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邯郸十年”系列报道——邯郸人的家门口 “园”来这么美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邯郸十年”系列报道——邯郸人的家门口 “园”来这么美
2022-08-09 09:33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梦非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夏季雨后氤氲,赵苑公园荷花池旁,不少游人驻足,赏花拍照;驾车驶过街角的口袋公园,绿树红花映入眼帘,令人心情开阔。今年夏天,我市的蓝天白云、绿意盎然,让不少市民朋友纷纷点赞,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照片和视频,“花”式炫耀。

近些年,这些随处可见的绿意伴随着大大小小公园的建设,在我们的城市蔓延开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齐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赋予了“公园”多样的意义。从拆墙透绿的开放性公园,到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再到彰显文化传承的主题公园……“公园”已真正融入到这座城的每条毛细血管里。三千年的历史传承,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的城市正在向满眼皆绿色、处处皆诗意的生态宜居城市大步发展。

历史文化薪火相传

今年已经退休的张先生二十年前在邯郸工作,后到廊坊定居。张先生在廊坊读小学的孙子,今年在课本上学了“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成语典故,趁着假期,张先生便带孙子回到邯郸,让他亲身感受成语之都的历史底蕴。

二十年前,张先生和妻子经常带着儿子到丛台公园游玩,划船、逛动物园、听戏……如今,他带着孙子再次来到园内,感慨万千。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公园建得可真好,路面平整,规划有序,绿化覆盖率又高,干净整洁,基础设施也很完善,比二十年前提高太多了。”

记者正跟张先生聊天时,有位十多岁的小朋友一直等在旁边,好奇地向我们这边张望。

“姐姐,你问问我吧,我可喜欢看古迹了。”这位姓杨的小朋友,是青岛人,9月份就要上小学三年级了。自从在书上读到了赵国历史后,就一直想来实地看看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地方。这次暑假,他和爸爸妈妈坐了5个小时的高铁从青岛专门来到了邯郸。“我知道好多赵国的成语,有‘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杨同学如数家珍的模样,惊得站在一旁听热闹的一位阿姨止不住地数落自己的孙子:“你快听听呀,跟哥哥学学。”

杨爸爸在纪念品店里边挑儿子感兴趣的古币,边无奈地说:“他就是太喜欢历史了,拽着谁都想唠唠。”被点到的杨同学有点不好意思,拉着记者走到丛台城墙边上说:“姐姐,古迹是需要保护的,我觉得这个公园建得真不错,能把武灵丛台保护起来,还向公众免费开放,喜欢赵国历史的人都能来这里看看。”

临近中午时分,杨爸爸提醒孩子还有地方没逛完,要快点走。和记者道别时,杨同学告诉记者,他接下来还要去赵王城遗址、赵苑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丛台公园越变越美,那一句‘不来丛台,怎么能说算来过邯郸’却永远不会变,我们的历史文化会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纪念品店的售货员薛姐看着杨同学一家离开的背影感叹道。

提升百姓幸福感

今年夏天,人们走出家门消暑纳凉、锻炼身体的场景随处可见,在道路交叉口、办公楼旁、居民区附近……新修建起来的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休闲娱乐、亲近自然。

上半年,我市大力推进三拆四治五提升工作,拆违建、围挡,拆私搭乱建。拆出来的“边边角角”,释放出来的城市新空间如何物尽其用,用之于民?

一座座口袋公园的建设,贴心地把绿色送到了市民身边。利用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等,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具备绿化植被、景观照明、活动场地、休憩座椅、卫生设施、景观雕塑等“十要素”,让居民出门就享受到综合性公园的运动和休憩功能,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微空间”;把绿色通道融入城市治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宜居度,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在优先保证公园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否进一步拓展公园的多样属性、多种功能?如何结合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公园质量水平,塑造城市形象?

不搞大拆大建,依托公园原有基础改造提升,建主题公园,不仅让群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能提升文化获得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近日,不少逛丛台公园的市民发现,园内道路两侧设置了42块以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为主题的公益展牌;赵苑公园设计了“九区一线”结构,通过一条游览线将“印象·古赵”、进取担当精神展示区、荀子劝学游览区、成语步游道游览等9个展示区串联起来,以便游客沿途感受不同方式展示的成语典故文化……

自去年10月启动城市主题公园建设至今,我市已建成滏阳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园博园太极主题公园、北湖网络安全主题公园、赵王城遗址赵文化主题公园等6座主题公园,南湖体育主题公园、龙湖法治主题公园、沁河郊野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滏阳河劳动主题公园、植物园科普主题公园、丛台道德模范主题公园等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前也将全部建成开放。

让城市在大自然里成长

“最早是2008年的春天,湖面上发现了正在游泳的野生绿头鸭。”南湖公园办公室副主任李震告诉记者。南湖公园自2007年动工建设以来,从没有人工养殖过禽类和鸟类。当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带着相机来到南湖公园,围在湖心岛拍摄时,李震和同事才注意到绿头鸭来这里安了家。

“2009年,绿头鸭的数量逐渐增多;2010年到2012年,淡水鸥也开始迁徙到这里;2014年左右开始,慢慢发现白鹭、夜鹭、红骨顶鸡等野生鸟类出现在了公园里。”李震向记者讲述道。

在摄影爱好者翟先生看来,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选择南湖公园成为迁徙的落脚点,是因为局部气候环境大有改善。暑假里几乎每个星期,翟先生都会和儿子带着相机,清晨就来到南湖公园蹲守拍摄野生动物。

“我第一次拍到的动物是小松鼠,特别可爱。”翟先生的儿子虽然才小学刚毕业,但已经拍摄野生动物五年多,是个摄影“老手”了。疫情前,翟先生会在假期带着儿子去外地拍摄野生动物。疫情发生后不便外出,他们发现离家十分钟路程的南湖公园竟然也有野生鸟类和禽类,便经常天不亮就到南湖转悠。

南湖公园内的局部气候改善与其生态建园、把自然留在城市里的建设理念密不可分。记者从参与公园内人工湿地建设和维护的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人为模拟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改善城市水体质量;调节局部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吸引野生动植物在此栖息和繁衍,进一步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形成良性循环。南湖公园在建设时就考虑利用现有河道与湿地资源进行规划和设计,依托滏阳河水系,借助河道、湖塘、农田,从岳城水库和东武仕水库引进水源,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和扩挖,完整地保存下了老河道上的湖心岛及原生植被。

记者了解到,自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水鸟在滏阳河沿岸安家,滏阳河源头再现“水鸟天堂”;同时,北湖公园、渚河源郊野公园里野生动物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荣志晴 文/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