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为开

“金”石为开
2022-06-17 06:08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中国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只有在涉县王金庄,才能看到愚公的成果,700多年间乡民们持续不断地在做同一件事:筑石垒堰,在石头山上建造出一块又一块的梯田……

“金”石为开

旱作石堰梯田脚下的王金庄。

穿越都市一路向西,打通了“山门”的太行山高速路通达畅好,两侧山川绿意葱茏,点缀其间的片片村落,在阳光映射下如一块块散落的碎金子,与片片绿色交相辉映;驶入像飘带般蜿蜒缠绕的山路,远处层层叠叠、盘山绕梁的梯田,在翡翠色的峰峦中若隐若现,见证着山里人与自然抗争的壮举,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

这里是位于太行山腹地、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总面积26.8万亩的梯田,集中分布在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的46个村庄,1990年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的第二长城”;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1年,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之一;不久前的2022年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片区,面积达1.2万亩,土层平均厚度不足0.5米。几百年来,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这里的人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书写着愚公移山、修梯造田的故事,还传承和保存了77种农业物种、包括171个农作物传统品种,同时砥砺前行,因地制宜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旅游、农产品产业发展之路,以山里人特有的坚韧品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天梯”的奇迹。

王金庄石板路。

历经700多年修成万亩梯田

清晨五点,王金庄村村民王爱吉就饮好了驴,给驴背装上驮篓,从家里出发去梯田。“再晚就热了,离地远,早去早干完。”说着,她也麻利地攀上了驴背。蹄声笃笃,一个个和王爱吉相似的身影依次出村,任由识途的毛驴载着往北边山沟而去,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山林是一片柔和的浅金色,山间野花遍地,鸟儿鸣叫,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油画。

涉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年降雨量仅540毫米,蒸发量却达1720毫米,“举头尽见山峰峙,着足曾无尺土平”是这里的生动写照。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雨养农业系统,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上世纪六十年代,村民齐心协力垒造梯田,又造出4000多块高标准梯田,其中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片区。这里的梯田都是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石堰长度达数千公里,高低落差近500米。石堰平均厚度为0.7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400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而成。最小的田块面积甚至不足1平方米,土壤瘠薄处深度不足20厘米。

工作人员在涉县旱作梯田博物馆讲述梯田的历史。

“时至今日,王金庄梯田系统依然在保持运转,靠的是‘藏粮于地’的农耕技术、‘存粮于仓’的仓储技术、‘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这个系统在资源极度贫困的山区才能够延续700多年,形成了一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说,正是因为旱作梯田系统能够保持资源匮乏区人们的基本生计安全,具有丰富的生物性,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展现出壮丽多彩的生态与文化景观,其在生计、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都表现出突出价值,才能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们这里的旱作梯田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具体包括山顶茂密的森林和低矮的灌丛、沿山势蜿蜒盘旋的石堰梯田、山谷的传统村落以及河流和河滩地。”贺献林说,石堰梯田的修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平面改变陡峭的山坡,有效保持土壤,进而维系农田水分。此外,农作物秸秆被用于生活和动物饲养,有机肥料还田,在丰富外援菌落输入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形成良性的养分循环再利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劳动人民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据调查,石堰梯田内种植或管理的农业物种有26科57属77种,其中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31种、油料作物5种、干鲜果14种、药用植物等12种。

村民端上刚出锅的小米焖饭。

如果说,艰苦的造田考验着人们的意志,旱作梯田的田间管理则丈量着人们的耐心和智慧。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旱作梯田农耕技术,它秉承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并与集雨保墒相结合,用地养地并举,并且通过锄、犁、耙、翻的工作方法,实现雨季集雨,旱季保墒。当地人还在此基础上,根据干旱气候独特的地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集雨蓄水体系,包括水库、塘坝、水窖、水井、水池、水柜,用于蓄集雨水和泉水。为有效控制梯田的土肥流失,人们在石堰边沿种植花椒树,花椒树的根系延伸与盘绕不仅能够显著增强石堰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蓄土保墒、减少水土流失,收获的花椒还可增加收入。

城里人买车,王金庄人养驴。村子地处山势陡峭处,爬坡能力极强的驴,自然成为村民们首选也是唯一的劳作伙伴和交通工具。在王金庄,无论石屋有多小,都会留下一方空间给毛驴,尽管这个空间十分逼仄,有时只能容下一个驴身,但对于“一头驴相当于家里半个产业”的王金庄人来说,不可或缺。“真正的王金庄人,个个都是驯毛驴的好手,驯得好的驴不仅能稳稳地背着装满粮食、农具的驮篓走漫长山路,还会自己找准角度就势卸下背上的粮食,”王金庄村一街村委委员王林定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全村养驴达1000多头,现在仍有近300头。”

在地里干活的村民。

“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独具当地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歌是顺应自然规律农业智慧的凝练表现。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见证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发展,也在太行山区乃至中国北方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记。土地来之不易,王金庄人惜土如金,他们干完农活后总要用镰刀把鞋底的土刮干净,放回田里;王金庄人把无处不在的石头用到了极致,石街石道、石房石墙、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井石窖;地理环境特殊、自然灾害频发,王金庄人在丰产年也总保持一种危机感,家家户户的院落中都能找到用于贮存粮食的木瑄和地窖……

也正是因为王金庄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力保障了当地人们的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也使得遗产系统千百年来活态传承,从未发生过间断,甚至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高级农艺师贺献林讲述保存的种子。

“种子银行”把“根”留住

天蒙蒙亮,家住王金庄村五街的曹起兰乘着自家的毛驴奔赴几里地外的岩坳沟。驴背上的驮篓不仅装着间苗用的农具,还载着她和丈夫李爱奎中午的口粮——一把白菜叶、一袋自己制作的干萝卜丝、一包挂面。“从家里到地里,骑着驴也要走一个多小时,”曹起兰一边把东西收拾在山道的阴凉处,一边给记者演示,“这不,带着锅碗呢,这里面装的是水,晌午时候用石头垒个灶,拾点柴火煮面,吃了继续干活儿。这样省时间,我们这的人都是这样。”

曹起兰家的田地里种植的是祖辈传下来的“老种”谷子,用她的话说,就是“产量低了点,但是老种子种出的小米越熬越香,就是你们说的‘纯天然、无农药’”。聊起种地,笑容就一直挂在她的脸上。“家有良种传万代,地种百样不靠天”——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心底都存着这样的自豪。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中,通过混林农复合发展花椒、小米、核桃、黑枣、柴胡等种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态农产品。”贺献林介绍道。在这样一个少土缺水、资源极度匮乏,以石灰岩为主的山区,在固土保山的梯田里种植上最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作物,成为百姓维持生计的唯一依靠。

种子是高质量推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针对山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老品种一度濒临失传等现实情况,从2018年起,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在位于涉县旱作梯田核心区的王金庄成立志愿者团队,调查收集王金庄种植的老品种,共收集查找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包括171个传统农家种植品种。2019年,在中国农大、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涉县农业农村局指导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对王金庄传统作物品种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并归档建立了我省首家农民“种子银行”。

清晨,村民们牵着小毛驴上山种田。

金灿灿的“金皇后”、乳白色的“白马牙”、泛着青色光的“青谷”、颗粒饱满的“马鸡嘴”……在农民“种子银行”陈列室里,一排排架子上的玻璃瓶里装着各色各样的种子,标签纸上写着种子的品种。“还有二指红、黄谷、红谷、毛谷、老来白等等。乡亲们家的梯田适宜种什么都可以来‘种子银行’借种子,等有了收成以后再还回来种子,比方说借一斤种,就要还一斤半。”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的志愿者刘玉荣现在负责“种子银行”的管理工作,她对记者说,“现在有了‘种子银行’给我们做后盾,过去的老种子、老品种都丢失不了。”

据介绍,目前,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收集梯田系统种植管理的农业物种涵盖26科57属77种植物,农作物传统品种171个,包括常年种植各类农作物50种,种植或管理的各类干鲜果树12种,经常采集的可食用野生植物3种、野生药用植物10种。其中传统品种谷子19种、豆类40种、玉米7种、其他作物60余种,不少老品种种植年数在30年以上。

在王金庄种子银行,小朋友展示农家种。

“‘银行’内保存的种子,实行定期更换和田间种植,一般作物每两年更新一次,特殊品种一年更新一次。”贺献林说,种子进入“银行”后,还需要鉴定、提纯复壮、筛选留种,每年更新,确保活态保护“老种子”。此外,涉县农业农村局选址王金庄道峧沟200多亩梯田作为“老品种提纯复壮试验田”,探索适应王金庄的农家种在地保护与利用途径。正是有了这样不间断、高质量的保留和传承,2021年,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之一。

“‘银行’还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联合当地电商提供销售渠道,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贺献林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这里丰富的农业物种,开发特色农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梯田里,通过梯田传统农家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增收致富。”

西坡村村民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

经纪人:收得多还要卖得好

涉县以“三珍”最为有名,花椒、核桃、柿子都是农民增收的“当家花旦”,而提起花椒,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井店镇拐里村。拐里村的花椒,是出了名的“香”,拐里花椒交易市场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集加工、仓储、物流运输、销售一体的花椒交易中心,不仅将当地花椒销往全国各地,还引入重庆、四川、山东等省的优质花椒进行交易。

6月初,记者来到拐里村时,尽管已不是旺季,也过了一天中交易的繁忙时期,位于村子西南部的拐里二期花椒市场里还是停着好几辆运输花椒的卡车,一个个小型加工车间里,初选机、色选机正在运转,可以想象,在旺季,这里又该是怎样一幅繁忙的景象。

花椒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尤其适合在干旱缺水的山坡或梯田上生长。涉县是花椒适宜生长区,王金庄片区更是花椒的核心产区,太行山深处独特的气候和土质造就了拐里花椒的上佳品质:粒大皮薄、颜色鲜艳、芳香浓郁,有“大红袍”“十里香”等美誉远播的知名品种。这里的花椒以“绿色、有机、安全”著称,已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河北省花椒调味品之乡”,在我市率先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随着交通日渐便利,尤其是太行山高速的开通,物流四通八达,花椒生意越来越好,”拐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献琳说,收花椒、卖花椒,拐里经营花椒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很多人做起了“花椒经纪人”,走出大山,奔走于省内外,还有些人在县城、市里开了铺面,进行批零买卖。就连周边镇、村的村民乃至外省市的人,都被吸引到了这里,做起了花椒生意。

“花椒全身都是宝,除了本身可以做调料,花椒籽可以用来榨油,出油率高不说,还是低脂低热量的健康食品。榨油的渣滓和花椒杆还能当饲料。”谈起花椒产业,拐里村“花椒经纪人”赵庆魁滔滔不绝。他从事花椒生意已有三十多年,从“肩膀扛袋子”到三轮车、电动车来回跑,再到现在拥有2辆卡车运销花椒,生意越做越大,家里不仅盖了新房,还购置了两辆轿车,年收入达十余万元。

“我们村和赵庆魁一样的‘花椒经纪人’还有很多,”王献琳说,村里只要是有劳动力的家庭就至少有一个花椒经纪人,除去十几家花椒大户走在致富前例外,其余人家平均收入也能达到五、六万元。最近一年的花椒交易数量达到了800万斤,交易金额近3亿元。“现在周边村花椒种植户达3000余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王献琳说。村里没有闲散劳动力,都在外面收花椒或者在市场里忙活,在拐里,每年劳动力输出率为零。

随着村里人腰包鼓起来,大家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下一步我们计划延长花椒深加工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自己的花椒品牌。”王献琳目光炯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三期花椒交易市场,建成后在促进整体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异地流通、提升花椒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除了花椒以外,涉县还将核桃、黑枣、柿子等加工成各式产品,同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也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

随着夜色降临,刘家村被灯光点亮,整个村子流光溢彩。

请到我们这里来旅游

“梯田给人们生活,梯田给人们希望,梯田是王金庄的宝藏……”“山是家乡的顶梁柱,田是那美妙的乐谱,家乡是绝美无比的仙境……”王金庄的孩子笔下,这个地方是充满美好和期冀的存在。

现在,王金庄这张名片已不单指一个村,而代表了一整个片区。长达几十里的山沟,串起一个个美丽的乡村,展开了一幅流动画卷。而随着太行山高速的建成通车,更让沿线村庄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乡村旅游也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便捷交通带来的发展红利——

始建于元末时期的王金庄村,建筑一直遵循着明清时期的风格,墙体多按照石层原来的顺序排列,这使得墙体不仅平整,其整体色彩和石头纹理也相当一致,房屋的外观更加协调美观。村里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大部分用石头建造的房子,有386栋、3600多间,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大部分房子分三层,底层用于养殖牲口,储存冬季取暖的干柴,二层是主人的生活场地,三层的阁楼放置谷物,空间有限但井然有序。

“梯田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资源,因此这几年我们围绕旱作梯田农耕文化做了很多文章,通过挖掘石头文化、毛驴文化、饮食文化,建成了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王金庄研究院和梯田展馆,推出集林果、药材、采摘、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新模式,希望通过发展梯田生态游、毛驴体验游等休闲旅游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目前看这条路子非常好,参与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涉县井店镇党委书记赵志刚说道。

片区内的刘家村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景秀丽,海拔近千米的五峰山、青阳山等环绕在其周围,山上林密草茂,植被覆盖率高。每年夏秋两季,区域内季流河道清水四溢,河溪遍布,瀑飞泉涌,景似江南,风光宜人。因此,当地镇政府充分发挥刘家村依山傍水、花椒满山的自然优势,带领村里整合闲散房屋,集中打造“山间民宿游”;流转农户土地,集中打造“花椒采摘游”;统一规划滩涂,集中打造“生态山水游”;积极丰富业态,集中打造“假日休闲游”。在资金投入上,通过政府先期撬动、争取政策支持、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招商引资、鼓励个人投资等方式,多种渠道解决“融资难”;在运营模式上,依托“政府引导+企业管理+村民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乡村旅游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据刘家村旅游管委会主任郭芳艳介绍,截至目前,刘家村已建成风格独特的民宿小院20多个,建成登山步游道3000多米,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快捷宾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喊泉、摇摇桥、游艇等娱乐设施相继完善,举办了中国·涉县首届花椒采摘节启动仪式,游山水、坐游艇、采花椒、住民宿已成为新常态,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村、“网红打卡地”,被誉为“太行小漓江”。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既美了环境,也富了乡亲。现在,刘家村节假日高峰期日接待游客可达上万人,村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该村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刘家村风格独特的民宿小院。(图片由刘家村旅游管委会提供)

随着市场变化,乡亲们的“农家乐”也在不断升级。

在井店镇西坡村距离高速口不到一公里处,一家名为“栖龙坡”的民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装修风格简约时尚,房间内中央空调、宽带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五层楼房宽敞明亮,涵盖了涉县特色餐饮和客房住宿多种服务,十几间客房价格从1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之前我也是经销农产品,现在村里乡村游发展起来了,就想着做一间高品质的民宿,满足来游玩城里人的居住习惯。”老板赵安军对记者说,“栖龙坡”投资三百余万元,开业一年多来接待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各地游客,成了当地的“网红”民宿。

“农家乐”不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让当地群众的日子红火起来,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窗”,扩大了山里人与外地的沟通交流,改变了乡亲们的观念和思想,带来新的经营服务意识、新的生活和发展理念。

“大家好,这是我们村产的黄豆,品质好、价格低,现在购买三斤就给您包邮到家……”在位于西坡村村口的“扶贫小杂粮微工厂”内一角,“西坡赵妹”赵保杏正面带笑容地手持农产品直播卖货。在她的直播间里,不仅可以买到小米、核桃、花椒油等货真价实的当地特产农产品,还能了解涉县的风土民情、生活日常。

“这平时就是个小超市,来旅游的人总想带点特产回去,我们就把从周边村收上来的农产品,就地加工、包装一下,”西坡村党支部书记赵国胜对记者说,不仅山里的花椒油、黑枣、小米、核桃等非常受游客欢迎,农民自制的干萝卜条、干豆角也成了热销货。“通过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大大提升了产品价值,每年销售量可达七八十万斤,一方面满足了游客购物需求,一方面也给农户增加了收入,带动了农旅产业的发展。”

俗话说“靠山吃山”,如今,王金庄人将这句老话赋予新意,让一方山水为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变化,为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

邯报融媒体记者 田斌 冀晋萌/文 李磊 范文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