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温村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红薯致富,有一套

武安市温村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红薯致富,有一套
2022-11-22 15:00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静

11月16日,寒意渐显,但武安市午汲镇温村却处处流露出“暖意”:村口的红薯专制品销售店人来人往;村中红薯生产加工厂飘出阵阵淀粉香;村西头红薯种植基地,一垄垄刚被翻过的土地昭示着丰收的景象。

这是一个靠小红薯发展壮大的村庄。2016年,温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薯种植,村集体成立武安市温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红薯深加工产业。经过6年的努力,村集体收入从最初的0元壮大为40万元,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

向传统农业“要饭吃”

温村是什么时候开始种红薯的?

李拥华说不上来。“爷爷辈就种红薯,也许时间更早,可能还没我呢!”生于1976年的李拥华,是村“两委”成员,也是村集体企业——武安市温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经理,在他的记忆中,红薯早就与温村人有了联结。

“小时候,每家炕炉子上都烤着几块红薯,那种香甜至今难忘。”李拥华说,温村是典型的黄土地,降雨少,土地干旱,各项条件都适宜种植红薯。因此,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红薯的传统。

自用为主,零零散散,不成规模……温村传统的种植模式无法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而这种困境在2015年也变得更为突出。

“温村紧邻309省道,为建设护路林带,2015年村里流转了1500亩耕地,都种上了防护林。”这种境况一时让温村党支部书记郝振强犯了难。

温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庄,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经过一番调研,郝振强最终又把目光投向了红薯。

“这种考虑,一是来自于村里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二是不少村民都拥有制作红薯粉皮、红薯粉条的手艺。发展红薯深加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村集体成立了武安市温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决定继续向传统农业“要饭吃”。

在郝振强和李拥华等村“两委”干部的带动下,温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薯种植,近年来引进济薯25、徐薯32、澳洲紫白等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为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温村还积极探索红薯深加工产业,购置了先进的淀粉加工生产线,开发了纯红薯淀粉、粉条、粉皮等系列产品,逐步形成了红薯“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产销模式。

在深加工上“做文章”

温村土地上长出的红薯怎么样?

“今年我们收获的红薯,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李拥华说,今年温村共种植300余亩红薯,其中20多亩的食用型红薯,在田间地垄就销售一空。“主要种植的淀粉型红薯也迎来大丰收,每亩产量达到5000多斤。”李拥华一边掰着手指算,一边带领记者来到温村红薯深加工生产基地。

大门一开,就飘来了幽幽香气。洁白的淀粉晾晒了一院,用手轻捻,光滑细腻。李拥华算了算,今年每亩地能产干淀粉1000斤,这为他们加工红薯粉皮、红薯粉条和粉芡提供了充足原料。

走进生产车间,村民们正赶制粉皮。

在阵阵轰鸣声中,一个个包裹着泥土的新鲜红薯经过清洗机、搅拌机、粉皮机、烘干机等工序,“变身”为一张张晶莹剔透的红薯粉皮。“我们的粉皮和粉条都是纯淀粉的,口感醇正,吃起来劲道。”正在工作的村民张海苏高兴地介绍道。

转身走向隔壁的仓库,包装好的粉皮和粉条垛满了房间。“这些还远远不够。”李拥华说,根据往年的经验,他们备的货不到年底就会全部销售完,“今年收益好,我们还要赶紧再生产出一批粉条,不然到时候都不够卖的!”

对于温村来说,小红薯确实做出了大文章。在种植红薯的基础上,温村延伸红薯制品生产链,发展自己的品牌“温之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本村40多名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日渐壮大,吃上“红薯饭”的温村人,也享受到了更多生活红利——新修建的休闲广场,让村民文化生活更丰富;铺设完成的2000米饮水管道,使村民饮水不再困难;7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6袋鲜奶、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理发;村中千亩环村梧桐林带五彩斑斓,“梧桐小镇”越来越近……

“红薯是我们的初心产业,希望我们的红薯粉条、粉皮能够销往全国……”问起未来的打算,村支部书记郝振强说,“希望温村的‘红薯梦’能早一点实现。”

记者手记

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村,缺乏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该如何让村子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温村用6年时间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村支部书记郝振强认为,普通作物未必不能挣钱,关键是讲方法、有新意。温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就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红薯开始。多年来,温村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链”为集体经济赋能,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土壤条件优势和村民的传统手艺,在发展红薯种植的基础上,打造红薯制品生产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相信温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路,能给其他普通的农村一些灵感和启示。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溪/文 胡晓华/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