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扫描之三——太行新韵

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扫描之三——太行新韵
2021-09-22 14:42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静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院里,有一棵丁香和一棵紫荆,是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三位首长亲手栽种的。每到春天,两棵树开得花团锦簇,热烈非常。后人有诗称赞:“无边炮火硝烟里,太行春色早安排。”

好一个“太行春色早安排”!

文化的长度

太行红河谷以全域旅游为统揽,借助清漳河及两岸生态景观,挖掘沿线村庄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多业态发展,带动红河谷20个乡镇、137个村、10万人就业增收。

红河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核心地带更是得天独厚,囊括5A级景区一家(娲皇宫景区)和4A级景区三家(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景区、太行五指山景区、韩王山景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娲皇宫附近,已形成一个多元要素聚合的“风景圈”,让游客来得了,还能留得下。旅游业正在悄然升级。

娲皇宫耸立在涉县县城西北十多公里处的中皇山上。它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淮南子》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表达了古代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敢于抗争、勇于奉献的精神。娲皇宫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娲皇宫的“女娲祭典”活动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娲虽为神话人物,但她创造人类、又为人类献身的精神永远受到敬仰,也被后人代代传承。

娲皇宫往东,清漳河畔的韩王山下,一幅巨幅彩色稻田画成了吸睛热点。这块占地上千亩的稻田,以彩色水稻为“颜料”,绘制出一幅“女娲补天”图画。画中女娲衣带当风、裙裾飘扬,大有飞升之势。稻田与周围的村庄、山、水、林、田相映衬,构成一幅以文化为魂、以大地为卷的山水画,为韩王山景区再次“加分”。

与娲皇宫隔河相望,是风景秀丽的太行五指山。山上植被遮天蔽日,挂壁栈道巧夺天工。这里冬天可以滑雪、夏天能够漂流,是个休闲好去处。为了“留住”游客,景区提升相关设施,建设三星级酒店,设置微型书屋,升级卫生间,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依托周边资源,娲皇宫国际露营地应运而生。露营地包含户外房车露营地、帐篷酒店、树屋、船屋等等,同时容纳千人住宿。这里的房车露营,每个营位都配有智能水电桩和野餐桌、烧烤架,可满足露营者的生活需要;还有星空帐篷,顶部配备电动天窗,夜晚打开天窗,可看繁星点点,尽享静谧。资料显示,野外宿营在全国范围内已成旅游新时尚,也必将成为太行红河谷的旅游新亮点。

此外,附近还有鲟鱼观赏园、冰葡萄园、常乐小镇等景点,让游人可看、可玩、可吃、可住,实现对自然的短暂回归。

这个“风景圈”当然少不了红色文化。赤岸村推出“弘扬‘老区精神’主题学习参观路线”,开设“当一次八路军、做一回老区人”等体验活动,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今年以来,到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有106万余人,辐射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山东等10多个省市。

梯田的馈赠

秋风起,秋意浓,王金庄梯田由深绿转为金黄,一层层叠升着、延伸着,展示出强健和力量。村民挥舞着镰刀,收割金灿灿的谷子;剥下玉米的外衣,露出黄澄澄的颗粒;一头头毛驴,把装满高粱和大豆的箩筐驮下山……

王金庄一带石厚土薄,不适合耕种,“举头尽见山峰峙,着足曾无尺土平”。为了石中夺粮,人们凿石垒堰,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太行梯田,仅王金庄一带就有8万多块。青石板上种庄稼,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任王金庄村支书的王全有带领村民垒造梯田,造出4000多块高标准梯田。王全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以王金庄梯田为核心的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

太行梯田以磅礴之美震撼人心。当地保护性开发梯田,推出集林果、药材、采摘、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新模式;发展梯田生态游、毛驴体验游等休闲旅游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王金庄的王虎林“身兼数职”,不仅开办“农家乐”、快递代收点,还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一年能卖出小米20万斤。

曾经偏僻的王金庄紧密地联通了外界。村北的王金庄隧道历时一年改建,于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邻村拐里村附近,有太行山高速去往石家庄方向入口,进一步方便了农产品走出大山。

王金庄这张名片已不指一个村,而代表了一个片区。长达几十里的山沟,串起一个个美丽乡村,展开了一幅流动画卷——

拐里村的花椒,是出了名的“香”。涉县以“三珍”最为有名,花椒、核桃、柿子都是农民增收的“当家花旦”,而花椒的集散地就在拐里。拐里花椒交易市场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集加工、仓储、物流运输、销售一体的花椒交易中心,不仅将当地花椒销往全国各地,还引入重庆、四川、山东等省的优质花椒进行交易。拐里村及周边村花椒种植户达3000余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刘家村借力梯田发展旅游,实施夜景亮化,扩充梯级水面,安装游乐设施,推出毛驴体验游、花椒采摘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该村还成立“民宿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把自家房屋打造成民宿小院,供游客体验沉浸式田园生活。

大洼村是个古老的石头村。当地对建筑进行维修和亮化,点亮了大洼的“夜生活”。游人来在这里,走上三百余年的石拱桥,踏过历经风霜的石板街,轻敲充满情调的老门框,就好像在与漫漫时光对话。许多村民开起店铺,吃上了“旅游饭”。

漳水之润

近水楼台先得月,漳水之畔早富民。太行红河谷核心地带,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农旅走廊”。

茨村素有“佰泉渔村”的美誉。村里几十座鱼池星罗棋布,漳河水营造的湖面波光粼粼,小桥、游廊精巧地穿插其间,废弃轮胎被做出各种造型,点缀在围栏上。游客三五成群,在村中嬉戏玩耍。

这个村子有着多年的养鱼历史。村里有一处泉眼,水源充足,特别适合养殖鲟鱼、金鳟等冷水鱼,至今已发展为养殖水面200余亩的冷泉水养殖园区,年产值4500余万元。近年来,该村以清漳河湿地公园为基,以鱼为媒,发展旅游业,建设湿地观光走廊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垂钓、休闲、观光、餐饮、食宿一条龙服务。如今,该村鱼的销量、“农家乐”的收入大幅增加。

“村前蔬菜园、村后花果山、坝内吨良田、沼泽变乐园”,这是石岗村的写照。但在历史上,石岗是个贫困村,一场洪水就可能把人们苦心经营多年的良田冲垮。“铁支书”江铁旦上任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修滩垫地、种植大棚蔬菜、修建水上公园和游泳池,把石岗村建成了现代化新农村。

连泉村是农旅融合的典范。该村借势青山、用活泉水,扩大荷花种植、小龙虾养殖等产业规模,建设百亩莲海、连泉水街、虾稻共生产业园、水莲乡居等多种项目,形成山水连泉、稻荷飘香的田园好风光。

连泉村引漳河水,通过层层渗透流入玉池公园,建成湖泊景观水系。景观水系中放养小龙虾,与荷花、鱼苗组成生态圈,不用投放任何饲料,养出高品质的小龙虾。该村还探索“虾稻共生”模式,利用稻田沟渠水域养殖小龙虾,一亩水田的综合亩产值远高于单纯种稻的亩产值。

后峧村是浊漳河边一个村庄,处于“鸡鸣闻三省”之地。村前3公里处有浊漳河“天桥断”瀑布,湍流飞舞,气势磅礴。该村利用有泉水、有山场的优势,整治环境、改建民宿、建设塘坝、亮化夜景,吸引三省游客慕名而来。游客穿梭,带动了谷子、花椒、柿子等农产品的销售。

漳水长流,把一个个山村滋得又富又美,润得蒸蒸日上。

一条风景道带你看风景

近日,太行山旅游风景道“C位”出镜——这条风景道的确是“C”形。

我市已连续举办五届市级旅发大会,涉县、武安、磁县、峰峰矿区都修建了方便游客观光的旅游公路。在此基础上,我市以第六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打通关键环节,接通4个县(区)的旅游大道,形成总长235公里的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共串起15个乡镇、68个旅游景区、35个特色村落,贯穿整个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至此,我市开启了“以景引路,以路为景”的全新旅游模式,引领自驾体验游迭代升级。

为使风景道畅通无阻,磁县新修天宝路和2个隧道,打通了磁县和涉县之间的卡口;武安新建朝阳沟隧道,接通了武安和涉县的环节。太行山旅游风景大道沿线设有18个公路服务驿站,可提供餐饮、购物、如厕等多功能服务。

一条风景道,串起太行红河谷区域大多数景区景点:从南部起止点磁县旅游客服中心出发,向西驶过漳河河谷大道,过水墨园,观跃峰渠,穿漳河小三峡,远眺天宝寨炉峰山,向北进入涉县;行驶在红河谷核心地带,左侧是太行五指山,右侧是壮观的红石崖地貌韩王山,眼前是“女娲补天”的稻田画,青山绿水撞个满怀;驶过赤岸村、娲皇宫折向东北,可达碧水青山的青塔湖和太行红叶大峡谷;出涉县进武安,诗情画意的朝阳沟、巍峨的东太行、秀美的京娘湖又接踵而至……风景道北部起止点为太行山高速入口,为外地游客提供了最大方便。

穿崇山峻岭,近白云清风,伴流水潺潺,听鸟语虫鸣……让这条风景道带您看最美的风景!

邯报融媒体记者 王玲玲 通讯员 郝乃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