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不能“老”,美德需要传承

“老规矩”不能“老”,美德需要传承
2019-03-18 10:33 邯郸新闻网 编辑:王鹭

□刘天放(邯报全媒体网友)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家人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随着时代发展,有些老规矩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也有很多老规矩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近日,有媒体对两千多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最熟悉的老规矩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59.9%),79.4%的受访者称老规矩对自己影响大。

提起“老规矩”,很多人往往会想到旧社会束缚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封建礼教。有些老规矩确实是糟粕,需要摒弃,但更多的老规矩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拿吃饭来说,老规矩中有:长辈坐中间,其他人依次坐,夫妻最好挨着坐;长辈不动筷,小孩不能动;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碗边、喝汤不出声、吃饭不吧嗒嘴,筷子不插米饭中……至于其他老规矩,常见的还有不许叉腿坐、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等。这些老规矩,传递的正是敬老爱老、长幼有序、知礼友善等良好风俗。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所言,“老规矩把社会秩序落实在了方方面面,体现出了尊老爱幼、尊重客人等道德和礼仪。”作为传承下来的文化行为准则,老规矩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有些是非常值得遵守和传承的文化精髓,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如今的物质生活日新月异,却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仅靠法治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治标之策,社会细胞的改良才是根本,这就需要老规矩助一臂之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哪些老规矩值得传承,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必须摒弃,如此,老规矩的代际传承才能造就一个个知书达理的个体或家庭,也必将推动社会朝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富含基本道德规范的老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很多老规矩不能“老”,那是先人留下的优良传统,现代生活依然离不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老规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