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农行: 以开创进取之姿破解难题

邯郸农行: 以开创进取之姿破解难题
2019-11-05 10:31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几年前,邯郸农行曾经出现断崖式下滑,一度成为差、乱的代名词;然而,仅仅经过两年时间,该行面貌焕然一新: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64亿元,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由曾经的末位提升至首位;各项存款572亿元,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不良贷款不良率降至1.21%;一大批优秀人才走上重要岗位,科级干部中36岁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员工收入大幅提升,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邯郸农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内涵,以开创进取的姿态走出低谷、迎来飞跃,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越来越强。

抓住根本创佳绩

2017年“跃跃欲试”,2018年“稳居全省第二梯队”,2019年“正在崛起”——这是农行河北省分行主要负责人对邯郸分行作出的评价,可谓“破土凌云节节高”。

邯郸农行是怎样实现“三级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邯郸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军朝说:“邯郸农行作为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就是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就是要让全体员工共享发展红利。这是邯郸农行党委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也是邯郸农行党委的初心和使命。”

陈军朝2017年3月上任伊始,就给自己订下“规矩”:不做“太平官”“安稳官”,要负起党和组织交给的责任。

前几年,邯郸农行曾出现过尴尬局面:在农行系统内,贡献度低,与邯郸市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在全市金融机构中,存在感差,一度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面对困难局面,该行掀起改革创新浪潮。

为加快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解决好经营管理的不足和短板,该行确定“135”工程发展战略,作为治行之策、兴行之本。“1”是盯住一个目标:考核位次要和邯郸在全省的经济位次相符合,员工收入要达到全省农行中等水平;“3”是提升“营销、服务和风险防控”三大能力;“5”是夯实“理念、客户、渠道、队伍、管理”五大基础。系统的战略部署、可行的具体措施和强大的执行力共同为该行打开崭新局面。

一系列可喜的变化接踵而来:建立起市行、城区、县域行员工流动机制,打造能营销、善营销的客户经理队伍;个贷发展突飞猛进,开发出大量优质客户;科学布控网点,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的神经末稍;作风实现转变,以前需用时一周的个人住房贷款,最快时一天就能办完……

2018年末,该行在全市银行机构综合考评中获评优等;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农行综合绩效考核中进入先进行列,创历年最好成绩。

队伍建设重活力

在多项改革中,最关键的一招是队伍建设。

进行队伍建设,干部队伍首当其冲。两年多来,该行公开遴选了46名科级干部,36岁以下占到50%以上,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走上重要岗位,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陈军朝说,2017年第一次调整干部,是一次“大手术”,连省行领导都替他捏着一把汗。但他心中有数:“选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没什么可怕的。”如今,整个干部队伍心气正、风气正,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抓好中层干部建设同时,也要把全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

以前,员工都愿意到机关工作,因为压力小,工资高。陈军朝打破了这潭静水。

首先,清退在机关的借调人员,愿意再来的,参加统一考试。全行制定统一标准,举行公开演讲,选拔出一批真正优秀的员工,充实到合适岗位上,全面提升办事能力。

接着,该行又投出一枚“炸弹”。以前,机关和支行福利待遇不一样。现在只要是农行员工,无论在机关还是支行,无论在市区还是县里,福利待遇全部统一。这下子,大批基层员工拍手叫好,大大激发出工作热情。

此外,该行持续加强作风建设,2017年开展“转提引”,2018年开展“三新”教育,2019年开展“放管服”等活动,引领全行干部员工服务意识和能力整体提升。

担当创新解难题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是银行的两大任务。邯郸农行面对困难不低头,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该行把降低不良贷款作为重振各项工作撬动点,在最短时间内甩掉历史包袱,实现轻装前进。截至今年9月底,不良率降到1.21%,被评为“总行清收工作先进集体”。

办法总比问题多,创新思路是解决困难的“金钥匙”。

面对不良贷款高位运行的局面,该行多措并举,因企施策。对每个不良企业,该行制定多套方案,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处置,坚持清收、重组、批转、核销“四轮驱动”,哪种处置方式见效最快,哪种方式最能实现银企共赢,就优先采用哪种方式。对有一定现金流、经营前景较好的企业,采取重组盘活处置方式进行不良化解。2017年以来,实现重组盘活11户,金额11.8亿元。同时根据客户行业、经营情况等因素,采用“组合+”模式处置,拓宽不良处置渠道,增强处置效果。

对短暂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该行没有一味退出、抽贷、清收,而是想办法和企业共渡难关。只要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函认可的企业,就采取再融资、借新还旧等方式帮助企业。两年多来,累计帮助72家困难企业再贷款60多亿元。在处置广平某企业2.43亿元不良贷款时,该行创新思路,成功以“债转股”方式进行处置,完成全国农行首笔不良“债转股”业务,创大额不良处置速度最快纪录,探索出一条不良贷款处置的新途径。

投放贷款,服务经济发展,是银行必须担起的职责使命。该行创造条件,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17年,新增贷款18.7亿元;2018年,新增24.5亿元;今年以来新增突破60亿元,新增贷款持续保持同业前列。

由于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因此银行对民营企业有“恐贷”现象。但是农行人懂得,“支持民营企业是中央的要求,不是想做不想做的事,而是必须做、并且要做好的事情”。该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求,争做服务民营经济的“排头兵”。他们优中选优、审慎评估、积极介入,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目前,共支持民营企业593户、贷款余额51亿元。

为服务好小微企业,他们创新思路、模式、产品,打造服务小微的“线上农行”。如推出的“税e贷”产品,根据企业每年税收水平,测算企业授信额度,给予贷款支持,减轻了企业负担。他们引入政府增信模式,创新小微融资新模式,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到9月底,该行服务小微企业客户2451户,金额22亿元;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小微企业平均年化贷款利率降到4.66%,处于较低水平。

同时,该行积极加大重点项目信贷投放,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等产业,通过对新兴重点项目的支持助推全市产业加速调整;积极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关注支持政府配套资金项目,重点支持水利建设、路网改造、医院、污水处理等项目,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邯报融媒体记者 王玲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