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昔日,红色赤岸谱写不朽传奇今朝,文化旅游迎来美丽春天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昔日,红色赤岸谱写不朽传奇今朝,文化旅游迎来美丽春天
2019-08-15 11:09 邯郸新闻网 编辑:李天一

70多年前,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70年后的今天,邯郸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大力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三届恢宏大气的“旅发大会”,在全国叫响了涉县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品牌,推动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全市在新时代复兴路上实现转型蝶变,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

70多年前,赤岸大地沸腾起来:在这里,九千将士进涉县,为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埋下伏笔;刘邓大军建立一二九师司令部,带领军民粉碎了日军发动的一次次疯狂“扫荡”;八路军冲出太行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阶段;走出了一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两位元帅、三百六十多位将军,赤岸村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摇篮”;前辈们战斗生活时的场所,为后人留下无数宝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70年后的今天,这片热土依然沸腾着: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赤岸百姓、涉县群众、邯郸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大力发掘红色旅游资源,继而搭建全市全域旅游框架,为早日实现产业转型攒足了后劲;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2家,成为全省拥有国家5A级景区最多的城市之一;从太行老区到滏水之源,再到广府古城,从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成功举办三届恢宏大气的“旅发大会”,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不断升级完善;涉县打造了120平方公里、70公里长的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区,在全国叫响了涉县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品牌;占地5.6平方公里的一二九师纪念馆,年接待游客突破230余万人次……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旅游兴则百业兴、旅游强则百业强”战略,坚持高站位认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效能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旅发大会带动,全面促进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形成了“处处是景观,无处不宜游”生态旅游环境,实现了旅游市场由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可喜转变。

数字显示,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99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9.15亿元,同比增长25.15%。

70年前的珍贵红色印记,已然帮助邯郸人民迎来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美丽春天。

不朽赤岸催生红色文旅产业

在华北大地,提起红色赤岸无人不晓。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涉县,运筹赤岸,浴血太行,在这里战斗生活达6年之久。先后有130多个党政军等重要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缔造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创建了抗日战争时期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在这里,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打响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役。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为新中国建立永不磨灭的功勋。

革命前辈们不仅是新中国功勋,也为老区涉县和邯郸人民留下了宝贵的人文红色旅游资源。

涉县作为革命老区在全县分布着130多处革命旧址。该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以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为目标,紧紧围绕恢复革命文化遗址、突出红色文化主题、挖掘抗战文化内涵发展理念,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从而壮大涉县的旅游产业。

2017年,该县仅用70多天时间,成功打造出红色记忆小镇和历史长河项目建设。项目以红色小镇为主题,采用集中展示的方式,从抗战时期驻扎在涉县的110多个党政军机关中,选取危旧革命建筑、做出突出贡献且具有地方特色建设风格革命遗址,采用1:1等比仿建。

其中,包括一二九师政治部礼堂、朝鲜义勇军总部、冀南银行总行、晋冀鲁豫边区高等法院、交通总局、农林总局等32处革命遗址建筑,使红色记忆小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再现地”和“红色发源地”。

结合红色旅游,涉县还高起点定位,把发展文化旅游与打造一流景区相结合进行整体开发。提出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根祖旅游和山水旅游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寓教于乐,突出红色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场景再现、文艺演出、故事讲解、参与体验,让每个参观者来有所值、学有所获、观有所悟。打造全国一流研学基地,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山体绿化面积。在去年获得河北省不得不游的研学基地称号基础上,申报、创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革命前辈留下的红色文化遗产,不仅造福了涉县一方百姓,也为我市发展全域旅游工作,起到了积极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为促进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邯郸市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以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以及旅发大会承办工作,目前已累计拨付市级旅游专项资金1亿多元。

开展高起点顶层设计,编制了《邯郸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邯郸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仅2018年全市就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开发建设规划26个,为涉县、武安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我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确立了方向。

2016年,涉县、武安市先后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涉县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创建单位,积极完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了全域旅游河北涉县模式。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涉县在高山之巅、深谷之中、悬崖之上,修建了宽9米、总长600多公里的千里乡村旅游公路,贯穿10个乡镇、涉及158个村,覆盖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千里旅游通道沿线150多个村庄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新增农家乐300余家,从业人数达3000余人。

武安市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面加大创建力度。投资60多亿元,新建、改建旅游专线、旅游环线、平涉线等3条高标准旅游道路;组织京娘湖、朝阳沟、七步沟、东山文化博艺园、长寿村等景区,整改、新建、改扩建停车场10座,新增旅游标示牌58块;武安市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魅力武安游”大数据平台已开通运行,A级景区均实现了无线网络和电子监控全覆盖,累计完成整改投资4000多万元;坚持以东太行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景区整体上档升级的发展思路,捆绑打造国家5A景区。中景信公司总投资16亿元的东太行景区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去年正式营业,今年,计划完成山顶观光电梯4部、飞船餐厅、全山绿化、河道整治、野奢木屋、二期游步道等项目。

客源输出地变身旅游目的地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发生许多可喜的变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说,最突出的是全市旅游产业已在几年前,实现了旅游市场由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几年来,我市旅游产业还发生了很多转变:领导体制由行业管理向产业引导转变;发展理念由注重数量增长向品质引领转变;旅游业态由自我发展向“文旅+、+文旅”融合发展转变;开发模式由景点开发向全域旅游转变;工作推进由抓项目到抓旅发大会转变;发展动力由自我投资到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转变;旅游模式由单个景点观光向打造旅游片区转变。

旅游业的这些系列转变,为我市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我市被正式列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

在创建工作中,我市借助涉县、峰峰、永年承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的平台,完善区域内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区。

2018年,围绕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依托核心资源,我市大力推进武安市东太行、永年区广府古城、磁县天宝寨等70多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约52亿元。各A级景区多方筹措资金对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景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启动西部路网建设,新建改建115.4公里,总投资29.7亿元,将于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通车。途经武安、涉县,全长68.7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已竣工通车。

太行山高速公路和西部旅游路网的建成,将像串珍珠一样把京娘湖、七步沟、东太行、朝阳沟、长寿村、娲皇宫、一二九师纪念馆、青塔湖、五指山、王金庄等主要景区全部串连在一起,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游客在旅途中将切身感受到“车行绿廊花海、人在景中画中”的美感。

“后旅发效应”造福一方百姓

“以前的餐馆生意只能勉强生活,旅发大会后新建了采摘园、生态餐厅、窑洞客房等,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接待游客400余人。”涉县偏城镇圣寺驼村响石岭农庄的农民刘志刚介绍说,和他一样,圣寺驼村村民受益于旅游产业,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2000多元变成了现在的近7000元,近300户贫困户靠吃“旅游饭”脱贫致富。

这是我市部分村民,在“后旅发效应”中致富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通过成功举办旅发大会,全面促进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在形成“处处是景观,无处不宜游”生态旅游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脱贫致富条件。

2017年6月,涉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邯郸市旅发大会。大会期间,70余万人次到涉县观光,最多一天达到8万人。

旅发大会筹备期间,该县总投资110亿元,在太行山红河谷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漳河两岸1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了红色记忆小镇、娲皇水镇、蓝精灵欢乐岛等42个旅游新业态项目。

以“中国太行红河谷、太行梯田大峡谷、太行红叶大峡谷”三谷为支撑,建设提升娲皇宫、一二九师纪念馆、太行五指山等9大景区,辐射带动60多个中小景区。

同年9月,峰峰矿区举办了第二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本次旅发大会主打文化牌,深挖响堂山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红色文化等八大文化脉系,打造了南北响堂、磁州窑艺术街区、响堂水镇、滏河源等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景区景点。

其中的响堂水镇以全国名小吃为特色,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尤其是节假日,日游客量均达4万人次以上,出现“旅游井喷”现象。

旅游经济在峰峰矿区做活了、做火了、做实了。据统计,该区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2万人,带动就业6万人,拉动就业8万人。

2018年9月,第三届邯郸市旅发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在永年区隆重开幕。大会促成四大旅游项目落地邯郸,分别是广府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极地海洋馆项目;易阳城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大名县宋府国家遗址公园、明清古城和冀南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项目,签约四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达204亿元。

涉县、峰峰矿区、永年区推出了一条条特色突出、业态丰富的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取得大幅度增长。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58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30.4%;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6994.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9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6%和25.15%。

旅游经济全面开花

看着全市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信谁也不会忘记70年前革命先辈们所做出的牺牲。没有他们,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伟大的事业。

在感恩革命先辈的同时,全市人民也都在奋发有为努力创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发展势头。

2018年,魏县举办了第十八届梨文化旅游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肥乡区依托3000亩果园,举办了第二届田寨梨文化节;广平县依托鹅城牡丹产业园,举办了牡丹节,成为广平县假日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涉县举办以“魅力乡村椒香涉县”为主题的中国•涉县首届花椒采摘节活动,组织开展采摘趣味赛、加工企业展示(展销)、文化摄影、亲子摘花椒、采摘体验观光游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加,带动关联产业新发展……

部分企业也抓住文旅产业布局良机,纷纷进军旅游事业。

晨光集团、优布劳啤酒、邯郸陶瓷等企业正在向工业旅游转变。肥乡区丛台酒苑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我市首家以工业旅游为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梧桐庄煤矿已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真正把空置采煤区变成了工业旅游区。

此外,在2019年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布会上,涉县太行红河谷被评为河北旅发大会优秀新业态项目;涉县被评为2018年河北优秀全域旅游创建单位;涉县智慧旅游项目被评为2018年河北十大智慧旅游项目。响堂水镇、东太行被评为不得不约的网红打卡地,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磁州窑博物馆被评为不得不访的精品博物馆,“娲皇祈福、百里百景”自驾线路被评为不得不走的最美自驾线路。

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按照顶层设计要求,制定了更加恢弘的蓝图。

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旅游产业谋划了新任务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个是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升“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大力推进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片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水平。

另一个是扎实推进“1410”工程:“1”即以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构建“中心城市+标杆片区+核心项目+业态支撑”的多元化全域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体系,建成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4”即开发四大古城旅游区,加快赵王城、邺城、大名府、广府四大古城旅游区开发,浓厚“全域旅游”氛围,优化产业结构,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支撑。“10”即建设十大旅游片区。主要包括:武安东太行山水休闲度假区、涉县红河谷旅游区、峰峰响堂山磁州窑文化旅游区、磁县溢泉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梦城梦湖旅游片区、成安禅宗文化旅游区、魏大馆古运河文化旅游带、东部乡村旅游片区、紫山城郊游憩带、邯郸道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切实将2019年变成“1410”工程的落地年。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壮大,为邯郸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媒体记者 黄涛 孙秀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