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态叫邯郸武安!

有一种生态叫邯郸武安!
2019-09-16 11:53 新武安 编辑:韩璞

山峦叠翠,河水蜿蜒

花草葳蕤,飞鸟掠影

绿树成荫,村庄秀美

武安生态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9月16日,第四届邯郸市旅发大会将在我市东太行景区拉开帷幕。今年大会的主题是:“美丽邯郸 生态武安”。围绕这一主题,一年多来,武安以承办第四届邯郸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全域旅游,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优美生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档次,促进了生态游、乡村游、文化游的深度融合。

走进武安,你会被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所震憾,会被赏心悦目的好山好水所陶醉,会被新奇丰富的旅游体验所吸引。

特别是武安的生态建设,会让你对这个以“钢城”闻名四方的城市另眼相待。

赏花、戏水、观绿、听松,曾经周边群众眼里的荒山、渣山、垃圾山,换上了“五彩斑斓”的新装,林如海、水成景、山披绿、路成廊,形成了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公园。

据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九龙山除西部康城煤矿、东部陶二煤矿外,仅登记在册的小煤矿就有9家。山体周边,洗煤厂、矸石山以及其他与煤炭沾边的小企业鳞次栉比。丰富的矿产资源,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破坏。凌乱散落的厂房、漫山遍野的矿坑、随地可见的渣石,到处呈现出一派山河破碎的景象。

九龙山地处武安东部,地理位置特殊,是武安城区东扩的主战场,对接邯郸的主阵地,将其高标准打造成“邯郸西部生态屏障,武安东部生态新区”成为这次承办第四届邯郸市旅发大会的一项重点工程,也表明了武安市委、市政府整治矿山、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去除这片丑陋的“疤痕”,还百姓青山绿水,九龙山开始了“大整容”。投资5.5亿元,秉持“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抚育”的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关停“散乱污”企业、拆除违章建筑、整治渣山、填充废弃井筒,清除了所有影响九龙山生态的外在因素,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基础绿化、景观绿化、水系打造,让这座“病入膏肓”的大山重新散发出了活力。

在矸石山综合治理方面,采取分散摊削、注水降温、泥浆封壳和黄土分层碾压的办法,永久性消除其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整治后,采取乔灌组合种植油松、火炬、紫穗槐等,完成了由黑色渣山向绿色景观的转变。

此外,根据九龙山场地现状,结合山体冲沟、矿业开采前后形成的水系基础,以及工业退出后的生态有利条件,从地质、水利、生态、环境工程、风景园林等多专业角度进行预判,以城乡总体规划为统领,修复并构建了九龙山水系生态系统,形成水脉相连的滨水景观。

曾经矿井林立、环境恶劣的废旧矿山蜕变成了山青水秀、人人向往的生态之山。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更秀。

洺湖,位于武安城区南部的大洺远水库,由上游矿井疏干水和雨水汇聚而来,水域宽阔。因其湿地面积大,芦苇丰盛,生长着众多水游生物,每年吸引着各种鸟儿来此繁殖栖息。这一湾碧水,不仅满足了城市周边企业用水所需,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憩息心灵的摇篮。

作为武安城区最大水体,对改善武安城区生态环境,丰富城市自然景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拉开城市框架,又保护这一方净土,洺湖新区应运而生。

秉着打造但不打扰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标准理念引领,重点对标雄安新区的发展,坚持生态优先,通过植物造景、功能植入和设施升级三大策略,将洺湖打造成集生态恢复、市民休闲、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湖公园。

根据总体设计思路,目前洺湖公园形成了“一带、五片、多点”的景观结构。“一带”即打造风景之路、健康之路、文化之路、智慧之路,使环湖路成为一条高品质的景观复合绿带;“五片”包括水上森林、浪漫花海、湖畔湿地、锦绣花台、都市舞台五大景观片区,形成洺湖“大景观”风貌特色;“多点”包括环湖绿道、沉水廊道、森林秘境、彩虹桥、观鸟木屋等;借鉴杭州西湖的规划设计理念,引水入城,将4000多亩洺湖水面扩建为万亩生态湿地公园。

洺湖公园的打造,实现了在原有单纯公园功能基础上,融合旅游体验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未来不仅成为我市重要的生态绿核,也将成为普通市民绝佳的休闲目的地,真正实现洺湖发展的蝶变,它的生态湿地功能和丰富的资源,将为武安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水,那草,那鸟,那树……依旧如故。未来,“水在城中流,楼在园中立,城在林中坐,人在景中行”将是洺湖新的面容。

一泓清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南、北洺河是武安的两条主要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发源于管陶乡摩天岭和活水乡秋树坪村,蜿蜒东行,在工业园区永和村汇合成洺河。可以说,这两条河不仅是我市重要的防洪河道,也是滋养这片土地的“母亲河”,此次借助旅发大会的契机,南北洺河生态治理也初见成效。

沿着依河而建的生态走廊,徜徉其中,满眼尽是美丽景色,满口都是清新空气。这就是刚刚建成的南洺河生态走廊。40多公里的车行道、步游道,5万多亩的流域面积,4000多亩的景观绿化,随处可见的飞鸟游鸭,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你,真切感受到武安的生态之美。

南洺河生态走廊全长13.3公里,是我市集防洪、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民心工程和生态工程,沿路种植了银杏、棕榈、法桐、雪松、迎客松、白皮松、垂柳、白杨等树种,种植了孔雀草、鳶尾、麦冬、八宝景天、长春花、四季海棠等花草,成为东部新城亮丽的风景线,为全民健身创建了一个绿色生态的运动场所。

南洺河生态走廊建设历时两年,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绿化景观,建设成了生态农业观光区、湿地水源涵养区和城市运动休闲区。其中,生态农业观光区(玉带河汇入口—南北洺河汇合口),将河道治理与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利用河道两岸大块的平坦农田来发展生态农业。这里有秋水跌瀑景观,目前已修建了多达七级的人工梯级跌水景观以及田野清韵等景观。

湿地水源涵养区(邯武快速路—玉带河汇入口),这一段河道水量较为充沛,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一处天然湿地。该区域将湿地、浅湾、溪流等多种水形态与周边村的人文资源相结合,打造沙汀晴虹、招贤隐墅等景观节点。站在岸边,可以尽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城市运动休闲区(大洺远水库—邯武快速路),这里紧邻洺湖新区,将通过堤岸绿化、设置亲水健身设施及修建滨河步道等,打造南洺春堤、清泉落涧等景观节点。

太行山的美,英姿伟岸,每一次看都看不够,但令人倍觉遗憾的是水的缺乏。而今,经过生态治理的北洺河,河岸是绿篱掩映的漫游道,河内是层层叠叠静谧流转的河水,水映太行、田园河谷等景观相映成趣,山奇水秀、自然天成,令人心旷神怡。

北洺河生态治理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围绕打造“绿色、慢行、文化”太行河谷,修复河道自然风貌、构建安全便捷的滨水体验系统、展示特色戏曲艺术的目标,建成了八大水系景观、三条慢行系统、20余公里花海绿廊。

八大水系主要分布在沙洺节点、朝阳沟节点、白王庄节点、口上至十六沟节点、东太行主会场节点、田鑫小镇节点、太行花溪谷节点、柏山河道等。水系设计按照河道纵坡并结合打造水景观要求,科学合理布设挡水堰,形成梯形水面景观。挡水堰全部采用溢流坝形式,高出河床面0.3米。为防止水流对坝下游河床造成冲刷,在坝后下游河床采用宾格石笼网技术,用于抛石防冲槽。这样,一方面提高河道与周边景区互动的景观性,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涵养和保护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三条慢行系统,主要分布在:①十六沟到口上水库大坝河道两岸;②主会场至楼上村下游河道左岸;③田鑫小镇。慢行系统沿河一侧均用绿篱绿化作为栏杆,并安装照明系统,和河道内梯形水景观相互呼应。

北洺河谷花海绿廊提升工程,北起前渠村,南至活水村,途径京娘湖,全长20余公里。本着经济性、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原则,适地适树,选择耐干旱、抗逆性极强的园林植物,乡土地被花卉植物、节水植物等,按照活力橙、梦幻紫、爱情红、原始绿等色彩序列,沿河围绕古寨风情、洺龙思源、水映太行、曲韵花海、田园河谷等主题,选择花海、花田、花带、花境等多种形式,营造起一路山花烂漫的景观效果。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

才闻空山鸟语,又听林涛隐隐。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论是山川,还是河道,无论是国省干道,还是乡村小道,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连翘、山桃、黄栌、国槐、刺槐、法桐、白蜡、椿树、香花槐、柿树、冬青球、石楠球、文冠果等树种竞相生长,到处铺满绿色。

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市大手笔实施了17项造林绿化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万亩,约是邯郸下达任务的两倍;飞播造林9.5万亩,森林抚育4.1万亩,共计26.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8年的43.9%增加到了47.4%。

在植树造林中,针对武安气候环境、造林实际,我市的造林队伍严控质量标准,创新造林机制,实施科学管护,确保种成种活管好。在绿化效果上,不贪大求洋,多选用易栽易活的本地物种,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推进绿化进程。在景观效果上,选择了二十多种乔木和二十余种灌木,树下点缀花草,出景出彩。

此外,坚持“针阔混交、花草搭配”的设计原则,大面积营造混交林,既保证了绿化效果和美观效果的有机统一,又增强了防风、防火、防病虫害的功能,极大保持了水土的生态功能。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百姓生活更幸福……不负青山绿水,方得金山银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