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圣旨传家风

一道圣旨传家风
2022-08-03 06:22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近日,武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挖掘整理家风家训文化时,在邑城镇东三里村冀姓农户家中发现一件明朝万历年间的圣旨。

“这道圣旨印证了冀姓族人所具有的清正廉洁、乐善好施等家风曾是古人学习的典范。”收藏人冀彦朝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冀家人之所以要保护好这道圣旨,就是要把祖辈的好家风代代传承下去,让里面蕴含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农户家里藏圣旨

武安市邑城镇东三里村位于武安市东北22公里处,西靠太行,东临洺水,属丘陵山区。村里冀姓为大户,其始祖于明朝初年从山西榆次迁入。

7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东三里村采访,在村委会会议室见到了圣旨的收藏者冀彦朝及其亲人。一进门,只见桌子上摆着很多木刻制品,而屋子里的人们正一边欣赏、一边讨论点评着它们。其中,一件铺展在桌子中间并写有“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的木刻制品最为吸引人。

“这就是那道圣旨吗,它怎么与我们印象里的不一样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屋子里的人们发出一阵笑声。经介绍得知,这里的5个人便是村里参与保护那道圣旨的冀姓家族后人。冀彦朝解释说,原圣旨总长1.85米、宽0.3米,正文部分用楷书书写,行款从右至左,共有455字。其字体结构严谨、端庄劲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道圣旨是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五月十四日为嘉奖进士冀述、冀体及他们的父母所发。

冀彦朝说,目前,圣旨的原件收藏在他家中。由于原件距今已有416年的历史,出现了褪色和风化等现象,不再适合拿出来做展览。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道圣旨,冀姓族人冀彦其制作出了这件木雕版仿制品。

“虽然是仿制品,但它基本保持了祖传圣旨的原貌。”雕刻者冀彦其说,“这个仿制品总长是2米、宽0.42米,比原件略大,更有利于展览使用。”

记录良好家风

这道圣旨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呢?冀彦朝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

“据《武安县志》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冀述、冀体两兄弟双跃龙门考中进士。”冀彦朝介绍,冀述曾在广宁(今辽宁)任职司理参军。当地统兵将领专横跋扈,欺压百姓。冀述据理力争,保护百姓利益。但他因此得罪了权贵,被调往外地。冀述临行前,当地官员诬陷其带着一箱黄金离开,并搜查冀述的行李,却发现里面只有其妻子所纺棉线和几卷书,别无它物。

另外,其弟冀体也因为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而被贬官。后来,皇帝后悔自己听信谗言,于是又多次降旨让兄弟俩回朝做官,并根据当时盛行的推恩制度,写圣旨表彰冀述、冀体两兄弟的父母靠清正廉洁、乐善好施等家风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生生不息的财富。”冀彦朝说,冀姓族人在保持好家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他们积极参与身边的各种公益活动,尤其是救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慈善活动。如今,村民一提起冀家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们家族里尽出好人。

几代人的努力

“保护这道圣旨非常不容易,这里面耗费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心血。”冀彦其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这个过程。

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动乱年代,东三里村的冀姓族人害怕收藏祖传圣旨将给大家惹来麻烦,便把它交给村干部。村干部拿着这个精致的写满繁体字的古物看了又看,觉得把它付之一炬很可惜,便提议找个德高望重的人收藏起来。

冀彦其的爷爷冀永庆平常乐于助人,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村里有着不错的人缘。经大多数族人认可后,冀永庆顶着风险独自承担起保护该圣旨的任务。冀永庆回到家后先是把圣旨藏在被褥下面,可总担心它被老鼠祸害,便在墙上开洞,把圣旨藏至其内,然后砌一扇可通风的小暗门以掩人耳目。

在冀永庆的精心保护下,该圣旨才躲过了那场文化浩劫。上世纪80年代,年岁已高的冀永庆感觉无力再保存该圣旨,于是把收藏它的秘密告诉了后人,希望他们继续好好保护它。

“这个写满字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冀彦其说,自己小时候经常这样问爷爷,文化水平不高的爷爷总是说,这上面记录着冀氏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等他长大了好好学文化,自然就能读懂这上面的文字了。

不久,冀永庆老人离开人世,而时间也悄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下,各种思潮猛烈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作为文物,它在古玩市场上可以卖很多钱。”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村民曾偷偷告诉冀家人说,“你们守着聚宝盆受穷,傻不傻。”

“这道圣旨不但记录着我们家族的家风家教,还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冀彦其说,“当时,我们族人聚在一起商量,最终大家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生活再艰难也不能把它卖掉。”与此同时,为防止圣旨丢失,他们家族人细化了收藏办法——在5户冀姓人家轮流收藏。通过细化收藏措施,这5户人家让这道圣旨得以保存至今。

让文物活起来

“收藏圣旨的工作做好了,但这又引发了新问题。”冀彦其说,知道我们家有祖传圣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慕名而来要求欣赏。一开始,冀家人慷慨地拿出圣旨进行展览。可它毕竟是年代久远的文物,根本经不起这样频繁的展示。为了避免该圣旨被损害,冀家人决定不再取出原件供人欣赏。

但文物如果总是藏在储藏室,那它蕴含的家风和文化还如何传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冀家人一开始想的办法是给圣旨拍很多照片供宾客欣赏。

“但观看照片毕竟不如观看实物效果好。”喜欢雕刻艺术的冀彦其说,一天,他在看新闻时突然来了灵感。当时,他从电视新闻上看到国家出土了大量的秦简。这些竹子做的秦简虽然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却依然完好无损。他原打算用竹片雕刻一套圣旨以供展览时使用。但考虑北方缺少竹子,而太行山里有的是黄梨木,于是他把雕刻圣旨的材料改为黄梨木。

2016年夏季的一天,冀彦其在太行山里的一个木器厂找到了合适的黄梨木。当年6月份起,他利用工作之余,开始认真雕刻。有时候,为了加快进度,他一不小心就割伤了手。遇到这种情况,他便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儿,等内心平静了再干。实在静不下心来,他便带着几个木片到安静的太行山里雕刻。

其间,一些人不理解冀彦其的举动,便问他:“你做这个不挣钱而又特别劳神的活儿图个啥?”

“图啥?”冀彦其总会一边自我陶醉地雕刻着木片,一边笑着解释说,“我要让老祖宗留下的文物活起来,把里面的文化传承下去。”之后,经过3个月的努力,冀彦其终于把祖传圣旨原模原样地雕刻到了黄梨木上。

在采访现场,60岁的冀彦其向众人展示着自己“伤痕累累”的手,然后高兴地说:“这点付出不算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昆 吴彤/文 刘圆圆/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