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了,呼吁“中国大使去小镇看看”

他急了,呼吁“中国大使去小镇看看”
2022-05-18 06:25 环球时报 编辑:张梦非

5月17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网站刊登了对一名澳大利亚木材商的采访。这名商人表示,由于澳大利亚原材料出口中国受限,自己的生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澳媒援引这名商人的话呼吁:希望中国驻澳大使能去他所在的小镇看看。

这位木材商人名叫里克·格林,来自澳大利亚一个叫奥加塞拉的内陆小镇。几年前,格林和妻子看准了澳中贸易的良机,用几乎全部财产开设了一家原木工场,通过将木材运往中国加工高档家具成功致富。

但自2020年11月开始,在两国关系恶化的背景下,由于商品质量和疫情防控等原因,中国海关依法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龙虾、原木等产品的进口作出了严格限制,使得格林一家的高端木材没了销路,让他对着澳媒记者高呼“我们的生意被彻底摧毁了”“在一夜之间全完了”。

澳大利亚当地囤积的木材 图源:ABC新闻

从个体的角度,格林一家的遭遇自然是很值得同情的,但在ABC的报道里,格林家的投资失败却被描述成“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贸易战的牺牲品”。或许是出于ABC记者有意无意地引导,格林认为是中国的一系列政策和澳中关系破坏了自己的生意,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我希望中国大使能来我们这看看”,在ABC的网站和官方推特上,这句话也被放在了标题和转发导语的显眼位置。

可所谓的“牺牲品”,背后真实逻辑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澳大利亚频频在台湾问题、疫情溯源等领域挑衅中国,澳政界人物也多次炒作反华议题。大概是由于“做贼心虚”,在中国宣布对澳大利亚产品的进口限制后,澳方政客和媒体就反复将其炒作成“中国借进口报复澳大利亚”。

就在本月初,由于中国和所罗门群岛展开一系列合作,澳大利亚还宣布增加军费开支,以“随时准备战争”威胁中国的合作伙伴。可在ABC这篇报道中,澳大利亚用武力威胁干涉邻国内政的行为,也被解读成了“澳大利亚引起中国报复”的“原因”。

显然,真正让格林一家生计受损的不是中国,而是操弄这些反华议题的澳大利亚政客。对此,不少澳大利亚网民也心里有数,在ABC这篇报道的评论区,大多数留言认为报道中澳方商人的损失,应当由澳大利亚反华政客负责。

“你应该邀请造成这一切的彼得·达顿(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去看看”,一名澳大利亚网民留言称。由于本周六(21日)是澳大利亚大选的日子,该网民还提醒“记得周六去履行你的公民义务”,意即让格林一家用选票表达自己的立场。

笔者不知道格林一家本周六会把选票投给谁,但在写这篇文章时,却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

在2014年ABC新闻的节目上,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国会议员帕尔默指责中国企图抢占澳大利亚的港口来“盗取”该国的自然资源,甚至用脏话妄言中国“要强占澳大利亚”。

图片截取自新华网

就在8年后,同样一家媒体、同样是自然资源的交易,澳大利亚一些人在谈起中国时的态度,从指责中国“不该买澳大利亚商品”,又变成了“必须买澳大利亚商品”,只要不如澳方某些人的意愿,买和不买都能成为中国的“罪状”,甚至要挨最难听的骂。

看来在怎么做生意和做人上,澳方某些人还有很多要补课的地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