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是城市也是森林

邯郸,是城市也是森林
2022-11-11 06:28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眼里满是绿色

“这条近30公里的上班路,越走越舒心,开车都觉得省力不少。”在邯郸市新世纪商业广场上班的杜晓飞是一名跨城打工人,家住武安市的他,每天都要在两个城市之间穿梭两次,对于上班路途中的变化,他由衷感慨道。

他告诉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邯武快速路两旁和中间的绿色植物,高低错落,还有小景观和花卉点缀其中,沿途会经过九龙山公园、沁河郊野公园、园博园等地方,一路上绿色满满,再也不是之前单调、布满灰尘的冬青丛绿化带和荒地了。

记者了解到,杜晓飞提到的这些变化,是我市打造的邯西生态示范区中的一个缩影。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数年的绿化攻坚,邯西生态示范区由废弃矿区蝶变为生态景区,形成串联复兴区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关岭山、康湖,丛台区紫山、大磨山、成语小镇,武安市九龙山,永年区佛山等景区在内的多条绿化观摩路线,森林景观效果已经显现。示范区总面积170平方公里,约25万亩,东起南水北调总干渠邯郸市区段、西至永峰公路、南到青兰高速连接线、北接永年区广府大街,涉及复兴区、丛台区、武安市、永年区、冀南新区5个区(市)。”

说起示范区的变化,工作人员欣喜地向记者介绍,“据邯郸市气象局卫星遥感和气象监测资料显示,近年来,示范区植被和水体较修复前明显增加,相较主城区气温低3℃至4℃,已经出现凉爽、湿润的‘冷岛现象’,局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不仅有邯西生态示范区,近年来,我市在主城区和各县(市、区)建成区周边,依托凤凰山、响堂山、九龙山、佛山等山体,以及滏阳河、沁河、团结渠、输元河等水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倾力打造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环城绿带,高标准建设了丛台区紫山森林公园、复兴区康湖、沁河郊野公园、武安市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肥乡区凤湖湿地公园等90多个形式多样的精品游园、亮点工程,构建起了环绕城市的森林生态圈。

绿色溢满门和窗

家住丛台区的王哲翰在北京市上大学,今年大三的他,每逢节假日都要回家一趟。“我乘坐普通火车的次数比较多,火车加公交车,近5个小时的车程还是让人比较疲惫的,但沿途的绿植总能让这份疲惫减轻一些。”他告诉记者,三年来,他在乘坐火车途中,明显感觉回家路上的树木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了。

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长期以来,我市对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邯大高速、青兰高速和国省干道两侧林带进行更新补植,全力推进滏阳河、跃峰渠引漳济沁两岸绿化工程,道路绿化率达到93.9%,水岸林木绿化率为85.61%,已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田林交错、点面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绿色”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家门口,城市居民的家门口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里让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现在不光绿植多了,还修建了景观步道、休闲廊亭、雕塑等。”11月7日9时许,主城区广泰街与丛台路交叉口西南角启梦园里,市民孙大同向记者分享“口袋公园”带来的便利。正带孩子荡秋千的他笑道,“自家门口建成这个口袋公园,小孙女天天嚷着要来这儿玩。”

在中华大街上,路两侧的法国梧桐,同样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大的法桐树,夏季树叶茂密,可以很好地遮阴避暑;冬天树叶凋落,又能很好地露出天际,阳光洒在道路上,深受市民的喜爱。

多年来,我市在公园、游园、城市道路两侧和重要窗口,加大市树“法桐和国槐”、市花“月季花”的种植力度,彰显着城市森林文化特色。中华大街法桐树和309西环立交桥至武安界段打造的“月季大道”,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点。

如今,百姓所享受到的这些绿色空间,正是森林城市所带来的福利。

在主城区,我市先后实施了“拆墙透绿”“鲜花扮城”“口袋公园”等园林绿化工程,在道路、公园、广场、单位、小区增植法桐、女贞、楸树、大叶黄杨、月季等乔灌木208万株,建设“口袋公园”700余个,不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为群众营造了“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生态宜居环境。

“逐绿”前行 守护苍青

绿色生态需要着力建设,亦需要殷勤守护。

近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0.4%以内,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林子多了,防火任务也就重了。守护好这么多林子,对我们林业人来说,就要从抓好森林防灭火开始。”市林业局林火监测巡护大队副队长张利杰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森林草原面积约606万亩,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务面积约460万亩。

记者了解到,我市一直在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空、天、地一体化的林火监控防护体系,建成344个林火视频监测点和32个省界视频监控点,建设防火隔离带360余公里,购置了无人机等防火设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应急预案。

“视频监控覆盖林地面积约450万亩,林地覆盖率91%,核心区监测覆盖率95%以上。”张利杰介绍,今年的高火险期,全市还安排了1.6万名干部分包65个重点乡镇1163个村,做到了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同时,全市构建四级林长组织责任体系,明确细化林长职责,以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片、包地块、包山头划定责任区域,构筑“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林草资源管理责任体系,使各级林长在责任区域内开展巡林督查活动,通过“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如今,“绿色”已成为古城的“底色”,森林就在我们身边,自觉守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共同打造天蓝、水绿、山青的生态之城、美丽之城、宜居之城,这已成为你我他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晓龙/文 牛辉/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