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31 新时代走进渝东北 看产业绿色发展|在美景中植“数” 云阳打造渝东北区域级数据中心
湖面绿波荡漾,岸边景色怡人。最近,云阳县水口镇的数智森林小镇景云湖被网友们称为“云阳版西湖”,频频亮相“朋友圈”,成为大家争相前往的热门打卡地。
-
2022-08-31 全国1至7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公布,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央视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8月30日)公布今年1—7月份物流运行数据。总的来看,当前经济恢复和保通保畅政策效果明显,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
2022-08-31 七部门发文!数据中心待“降温”,上市公司发力冷板式液冷
财联社消息,日前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一步为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勾画蓝图。数据中心作为“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其PUE(电能利用效率)指标被列入关键量化发展指标。
-
2022-08-31 三组数据折射资本市场活力韧性 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中国证券报》31日刊发文章《三组数据折射资本市场活力韧性》。文章称,截至8月30日,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达4900家,较上年末增加203家,上市股票总市值为82.47万亿元。
-
2022-08-30 江苏无锡:跟踪残疾人康复数据 “物联网+”实现助残“智慧化”
当残疾人康复之家遇上“物联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长安街道)悦宁康复之家揭牌,开通“物联网+”健康服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更便捷、贴心的照护,实现助残“智慧化”发展。该项目也是2022年无锡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
2022-08-30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2022-08-30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分析与关键问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
2022-08-30 保护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
-
2022-08-29 全国早稻产量数据出炉 福建单产第一
国家统计局8月26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早稻产量数据显示,福建每公顷产量6326.9公斤,在全国10个生产早稻的省区中位列第一。
-
2022-08-29 邯郸人的爱宠大机密!
近年来,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宠物主喜欢调侃地自称“铲屎官”,虽然是调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宠物的重视和关切。
-
2022-08-29 从“挖掘机指数”感受经济动能——数据里的“中国活力”
通过一挖一铲汇集成大数据、描绘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进展的“挖掘机指数”,是观测投资实物工作量的最佳指标。不久前发布的“挖掘机指数”显示:7月全国工程机械单月平均开工率为65.4%,高于1至6月的60.37%;上半年,挖掘机总工作时长同比增长6.86%……不断上扬的指数,显示出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度持续回升、新建项目密集落地,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生动注脚。
-
2022-08-29 1.6亿户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亿户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6亿户。稳住市场主体,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
2022-08-28 盘点气象大数据:我国哪些地方雷景最频繁
近期,安徽南陵一广场突发雷击事件致2死2伤、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一对新人拍婚纱照时新郎遭雷击死亡……目前,我国仍处于雷暴高发期,雷暴会影响飞机起飞、引发火灾、击中行人并造成伤亡。中国天气网盘点气象大数据,揭秘我国哪些地方雷暴最频繁,何时最活跃。
-
2022-08-28 贵州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依托大数据发展优势,贵州加快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
2022-08-27 人民数据李可:打造云基地,让人民党建云成为区域发展“红色引擎”
8月23日-24日,人民党建云团队一行调研无锡。人民数据副总经理、人民党建云总编辑李可与无锡市网信办主任蔡文煜等进行座谈交流,就打造人民党建云创新实践基地及人民云、人民数保相关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与无锡市朗新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明平,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进行深入交流。
-
2022-08-27 文化大数据建设应秉持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理念
大数据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经济变革,还是一场国家治理的创新。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文化大数据同样是一次文化变革,是文化治理的一次创新。文化大数据建设要实现助力文化创新的目标,应该秉持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理念。
-
2022-08-26 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通过水利部主持的设计单元工程完工验收。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
-
2022-08-26 当刑事执行检察遇上大数据
无论是江苏检察机关推出的刑事执行检察法律监督模型载体——“执检小智”,还是天津检察机关深度应用的刑事执行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抑或是浙江检察机关建立的专项检察监督、侦查数据库……伴随着大数据法律监督的理念催化,检察业务监督模型的探索实践,今天,数据正在以更多可见的方式重塑着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新格局。
-
2022-08-26 公司对其数据产品享有权益吗?杭互十大案例多起聚焦数据确权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成立五周年之际,选择发布了十个与数据或算法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以期为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形成算法治理体系贡献司法智慧。
-
2022-08-26 “破题”成本和人力压力,佛山传统制造向“数字”要动能
刘辉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是在一次坐高铁的过程中被触发。以前,从湖南老家到广东乘坐绿皮火车要“哐哐哐”10多个小时,如今乘坐高铁只要3个小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传递,生产经营是’传递’。企业数字化转型后,信息流、数据流让生产效率变得更高效。”
-
2022-08-25 数据产权构建、平台竞争边界在哪?专家:揭开技术面纱是关键
数字经济正在挑战知产保护和竞争政策规则。如何跟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步伐,探索合理划分数据权益及边界,规范网络空间市场竞争秩序的路径,成为各方关切。
-
2022-08-25 就业数据“一减一增”如何看
就业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头等民生大事,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宏观数据中,就业数据的“一减一增”令人喜忧参半——
-
2022-08-25 7月旅游大数据监测报告发布 江苏文旅消费保持全国第一
记者近日从省文旅厅获悉,综合电信运营商数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银联消费数据和景区闸机数据等数据源,经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测算,7月全省旅游大数据监测报告出炉。7月,江苏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4689.4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达2021年同期的58.60%,环比6月上涨7.21%。
-
2022-08-25 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4亿户
人民日报记者日前从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获悉: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亿户。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移动物联网正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
2022-08-24 共同构成算力产业发展壮大的厚实根基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无处不在的算力,正在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
2022-08-24 让大数据赋能政府管理服务
近年来,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活动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政府治理方式不断创新,有力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
-
2022-08-24 53亿条数据!智慧环保如何让污染无处遁形?
“别看这个设备小,它的功能却十分强大。它可以自动监测实时水质,如果水质异常或者设备异常,它还会及时发出警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礼嘉智慧公园白云湖水库站,两江新区分局综合管理科(大数据管理)的杜军与同事正在检查该站点设备运行情况。
-
2022-08-24 大数据赋能 筑牢危险品进出口安全线
近日,上海某公司进口一批“丙烯酸胶黏剂”货物时疑似存在瞒报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上海海关风控分局通过风险分析发现,该批货物在海事部门申报中为“易燃液体”,但并未按照危化品要求在海关申报。
-
2022-08-23 从大数据看服务业恢复向好势头
《经济参考报》8月23日刊发文章《从大数据看服务业恢复向好势头》。文章称,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保持在扩张区间;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录得55.5,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35.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携程平台上的旅游订单总量环比6月提升50%;全国餐饮收入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近日出炉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服务业供给和需求回暖,呈现恢复向好势头。
-
2022-08-23 从造船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2%、50.8%和47.8%,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