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要素赋能绿色发展

“数字”要素赋能绿色发展
2022-10-08 16:07 人民数据 编辑:张振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绿色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但是,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居民生活、交通等领域用能持续增长,能源消费刚性需求依旧旺盛,能耗“双控”形势依然严峻,绿色转型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比如,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能力不足、高污染产业资源依赖度高等,制约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因此,“十四五”期间,应把数字技术作为我国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战略重点,让数字要素赋能绿色发展。

提升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的广泛应用。建设数字中国,是适应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部署。发展绿色经济要把握数据化、智能化方向,找准数字技术和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与发力点。一是利用大数据实时获取、精准识别生态环境信息,开展环境容量分析与环境形势研判,为我国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等提供可靠依据,探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经济数字化。二是进一步拓展“生态云”平台功能,提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水平,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智能监测、预测预警等创新应用,主动预警环境灾害,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及时补救,避免“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现象,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促进“水环境、空气、土壤”一体化调控、上下游协同治理。三是通过数字监控等方式实时观察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推动实现数字技术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比如,通过高清遥感影像、地面监测设备对森林环境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分析,并运用到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提升中,助力森林碳汇提升,探索数字化碳中和路径。

推动数字化驱动的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基础上。因此,除了在供给端主动进行节能减排,还需要在重点行业引导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赋能绿色经济发展。一是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清洁技术改造、管理模式创新等,革新既有生产模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帮助传统工业提升生产效率、加快“脱碳”进程。二是加强数字技术在节能提效领域的应用,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绿色低碳转型赋能,实现对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管理与核算,系统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强化工业互联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促进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深度交融,探索形成“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等应用场景,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为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能源管理方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数据资源通道,实现生产效率和用能效率双提升,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绿色转型。四是提升数字赋能服务水平,针对不同子领域、不同规模企业提出个性化赋能方案,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典型培育,以龙头企业数字技术赋能带动中小企业跟进转型,提高数字化应用绿色经济的普及程度。

探索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数字赋能是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面临机制不完善、效率不高等现实难题,要把数字技术作为驱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引擎。一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借助智能计算、卫星遥感等数字技术赋能价值核算,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的动态监测,建立整体联动、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清晰量化,并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核心构建评估体系,用核算结果指导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变现、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二是完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森林生态银行”和森林资源大数据平台,坚持“分散输入、集中输出”,强化对森林资源的集中存储整合,形成“林业资源管理应用一张图”,精准匹配项目资源,推动林业生态产品流转交易便捷化,打通林业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通道。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管理,科学测算生态服务增量,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补偿计算方法与标准,以期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以数字生活引领公众绿色低碳新风尚。数字中国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推动着数字化、信息化深入节能降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一方面,以数字化方式探索公众参与碳减排,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减污降碳新格局。实践中,通过数字化智慧手段在网络空间宣传绿色发展主旋律,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普及和推广数字政务、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单车等低碳生活新形态,这些新形态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模式的转变,更是思维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碳减排数字台账,做好消费端减碳工作,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对个人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和记录,并作为衡量对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的基础和依据,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凝聚最广泛的“绿色共识”,让“互联网+”低碳化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携手共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