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个民生大礼包,开启幸福生活

这一个个民生大礼包,开启幸福生活
2021-08-24 10:56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王梦洁

这一个个民生大礼包,开启幸福生活

邯报融媒体助你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全市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局面。记者梳理了报告中涉及乡村振兴、生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内容,解读这一个个民生大礼包,是如何增强百姓幸福感的。

8月23日上午9时,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北工程大学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樊成华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里,全市在经济、政治、生态文明、民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并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圆满收官。

四年来,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高质量发展基础更趋稳固。我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过剩产能“坚决去”,为全市的高质量发展腾出了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全市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2976.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63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4.5亿元增长到287.8亿元,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四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发展短板加快补齐。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高标准实现,我市的6个贫困县(区)、5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产业、就业、科技等帮扶,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优良天数由189天增加到221天。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强力实施,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全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扎实推进,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年来,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强劲。我市构建起东部东湖新城、南部滏阳新城、西部生态新城、北部产业新城“四城联动、三生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全市建成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实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太行山高速邯郸段、火车站新站房、机场三期等顺利投运。

四年来,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市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市县乡机构改革、县乡综合执法改革圆满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00个高频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从198家增加到662家,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7个。

四年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12元提高到26919元,年均增长8.6%。城镇新增就业53.5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25%和40%。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市级统筹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健康小屋”经验做法全国推广,214家乡镇卫生院与5374个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全市有力有效开展了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工作。

肥乡代表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邯报融媒体记者胡晓华摄
8月23日,农工、九三、农业界别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邯报融媒体记者 郝群英摄

今年工作回顾

报告指出,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疫情,我市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在经济运行、城乡融合、民生福祉等六个方面取得新成绩,有力诠释了新时代邯郸精神、邯郸力量、邯郸担当。

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我市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全市新开工项目869个,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9.3%和91.8%。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33场,签约项目313个,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邯郸。

今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全市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160项,完成投资106.5亿元。峰峰矿区华信和武安市普阳、太行一期等钢铁退城升级项目全面投产,新峰循环经济产业园部分竣工。1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3%。

今年,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1至7月份,全市优良天数131天,同比增加6天。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1+3”绿化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78.4万亩,建成雄安郊野公园邯郸园。

今年,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速。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东湖新城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市融媒中心、客运中心二期等项目基本竣工。全市完成533条背街小巷改造,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3万套,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和465个老旧小区,主城区旱厕全部“清零”,改造农村厕所14.8万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03个。

今年,改革开放活力增强。全市133项重点改革承接事项和48项市级改革事项有序推进;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69家、省级创新平台23家,争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

今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主城区新增免费停车泊位30008个;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常用药品降价69.4%,城镇职工慢性病医保待遇扩面提质,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35张;启动部分搬迁校址调整,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在建63个、竣工45个,47所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幼儿园,2907所小学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展望今后五年

报告指出,我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衔接市“十四五”规划,我市以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等六个中心为载体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为全市人民谋幸福。到2025年,全市要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充分,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

一、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

今后五年,全市将在加快建设智造邯郸、建强做优平台载体、着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推进全面振兴等方面发力,以实现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

为了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智造邯郸,全市将大力发展“532”市域主导产业,到2025年,建成3000亿级精品钢材生产基地、2000亿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三个1000亿级产业基地,发展700亿级生物健康产业,培育1000亿级电子信息和网络等未来产业,全面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数字邯郸建设。

为了提升园区能级,建强做优平台载体,全市将支持具备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安工业园区、成安经济开发区、馆陶经济开发区等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集聚优质要素的一流平台。

为了提升城市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全市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力争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46%以上。

为了提升乡村能级,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实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工程,建成省级特色小镇30个以上。到2025年,全市20%以上的村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

为了提升服务能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推广“容缺预受理+并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多验合一”,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更多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一趟清”。

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今后五年,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全市将通过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区域协同、创新生态营造这四个方面,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施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增创发展新优势。

为了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全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0家,集中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

为了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全市支持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曲周、鸡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为了强化创新区域协同,全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驻邯央企和省属企业,深化产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创新合作。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争取更多的分院分所落户邯郸。

为了强化创新生态营造,全市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让邯郸真正成为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

三、加快建设交通枢纽中心

今后五年,围绕加快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全市以增强铁路枢纽功能、构建便捷公路网络、提升机场区域辐射能力为抓手,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构建“交通圈”中拓展“都市圈”、激活“经济圈”。

为了增强铁路枢纽功能,全市力争开工建设聊邯长高铁、石邢邯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谋划推进邯黄铁路复线、衡潢铁路、沙午线提升改造等项目,进一步畅通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出海方向三大综合运输通道,构建“木字型”铁路交通体系。

为了构建便捷公路网络,全市加快推进京武高速邯郸段、邯馆高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谋划推进邯邱高速等项目,构建“五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实现各县(市、区)城区一刻钟上高速。

为了提升机场区域辐射能力,全市扩大邯郸机场航线覆盖范围,争取国内通航城市达到30个以上,大力发展空铁联运,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力争旅客年吞吐量达到200万人次,货运年吞吐量达到2000吨以上。

四、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中心

今后五年,围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中心,全市挖掘深厚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厚植生态底色,在传承创新中塑造文化邯郸特质,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为了挖掘深厚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全市将创建赵王城、邺城、大名府故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响堂山等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利用,谋划建设国家级城市考古和保护基地。

为了推进文旅融合,荟聚八方人脉,全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重点实施52个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建成国家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区、太行山绿色产业示范区;培育文旅产业集群,积极承办中国成语大会,持续办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为了厚植生态底色,打造城市绿脉,全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邯郸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稳定实现空气质量“退后十”,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生态建设成为邯郸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五、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

今后五年,围绕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全市依托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夯实国内循环基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为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我市以邯郸国际“双港”现代物流枢纽为核心,以复兴智慧物流园区、永年冀南快递产业园区、肥乡综合物流园区为支撑,构建“一核三区”现代物流产业格局。

为了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我市进一步促进汽车、家居、油品等大宗消费,扩大旅游、康养等服务消费,发挥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美乐城“92街区”示范效应,建设特色商业示范街和夜经济商圈。

为了拓展提升外循环,我市加大对县域特色产业外贸基地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武安、永年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展,积极培育出口型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扩大技术、文化、数字等特色服务产品出口,提升邯郸外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六、加快建设教育医疗中心

今后五年,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医疗中心,全市下大力锻造教育、医疗等服务“长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推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及普惠,学前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适龄残障儿童教育安置率达到100%;推动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新建改建中小学224所,新增学位19.55万个,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着力解决上学难、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化,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40所,打造一批区域领先的名校。

为了实施健康邯郸行动,全市加快构建功能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综合救治等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康复医疗中心;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全市将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租赁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外,报告提到,为努力开创邯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我市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