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满邯郸】一样的烟火气 别样的闹新春

【人间烟火满邯郸】一样的烟火气 别样的闹新春
2023-01-26 11:19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静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人间烟火满邯郸

农历大年初一,冒着寒风,带着好奇,记者从市区驱车60多公里,来到馆陶县城以西3公里的寿东村,寻访这里不一样的新春。

■这里过年不打烊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舞龙耍狮锣鼓震天……像所有的北方村庄一样,馆陶县寿东村的乡亲们,在热闹的氛围中,在浓浓的年味里,开始了兔年的第一天。

虽然是大年初一,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却络绎不绝。寿东村的粮画姑娘也早已告别了大年初一不干活的农业社会传统,早早来到了工作室忙活起来。粮画姑娘创作出的一幅幅粮食画,不仅成为当地打造粮画小镇的一张名片,也为村民们的生活染上了幸福的底色。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2012年创作出的第一幅,被美国客商6万美元买走。”在粮画工坊的展示厅内,张海增指着墙上的一幅粮画告诉记者,“这样一幅画要4个人花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用了6斤粮食,算下来1斤粮食卖了1万美元。”

这个把粮食卖出天价的张海增,有着“粮画创始人”的美誉。他创办的海增粮艺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驻寿东村的粮画企业。说起他与寿东村的结缘,还要追溯到2014年。

2014年的寿东村还顶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没有资源优势,没有产业基础。苦于致富无门的寿东村遇到了拿着粮画专利,却没有土地办企业的张海增。双方一拍即合,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合作,在寿东村建立粮画工坊,培训村内妇女制作粮画。

“粮画制作计件算工资,时间比较自由,不耽误照顾家里。只要手里不闲着,一个月怎么也能挣2000多块钱。”村民陈美美说起粮画制作头头是道,“一幅画可能要用十几种粮食,每种粮食防虫防腐处理等要经过8道工序,每粒粮食因为颜色和形状不同,在制作过程中都有反正上下之分,这样才能体现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有了这样能在家门口挣钱的好事儿,寿东村的粮画加工户迅速增长到67户,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庄的300户村民从事粮画制作。慢慢地,粮画成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一张经济名片,村里常住人口数量不但大幅增长,年收益也翻了好几番。

“粮画作为装饰画的保存和制作工序已经较为完善,下一步,我想要把粮画和生活用品结合起来,打造成文创产业,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张海增说。

春节期间,粮画的火爆程度远超想象,粮画小镇有粮画体验的项目,35元即可亲自体验一幅粮画的制作,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五年级小学生张欣悦虽然年纪不大,但使用镊子作画十分熟练。这是她第二次进行粮画体验了,去年第一次接触粮画后让她念念不忘。“用镊子和粮食就能够制作出来一幅非常精美的作品,让我很兴奋!今年我听同学说这里有粮画体验活动,就赶紧叫家长带我来玩了!”张欣悦边低头作画边说。

游客们在体验区排起了长龙,一个可以容纳60人的房间,需要大家分批次进入。仅大年初一一天,就有600位游客进行了粮画体验。

■这里比县城还风光

“大运河上飘香的五谷,是我捧出的甜蜜;陶山神奇的传说,等你留下足迹……” 在粮画小镇游客接待中心,《我在小镇等着你》主题曲循环播放。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步行街上,有各式各样的摊位,卖糖葫芦的、画糖画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声声入耳,好不热闹。

“套圈儿”是80、90后的童年记忆。红红绿绿的塑料圆环成抛物线飞出,飞出的还有成年人对于年少时游戏的留恋。返璞归真,在粮画小镇的集市上,依然能看到城市中消失的“套圈儿”。

摆摊做“套圈儿”生意的是来自邻村麻呼寨村的孟乐乐,今年是他第一次在粮画小镇摆摊。“以前摆摊还要去县城,现在俺沾了粮画小镇的光,走五分钟就能摆上摊,而且这儿人更多,挣得也更多了。”谈起收益,他难掩喜悦,仅大年初一一天就有两三千的盈利。“我决定以后都在这里摆摊了,俺哪也不去了,粮画小镇真是俺的福地!”他黝黑的脸颊上绽放了几条笑纹。

抱着试一试心态的小摊贩还有很多,上大学一年级放假回家的张广棣是其中之一,他销售的是在网络上十分火爆的“热奶宝”。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这“网红”商品是否能在粮画小镇的集市上走俏,只备了能做30个的食材。没料到,刚支上摊不到一个小时,食材就已经耗尽。“一支上摊就忙个不停,主要是来我们粮画小镇游玩的游客太多了!大家玩累了都想吃点东西,你看这人,我这东西可一点也不愁卖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在村里步行街购买的美食。“他们都很喜欢我的小吃,这是我第一次创业,感谢村里的好政策!”张广棣说。

说话间,一对母女购买了一份“热奶宝”,母亲殷凌云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也是“寿东媳妇”。时隔三年,她和女儿一起回到了爱人的故乡,虽然操着一口北京口音,但她和寿东村结缘已二十余年。她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寿东村时,和爱人还处于谈恋爱阶段,几经奔波,换了五六种交通工具,终于到了村里。但一下车,她就傻眼了,满眼都是老旧的房屋,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让她的新皮鞋沾满了灰尘。“当时心凉了一大截,想立马走人。”殷凌云对记者直言不讳。但后来每年回来,家乡都有了越来越好的变化。“这不,现在都成了旅游热门景点了!”她的神情中充满了骄傲。她说,想感受爱人口中最原汁原味“年”的味道,是她带孩子回到寿东村的原因。

粮画小镇的新春活动有很多,民间传统特技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随着几声吆喝,游客们自觉地围成了一个圈,往圈内中心看,是特技表演者胡大鹏在表演“铁头功”“吞铁球”等。胡大鹏在网上有百万粉丝,他的绝活都是“吃饭的本事”。“以前,我需要去全国各地演出挣钱,但现在不用走远,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而且游客们都很热情,气氛特别好!”身为馆陶人的胡大鹏今年春节既能得到丰厚的收益,又能在家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以后就在这儿演了!哪也不用去!”他说。

“除了有各种表演,今年春节期间粮画小镇还举办了春节传统民俗展演、新春吃货节、小镇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助力文旅复苏。”粮画小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韩晓雪表示。

小镇今年添加了很多游乐设施,美食也比往年多,晚上的夜景也非常迷人。红彤彤的灯笼迎接八方游客,黄灿灿的麦穗灯海昭告着丰收,“我在小镇等你”几个大字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瞩目,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的灯光把小镇装点得十分璀璨。夜晚来小镇的游客比白天更多,夜色朦胧,灯光旖旎,游客们笑容满面,整个小镇喜气洋洋。

■这里的美誉一串串

2014年,寿东村作为全县第一批贫困村建设美丽乡村的试点,引入粮画产业,打造特色小镇。此后,粮画小镇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蝶变。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首届河北不得不访的十大美丽乡村”等多项称号。2019年,“粮画小镇”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景区打造好,最先鼓起来的就是村民的腰包,“村里有一户卖凉皮的村民,一天下来就有两千块钱的收入,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啊。”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笑着说。

“我们这里不仅有城市的生活品质,也有城市没有的田园风光。”在寿东村新建成的乡村振兴展馆前,一盆盆火红的年宵花开得正艳。张付仁告诉记者,“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还要文化兴。我们抓住北京宋庄艺术区改造的机会,在村里免费提供画室,吸引了全国各地十几位画家来这里定居。”

辽宁画家于承钧擅画山水,最喜欢在画作中使用留白渲染壮阔空灵的意境。“生活在这么美丽幽静的村子,能够让我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于承钧手举一杯清茶侃侃而谈,“每天早上我都要绕着村子跑10公里,这里景色好,空气也新鲜。平时除了搞创作,我也经常教村里的孩子们学一些绘画知识,他们学得都很好,很有天分!”

“来到这里是一次偶遇,也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湖南油画家康漠说,能够来到粮画小镇是一种缘分。2019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骑着机车从北京来寿东村,没想到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跟村民们相处久了,他在创作时还经常邀请村民当模特,“画家是敏感的,现在村里的生活好了,他们心里的幸福,还有脸上的笑容、眼里的光,都会自然流露出来。”

新年伊始,张付仁对于粮画小镇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自是不在话下,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好亦是小镇建设的应有之义。寿东村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

“好好干!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付仁朴实的愿望里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艺璇/文 胡晓华/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