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20个市直部门,围绕“四个聚焦”(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统计造假)确定的20个整治项目,制定100项整治措施,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市纪委监委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日常联络、定期汇报、挂账督办等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专题召开常委会议深入学习,2次召集成员单位听取汇报调度工作,牢牢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行业系统主管单位的指导职责,要求“一把手”切实担起专项整治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结合联县监督,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坚持开门抓整治,依托“扫码监督”及各单位现有举报平台,集中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及时受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各相关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
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市扶贫办取消与“两不愁三保障”无关的考核评估指标。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建立县乡村和贫困群众四级联签资金拨付机制,确保脱贫资金规范管理使用。市教育局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建立辍学保学、联控联保、考核问责等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00%;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已顺利完成省确定的目标任务。市卫健委采取邻村代管、乡镇卫生院派驻和每日巡诊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群众没地方看病问题。市建设局提前9个月完成省定危房改造任务;市水利局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2.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5.4万人。
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中小学违规招生专项整治,查处问题,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或组织处理。市人社局制定“1+N”公共就业服务计划,全市新增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2万人。市医保局创建医药品集中招采降价“邯郸模式”,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年度预计节控资金5.6亿元。市生态环境局整治群众身边污染问题1045个,开展环保领域“一刀切”整治,审核确定“正面清单”企业93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打击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端掉无证生产经营窝点14个。市公安局侦办食药农资类刑事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
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市民政局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整治,低保对象较6月底新增50640人,农村低保保障率达3.33%。市房管局查处违法违规中介机构79家,有力整治房产中介市场乱象。市交通局实行市对县包保责任制,全市1.6万公里农村公路全部明确养护人员。市行政审批局取消审批事项37项,着力压减审批环节、审批材料以及审批总时限,有效解决群众办事等待时间长、窗口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
聚焦统计造假问题。市统计局对16个县(市、区)、138家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11月底前完成全覆盖。
推荐阅读
-
2021-03-09
-
2021-03-09
-
2021-03-08
-
2021-03-08
-
2021-03-08
-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