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谈变迁 幸福满桑榆

深情谈变迁 幸福满桑榆
2021-04-28 10:45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冯亚丽

近日,记者走进武安市白沙村,听86岁的老党员张涛讲述白沙村幸福变迁的故事。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仍然挺拔硬朗,唠起家常来口齿清晰,脸上一直挂着慈祥可亲的笑容。

张涛1958年入党,至今已有63年的党龄。到现在,他还清晰记得入党时的情景。当时他在矿上负责工会工作。凭借对工作的热忱以及一股子踏实肯干、不怕吃苦的韧劲,张涛在单位的各项表现都十分出色,并积极申请入党。

“我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村里主要还是靠种田为生,靠天吃饭。村民想吃水,还得大老远去井里担水;做饭烧柴火,能吃上玉米面就已经是好生活了。”回忆起那些挨饿受穷的日子,张涛感慨万千:“咱们能有现在的好生活,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侯书记。”

1982年,年仅28岁的白沙村侯二河走马上任,挑起了让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重担。“在侯书记的带领下,村上陆续建造了一些企业工厂,集体经济逐渐有了发展资金,摆脱了‘一穷二白’的窘境,村里也出现了万元户。”张涛回忆道,“石料场最开始是个人承包的,九十年代就收归集体经济,整合建设了一家大规模、自动化的水泥厂。原来那些小厂子的厂长们留下来,还继续负责管理工作。”

“你看,现在咱白沙村厂子有多少,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张涛的儿子原来在陶一矿上班,退休后找到了在白沙村商务宾馆值班的工作,现在每月有千把块的进项。孙子、孙媳也都在村集体经济上班。“现在剧组正在村里取景拍电影,俺孙媳妇就跟着导演组配合工作。”张涛笑着说,“我家里好几个老物件儿,都被拿去当道具啦!”

1992年,张涛退休回到家。因老伴卧病在床,张涛在家伺候老伴生活起居。当被问到经济来源时,张涛颇为自豪地说:“我不但自己有退休金,而且还能额外得到村里每月100元的养老补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刚实行的时候,村里老人们得到消息,都欢聚到村委会,敲锣打鼓表示感谢。”

除养老外,村里其他普惠制福利待遇也不断完善。“白沙村的福利待遇加起来差不多有20项。其中最得民心的是,村里免费向村民提供生活用品。每季度一人一袋面,每天打卡领取肉、蔬菜等,逢年过节一人一袋大米,像我们家6口6袋大米,一下子就够一年吃了。”张涛补充道,“住房方面村里的补贴力度也很大,当时由平房向楼房搬迁时,在原有住房折价的基础上,一个孩子再补贴6万元,两个孩子补贴9万元,大家以特别低的价格搬进了新房,水、电、暖、气都有,非常方便。”

如今,张涛一家已经是四世同堂。儿孙簇拥下,老人享受着令人艳羡的天伦之乐。闲暇时间,张涛经常和村里的老伙计们到附近的公园里聚聚会、唠唠嗑,偶尔打个扑克。“咱白沙不光是居住环境好,人际关系好,福利待遇好,而且领导班子团结有闯劲儿。生活在这儿,我每天心情特别好。”张涛笑得合不拢嘴。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艺璇 通讯员 张艺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