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林二社区红色物业管理中心,物业与居民代表协商议事。 本报记者孟令卫摄
“四点钟课堂”“健康小屋”“初心楼”,一个个小阵地凝聚大人气,一个个活动载体,让党的旗帜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008年1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邯山区渚河路街道农林二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召开了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11年来,农林二社区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了党群共建共治,还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开启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
牢记嘱托永葆为民本色
11年来,农林二社区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殷切嘱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忘初心,凝聚人心,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社区结出累累硕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群众、安居乐业的要求,努力拓展社区服务,帮助群众排扰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1年来,农林二社区坚持服务群众理念,将楼栋党支部数量由5个发展为13个,参与党员由30多名增加到500多名,以“地缘、趣缘、业缘”为纽带,创建先锋、和谐、夕阳、环保、文明等特色楼栋党支部。谁家下水道堵了,一个电话,党员来了;哪里有邻里纠纷,一条微信,党员来了。天水小区4号楼李某家安装护网,楼上芦某说安护网影响他家安全,闹得厉害。楼栋书记王金河耐心调解,顺利做通两家工作。
“四点钟课堂”,农林二社区坚持开展了11年,辅导员从原来的大学生志愿者扩充到离退休教师、片区民警等。“爱心互助社”由原来的单向救助发展为社区干部、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志愿者联盟。
当前,农林二社区按照区委全面深化“不忘初心,凝聚人心”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民呼回应中心”新机制,建立“初心课堂”,将习近平同志在农林二社区调研日——13日确定为“13号之声主题党日”,进一步加强党建活动载体。社区党员群众都说,他们社区是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
改善环境让小区更宜居
农林二社区地处老城区,18个老旧小区需大规模整治。
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社区书记李保花带领下,社区干部动员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坚持依靠群众力量改善小区环境。
近年来,李保花带领社区干部职工先后发动居民3600人次,累计拆除楼院违建492处、5463平方米,粉刷楼道内外墙1.4万余平方米,拔除地锁1900多个,清理葡萄、瓜架等藤架、菜地48处,清理各类垃圾、小广告不计其数。
眼看老旧小区一天一变样,停车不再拥堵、雨天路不积水,社区居民越发感觉到生活环境改善带来的莫大好处,也由不理解、不支持变成参与者、行动者。
在李保花的带领和社区干部职工与小区居民齐心协力下,社区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农林二社区辖区天水小区在农林二社区的帮助下,平整了路面,重新修建了广场、大门,清洗了楼体。如今,当你走进天水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道路,整洁的花坛,成行的树木。三五成群的居民有的在树阴下聊天,有的在石桌上下棋,有的在广场跳舞,一派和谐景象。
当好居民知心人
李保花心里时刻装着那些特殊群体,把他们当作亲人。无论平时工作多忙,她都要抽时间看望低保户、孤寡老人、空巢老人。
辖区空巢老人张某身体多病,儿子常年在外工作,老伴去世后,她曾一度处于悲痛中不能自拔,李保花经常去她家和她聊天。一次,张某在院里散步,突然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十分危险。李保花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垫付了医疗费,并一直照顾老人到第二天早晨。
农林二社区辖区面积大,人口多,邻里间的琐事也多。每次接待群众,李保花都耐心地听,诚心诚意地安慰、劝说,成为群众的知心大姐。滏阳街7号院居民马某爱人2010年中风后,每年仅治疗费用就要两万元,生活压力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保花帮马某联系医院学针灸,并为她在周边小区协调了保洁工作。
李保花积极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在社区定期举办集趣味运动会、才艺展示、书画展、文艺演出于一体的邻里节活动,增进居民交流;组织社区开展“帮办中心”送温暖、送思路、送技术、献爱心活动,并把“学雷锋树新风”“为改善社会风气做贡献”活动引向社会,以“爱心进社区”为载体,与水电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取得联系,为辖区空巢、病残、孤寡等老人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爱心帮扶,做需要帮助老人们的“临时好儿女”。
采访时,社区居民说,在农林二社区,党的旗帜高高飘扬。李保花和广大社区干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以初心立本心,用使命干实业,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邯报融媒体记者 孟令卫
推荐阅读
-
2019-10-10
-
2019-10-10
-
2019-10-09
-
2019-10-08
-
2019-10-08
-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