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楷模】心系民生为万家 涓涓细流润心田——记邯郸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

【邯郸楷模】心系民生为万家 涓涓细流润心田——记邯郸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
2022-08-17 06:00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近年来,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先后被授予“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河北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23年保持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用脚步丈量河堤

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市水利局负责督促沿线9个县(区)工程进度,快速推进工程建设。

2021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督导力量,加大督导力度,确保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更好更快地推进,市水利局决定把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进度督导的具体任务,压给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该处闻令而动、尽锐出击。处党委委员分包沿线9个县(区),沿线7个管理所200余名职工全员上岗。“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沿线管理所200多名职工成了‘巡堤人’,每天用脚步丈量这184公里的河堤。”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党委书记武钢说,他们每天按要求对堤顶路建设、两岸绿化、卡口整治、配套工程建设等任务进度和排污口封堵、垃圾清理、扬尘治理等各项工作一点一点核查,一段一段统计复核,并及时向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办公室上报查出的问题。截至目前,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办公室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高效地推动了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作。

如今,自峰峰至鸡泽184公里滏阳河焕发出了靓丽的容颜,母亲河变化之大,令人赞叹不已。

现代化灌区款款来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每一幅金色丰收画面背后,都离不开水利的重要支撑;而灌区作为保粮食的中流砥柱,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

漳滏河灌区属国家大型灌区,是河北省最大的灌区,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汛抗洪、生态水网运行管理、引黄输水及工业、生态供水等重任,在邯郸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漳滏河灌区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工程老化、渠道渗漏等原因,已经难以有效地服务灌区工农业生产。2000年起,漳滏河灌区持续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为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该处提出建设“节水灌区、生态灌区、智慧灌区、文明灌区”工作目标,漳滏河灌区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

为做好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作,该处积极跑部进厅,《“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方案》顺利通过省、部审核。

重建水闸、涵洞、取水口,疏浚衬砌渠道,进行续建达标改造,完善信息化工程……该处理清思路,确定工程建设重要节点,从准备到部署,再到开足马力全线奋战,各环节丝丝入扣。该处克服资金到位晚、时间紧、任务重、大气治理、疫情等多种不利条件的影响,按时完成了2021年度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任务目标。在河北省7个大型灌区中建设进度名列前茅。

2021年度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漳滏河灌区工程条件,提升了骨干渠道的安全输水能力,缩短了轮灌周期,提高了农田适时保障率;提升了灌区节水灌溉能力,为涵养地下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同时,现代化改造也促进了基层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的改革,带动了当地投资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目前,该处正大力推进2022年度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建设进度。

工农业用水有保障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有收无收在于水,弱苗转壮,关键就靠这遍水肥。”今年春灌时,成安县北乡义乡路固村种粮大户杨宝丽说,“去年小麦晚种了20天,麦苗明显矮了一截,松土、镇压,最关键还得把地浇透,小麦拔节才有后劲儿。”

水渠连着田垄,水缓缓淌进麦田,杨宝丽舒了口气,“多亏通了水渠,不用再眼巴巴盼水,200多亩地几天就能浇完。”

杨宝丽细数变化,“现在咱用的是漳滏河灌区的渠水,老话说‘河水养田’,一点也没错。从用井水到用河水,地里碱子少了;从拉水管到通水渠,不用没日没夜守着,灌溉不再‘卡脖子’了。”

“满足灌区农民用水需求,是我处责无旁贷的主业,必须搞好用水服务,全力保障。”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党委副书记郭运芳说。

为做好春灌、夏灌工作,该处早安排、早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并与灌区各县(区)主动联系对接,制定年度用水计划,严格落实计划用水。灌溉开始前,输水沿线各管理所及早对100多公里输水渠道进行清淤疏通,对80多座水闸、提水泵站等建筑物进行检修维护,保证了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保障了用水高效安全。同时,积极鼓励指导群众采用管灌、小畦灌溉、八分改水法等节水灌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

漳滏河灌区以灌溉为主,同时兼顾工业用水、生态输水的重任。

为保障邯钢、邯郸电厂、马头电厂等重点企业正常生产,该处密切关注水情信息,精心调配,及时调度调蓄水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水企业取水口的水位水量要求。

针对近年生态用水增多的实际,该处着力提升生态供水的管理强度和服务水平,向滏阳河和民有渠等生态水网渠系生态补水2.5亿立方米,为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和水生态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绷紧安全一根弦

2021年,我市出现历史罕见的多轮强降雨过程,为195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2位。

特别是9月中下旬以来,降雨较常年激增5.2倍,创下我市气象记录之最。在应对强降雨过程中,该处早下手,早准备,全处动员,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在全市防汛抗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原防汛工作责任分工基础上,该处对各防汛职能组责任重新进行了梳理,每个环节明确了工作职责、负责人、联系人,做到每个工作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防汛期间每项工作能够第一时间落实推进。

在应对2021年异常汛情中,该处提前进入临战状态,精准调度调控滏阳河城区段和支漳河上游各水闸。压减直至闭死邯郸市“南大门”张庄桥节制闸,将柳林闸闸门敞开,将邯郸市“北大门”电厂闸闸上水位降至保电厂供水的极限水位,达到“腾河迎沥”的极限状态。同时,将支漳河分洪道北堡闸、王安堡闸、东湖闸全部提起,始终保持在“空河迎汛”的状态,保障城区安全度汛和工业供水安全。

面对多次降雨,该处基层各闸口一线干部职工加密观测、记录、反馈水情,边看、边报、边拍,及时将第一手的水情上报;同时,排查防汛隐患、工程险情。在最紧张时,滏阳河沿线每5分钟测报一次。仅在应对7.11强降雨中,就投入400余人对河道冒雨加密巡查,上报水情信息758次2800余条,为全市防洪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大雨过后,受上游来水和东武仕水库泄洪的影响,原本经历强降雨就已经饱和的滏阳河还要承受巨大的泄洪压力,全处干部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的抗洪精神,振作精神,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受连续强降雨的影响,莲花口进洪闸下游、民有四支渠、滏阳河电厂闸下游等多处堤岸冲毁,面对险情,该处紧急组织人员、调拨防汛物资和机械设备,冒雨作业,筑牢堤坝,及时排除了险情。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佘志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