固提升500个;打造肥乡区、曲周县、邱县、广平县、魏县5个万亩(控制面积)农田林网示范方;因地制宜建设经济林基地、珍稀树种培育基地和国有林场示范基地。

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1.23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13%,占市定任务的107%。在我市持续开展的国土绿化攻坚行动中,已连续10年每年营造林面积不低于52万亩,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40余万亩,全市森林资源明显增长,森林质量显著提升,绿美邯郸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们计划完成营造林任务5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万亩、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森林抚育36万亩。”袁洪波说,我市将重点实施西部荒山绿化、城区周边绿化、村庄绿化、河渠廊道绿化、农田防护林网、特色林业基地等六大造林工程,打造省级森林乡村示范区3个、万亩以上农田林网控制区4个,加快构建“一带、一环、千村百网多基地”的绿化格局。

多方治理 守好绿水青山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武安市管陶乡梁沟村的杨文良就戴好红袖标、穿好红马甲,走出家门进入大山,开始十几个小时的巡山工作。

“春天风大,林木干燥,一旦发生火情,就会把手腕粗细的已成活苗木烧死,后果不堪设想。”杨文良是一名护林员,在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七点出门、晚七点回家的他,每天至少能走两万步,一个月磨坏两双解放鞋是常事。“护林员不谈苦和累,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守护好家园,守到走不动为止。”杨文良说。

绿水青山,离不开护林员年复一年的坚守。“全市像杨文良这样的专职护林员有2665人。”市林业局林火监测巡护大队副大队长张利杰说,这些护林员每天用脚步丈量林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巡山护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积极参与森林火灾预防的各项工作,全年无休。“全市森林草原面积有60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5.7%,这片绿色里倾注着两千多名护林员坚守一线的心血。”张利杰说。

去年以来,我市紧抓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林区电力线路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和可燃物“六清”工作,清理林边、矿边、地边、路边、隔离带320余万米,新开设防火隔离带86公里,检修隐患线路231公里。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发挥376个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做到全天候监测。加强应急值守,重点时段38个高山瞭望点以及入山路口、关键部位和景区入口检查站全员值守,确保火源不入山、不进林。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大的森林火情,圆满完成森林草原防火目标任务。

2022年,我市发布全省首个市级总林长令,制发3期市级林长工作提示函。制发《关于印发<邯郸市市级林长会议制度(试行)>等六项配套制度的通知》,对全市林草资源实行网格化管理。启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信息共享、联合督办等工作机制,凝聚林草资源监管工作合力。同时,以涉县、馆陶2个省级林长制示范点为统领,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点创建工作,创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制度成果。

发挥优势 用好绿水青山

时下,核桃、花椒正铆着劲生长,迎春花、连翘花陆续绽放,太行山脚下的经果林种植基地里,果农也正加紧修剪果树,为花芽形成、发育打下基础。

在荒坡山地发展核桃、花椒、文冠果、元宝枫等木本油料林,利用科技助推梨、鲜桃、苹果、葡萄等优质果品发展……我市注重生态与富民相结合,着力用好绿水青山。近年来,西部山区重点打造了一批以核桃、花椒、板栗等干果为主的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城区周边巩固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成果,增加业态,形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东部平原因地制宜发展以桃、梨等鲜果为主的观光、采摘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持续推进富民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林发展内生动力,涉县推广适度规模化经营、品种化栽植和规范化管理,新建优质连翘示范基地2700亩,建设核桃丰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2300余亩,促进林果增收增效。目前,“女娲”“黄金龙”“宜维尔”“君迁酒庄”“盛林饮品”等林产品加工企业,为涉县生产核桃油、核桃仁休闲食品、核桃乳、花椒、花椒芽菜等产品20余种,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在武安,当地林业技术人员紧抓经济林春季管理,保证林业正常生长,达到优质、丰产、稳产,助力绿利双赢。

“皂荚是集珍贵用材、工业原料、药用保健、园林绿化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但野皂荚林木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在武安市管陶乡开办“林业科技大讲堂”上,来自山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教授韩丽君,对野皂荚低效林的嫁接改造、良种选育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讲解,帮助当地林农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生产出质量好、效益高的产品。

据悉,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目标,聚焦县域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林发展质量,形成“一带两群”建设布局,即太行山区优质核桃产业带、新兴花卉产业集群和林下经济产业集群。

春风又绿冀南大地。

日前,我市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工作的令》,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着力解决林业发展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工程、资源灾害防控等工作,推动林长制走深做实。

青山叠翠、绿意栖居的邯郸,正通过扎实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强音。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志颖 杨溪 冀晋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