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战疫:静而不止的昼与夜

邯郸战疫:静而不止的昼与夜
2022-04-12 07:08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4月8日起,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主城区及周边开展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城市的脚步停下了,但每一位邯郸人齐心抗疫的力量在涌动。封控的日子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人民警察等,以及每一位市民,都在默默坚守与奉献。

彼此有爱、勇敢坚定,大家相互守望,其间的点滴故事汇成这个春日里最亮丽的色彩,也彰显了古城邯郸的气魄与担当!

从4月8日起,一线核酸检测人员就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到指定地点集合,6点前赶到核酸检测点,每天要为几百上千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这里向一线核酸检测人员道一声辛苦了在这里向一线核酸检测人员道一声辛苦了!! 通讯员 张雨溪 摄

核酸检测有序开展

为全面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风险,4月8日起,我市对主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及周边实行封控管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日上午,记者走进丛台区、复兴区等主城区的多个小区,现场直击这里的核酸采样情况。

早上6时许,记者驱车沿着人民路、中华大街等主干道行驶,只见街道上的交巡警正在有序排查车辆。在沿街各小区,身穿防护服的社区人员和志愿者分工协作,承担着小区卡口执勤和维持现场秩序的任务;小区居民都自觉站在两米间隔线上,有序等待核酸采样。

“大家好,请一号楼居民下楼,二号楼居民准备好本人身份证或采样码,等待下楼指令。”在中华街道小河路1号院,社区人员正通过大喇叭通知居民有序下楼做核酸采样。居民自觉保持安全距离,做到不插队、不交谈、不聚集。

中华街道东门外社区书记徐燕告诉记者,为减少居民聚集和等待时间,社区提前一天安排好居民的核酸采样顺序,并通过“东门外社区”微信群予以告知。

4月8日早上6时前,社区人员拿着大喇叭,到居民楼前再进行反复播报,保证这次核酸采样行动不漏掉一个人。另外,中华街道办在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长廊设立核酸采样点,以方便景区附近住户检测核酸。

4月8日,丛台区中华街道南门里社区的居民在进行核酸采样。 邯报融媒体记者 郝群英 摄

在庞村街道化肥厂二号院,记者看到这里的采样点设置了缓冲区、等候区、临时隔离区、采集区等区域,居民在志愿者指引下,有序进入现场,按顺序间隔两米排队,依次进行现场登记、核酸采样等流程。另外,社区人员还为小区的老年人和学生开设了绿色通道。

庞村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由社区人员为其提供扫码服务;需要晨读的中小学生,社区人员优先安排他们下楼做核酸,保证他们不耽误晨读。“社区的安排太人性化了,我给他们点赞。”化肥厂二号院居民王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这次核酸检测,我市主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及周边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本着为群众着想、从细处入手的原则,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进行入户采集,确保了检测工作秩序井然、快速高效。

阳光超市员工加班加点分装蔬菜瓜果。  通讯员 苏晓露 摄

备足“米袋子”装满“菜篮子”

4月8日晚7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主城区平坦宽阔的街道中空无一人,公交、出租车停运,城市安静了下来。

在阳光超市配送中心,上万箱、数百种新鲜蔬菜、水果、鸡蛋排列整齐,有序地存储在生鲜仓库中;各品牌、各种类的大米、白面、食用油、副食品、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10米高的货架上。

这里的近百位员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货物的调度、搬运和配送。“自接到邯郸主城区将进行封控管理的通知后,所有员工就没回过家,我们争分夺秒地联系相应供货单位,加大存储量,目前各种货物的存储量是平常的四倍左右,所以也请市民朋友放心,我们的储备量是绝对没问题的。”阳光超市生鲜部经理李丽娜说。

“从7号中午到现在,运输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就没停过,我们从郑州、成都、永年、肥乡等地运来了161.5吨的货物,为的就是保障咱们全邯郸的老百姓都能吃上新鲜的蔬果和美味的食品。”

李丽娜告诉记者,目前阳光超市有14家门店承担着主城区实行封控管理期间生活必需品保供任务。阳光超市配送中心存有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副食品总储备量近500吨,还有部分蔬菜水果仍在运送途中,仓库每日总储备量保证在500—700吨之间。

“不停地卸货、打包、送货,严重考验着我们员工的身体素质,尤其是搬卸工作。我们虽然有专门的搬卸师傅,但配送量如果太大,女员工也需要一起将货物搬上车。一筐西红柿32斤、一箱鸡蛋28.6斤、一筐西葫芦35斤……没一个女同事喊累。”李丽娜说,阳光超市的员工们从8日封控起都没怎么休息,只有在送货、接货期间短暂的空闲时间内,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我们必须保证门店货物齐全,只要门店有需要,我们都将在最短时间内将货物送达。”李丽娜说,仅8号一天,阳光超市配送中心向主城区各超市配送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货物量就达36车,是平时送货量的3.2倍;米面油等常温生活必需品的送货量相较平时也增长一倍。

配送中心的许多工作人员就住在附近,但在特殊时期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公司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吃住在配送中心,实行闭环管理和无接触配送,并要求每位员工每日进行核酸检测。“从封控到现在我都没时间给我儿子打电话,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李丽娜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 范文平 摄

我“跑”得最快

“我主要负责运送防疫物资,因为我‘跑’得快!”复兴区六一社区志愿者王亮笑着说道。

疫情发生以来,王亮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在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总能看到他“特殊的身影”。而在这次主城区封控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他更是忙得一刻不曾停歇。

4月8日上午,王亮往返于社区办公室和辖区内各个小区的核酸采集点,运送棉签、封条等防疫物资。而就是这位声称自己“跑”得快的志愿者,却是一位下肢失去行动能力的残疾人。

王亮在家时是坐在轮椅上活动,但参加志愿服务时轮椅显然不方便了,他就骑着自己的专属小电车来回跑。

“我的小电车肯定比大家走路快,社区书记一安排,我加上电就走了。”王亮再一次爽朗地笑了。

据他介绍,4月7日下午开始,他就投入核酸检测准备工作,配备物资、拉隔离带、贴封条等一系列工作,王亮都能参与。

“因为身体原因,有些工作我确实不能独立完成,但总有我能帮上忙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王亮坚定地说。

4月8日凌晨1时许王亮才将工作做完,回到家中,仅仅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后,他便起床来到社区,开始为核酸采集工作做准备。

居民采集核酸期间,王亮不是在用小喇叭广播维持秩序,就是往缺少物资的采集点送东西。

一上午下来,在小区门前值守的民警对王亮说,“我看你这一上午光往这个小区就跑了十几趟了,行动方便的人都吃不消,为你点赞!”

这些真诚的赞许与肯定,就是王亮最大的动力。

其实,对于身体不便的他来说,长时间坐在小电车上是非常不舒服的,有时候腰痛难忍,可他依然坚持工作。记者还注意到,在他的车把上总是挂着一个小包,好似成了他的“标配”。

“我把随身物品和日常所需放在包里,因为经常要在外面跑,这样就不会耽误事儿了。”王亮如是说。

8日晚上,王亮又在社区工作到很晚,帮助社区制作相关通知,而后又骑着他的小车,将通知逐一张贴在各个楼门口。

虽然社区里很多地方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可还是会遇到台阶。“我自己也能搬车,就是麻烦一点,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能为大家做事情,我心里就觉得高兴。”做志愿者让王亮的内心倍感充实。

夜色下,王亮骑着小车前往下一个小区,他的勇敢与坚定点亮了疫情带来的“黑夜”,我们终将迎来光明!

社区志愿者在维持秩序。 邯报融媒体记者 胡晓华 摄

这位“唠叨大哥”受人敬

“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两米’距离,不交谈、不聚集。”“提前准备好采样码或身份证。”……4月8日上午,在丛台区小河路1号院,中华街道东门外社区的社工杨文岗手里举着大喇叭,一遍遍向排队等待做核酸采样的居民讲述防疫政策。

“你都说了近两个小时的话了,休息一会儿吧。”一些居民好心劝说道。杨文岗笑了笑,声音沙哑地说:“不累,只要大家能记得住,我多说几遍都没事儿。”

2017年,退役军人杨文岗入职中华街道东门外社区,成为一名社工人员。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垃圾清理、防疫消杀等脏累活儿,他抢着干,并反复叮嘱女同事说:“你们干不了这些活儿,让我来!”

小区居民家里的灯泡不亮或下水道不通,他上门免费维修,然后嘱咐居民记牢他的手机号,以后遇到类似困难就打电话求助。同样的话,因为他总要提醒别人很多遍,所以居民们送他个绰号“唠叨大哥”。

4月8日早上6时许,记者走进东门外社区小河路1号院,亲眼见证了这位“唠叨大哥”是如何施展他的“唠叨”绝技的。

“大伙儿注意,2单元居民准备下楼做核酸,请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采样码,没有的拿好身份证!”此时,刚做完小区消杀工作的杨文岗又拿上大喇叭开始维持现场秩序。

看到一位走路蹒跚的老人正下楼,杨文岗马上过去提醒:“您拿身份证了吗?”老人憨厚地一笑说:“昨天儿女教会我使用智能手机,你看这个码对吧?”

杨文岗接过来一看,笑着说:“这是您老伴的采样码,你得调出自己的码。”他一边帮老人正确调取采样码,一边反复讲解使用方法,帮助这位老人成功完成核酸采样。

“请楼上的居民再耐心等一会儿,马上就轮到你们了。”“小朋友,要张大嘴,但不能咬住棉签不松口呀!”“请大家提前打开采样码,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从6时至10时40分许,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杨文岗的反复唠叨下,小河路1号院230余位居民严格保持“两米线”距离,有序完成采样,并按照规定路径返回家中。

“没有全体社工、志愿者以及居民的互相配合,我们不可能快速、顺利完成这次核酸采样,这份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面对记者的话筒,杨文岗又唠叨起来,反复强调这句话。

交巡警在新世纪岗检查车辆通行证。 邯报融媒体记者 范文平 摄

有事找警察

4月8日上午9时,正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期间,复兴区水利花园小区居民李女士向正在执勤的复兴区公安分局辅警张冉和旁边的志愿者求助,称下楼做核酸时忘记拿家门钥匙,无法回家了。

李女士说,附近亲戚家有备用钥匙,但因疫情期间各小区封控,她无法外出去拿。了解情况后,张冉立即向胜利桥派出所所长李连喜报告了相关情况。

李连喜安排张冉继续维护小区核酸检测秩序,他立即前往该女子亲属小区拿备用钥匙。半个小时不到,李所长就将备用钥匙送到李女士手中。

过了几分钟,李女士拿着一兜水果,悄悄放到张冉身后便转身离开。张冉察觉后由于身穿防护服行动不便,没有追上李女士,等她打开袋子的时候发现,除了一兜水果外,还附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你们,太感谢你们了!”

与此同时,在百家村派出所也发生了同样的故事。百三生活区全员核酸检测时,一位大爷步履蹒跚地来到核酸检测点,焦急万分地向复兴分局百家村派出所民警吴双华求助。

经了解得知,赵大爷和老伴刚刚做完核酸检测,往家走时才发现自己忘带家门钥匙了,由于老两口子女没在身边,这才找到民警帮助自己。

得知情况后,吴双华立即联系了辖区开锁师傅,并接他来到了赵大爷的住处,打开了门锁,帮助赵大爷顺利回到家中。

临走前,吴双华叮嘱赵大爷出门一定记得带上钥匙,若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他们,赵大爷对民警和开锁师傅的帮助连连道谢。

在吴双华刚帮助完赵大爷准备离开时,又接到群众刘女士求助,求助原因竟和赵大爷一样,也是自己带着孩子下楼太着急,把钥匙忘在家里了,自己的丈夫腿部残疾无法行动,不能打开屋门。

接到求助后,吴双华立即安慰刘女士,“您别担心,我现在就带着一位开锁师傅呢,你看好孩子,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到!”10分钟后,吴双华和开锁师傅来到了刘女士家门前,成功打开了刘女士的房门。

“谢谢,谢谢,没有你们警官的帮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刘女士见民警这么快就帮自己解决了困难,感激地向民警连连道谢。

快10点了,执勤交巡警才吃上“早餐”。

00后逆行者

00后李亚雯,家住丛台区苏曹乡南苏曹社区,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她近期正在为考研做准备。近段时间以来,我市疫情防控形式紧张,李亚雯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

后,主动找到社区报名参加。李亚雯说,她身体素质好,完全可以胜任志愿者工作,她也想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学习了解了相关防疫知识和防疫政策后,李亚雯开始正式上岗。她身穿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手套,变身为"大白”。每天她会准时到社区报到,有时站在社区卡口值守,为封控期间进出社区的社会保障人员进行消毒、登记;有时举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有时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

李亚雯说,她的任务就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除了值守、消杀、小喇叭广播外,她还会在当天全员核酸结束后,为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和志愿者们发放餐食。

说起第一天值班时的情景,李亚雯说,她当天的任务是小喇叭广播,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提醒居民足不出户,全力配合防疫政策。

她都记不清自己在社区院里来回转了多少圈,因为身穿防护服,戴着帽子口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特别热,头上、脸上、后背都是汗,而且也不方便喝水,一天下来嗓子都有些哑。当有不认识的居民向她咨询政策时,称呼她为“大白“,她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她喜欢这个称呼。

还记得那天晚上回到家,虽然累得腰酸腿疼,却又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担心第二天听不到闹钟响。李亚雯说,其实她的那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她知道近段时间以来,社区的工作人员日夜无休,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医护人员每天凌晨就赶来社区,为当天的全员核酸检测提前做准备……当她看到办公室地上铺着的简易床铺,吃了一半的方便面时,她就会觉得很心疼,但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的力量。

“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一定会积极配合,承担起青年人的担当。”李亚雯说,志愿服务的经历,让她感受到的收获更多,能够参与共同抗疫为大家服务,她感觉非常荣幸,“在我们的城市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心战疫

4月7日晚上9时许,复兴区石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舒艳玲和同事们踏着夜色,前往他们负责的酒务楼社区。

在路上,舒艳玲脑海中闪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帐篷得准备几个?口罩、消毒水够不够?两米线和警示性标语得提前贴好,最好路线图也得画出来,还得有人负责和医护人员沟通……步履不停,她的思绪也一刻没停。

就在一个小时前,石化街道办事处紧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舒艳玲非常清楚,他们要面对的是什么。

来不及思索,她和同事们快速确定分工,通知居民、发动志愿者、布置采样点、联系医护人员、卡口值守、环境消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全部坚守在防疫第一线,为第二天的全员核酸进行准备工作,几乎一夜未睡。

社区工作人员刘瑶瑶,孩子只有四岁;杨明丽,孩子只有两周;刘彩霞,两个孩子尚幼;舒艳玲孩子突发重感冒;陈艳霞家中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顾……舍小家,顾大家,这好像是抗疫三年来大家的共识,也是完全不用迟疑的决定,大家抓紧一切时间默默忙碌着。

夜渐渐深了,次日凌晨1时,全员核酸采集的基本工作准备完毕,舒艳玲思考后,决定专门设计核酸采集的路线图;刘瑶瑶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开始流调工作、编写防疫小程序。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舒艳玲知道这场仗不好打,持久战下,休息得学会见缝插针。凌晨3时许,他们终于获得宝贵的休息时间。办公室没有床,就简单地把几把椅子拼到一起当床用。为了不漏掉重要信息,舒艳玲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早上6时,核酸检测正式开始,酒务楼社区设有多个采样点,每个点位都有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扫码登记、医生负责采样、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碰上有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志愿者就组织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做核酸。而舒艳玲则在几个点位间来回跑,统筹调度,查漏补缺,直到检测完成。上午9时50分,经过默契配合,他们顺利完成了770多名居民的采样任务。

连续的紧张与忙碌,让舒艳玲有些疲惫,一阵头昏眼花的感觉向她袭来,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手机再次响起,她又要去忙了。

一个又一个的号令,一次又一次地摸排,一通又一通的电话……转眼间中午吃饭时间已到,舒艳玲和同事们拿出泡面,准备匆匆对付两口。没想到,办公室门口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居民,刚出炉的肉包子、冒着热气的西红柿炒鸡蛋、新鲜的蔬菜和挂面……办公室的桌子上很快就放满了。这些社区里的“老”居民,看着这群和自己孩子年纪一样大的工作人员,从早忙到晚,满是心疼。

“疫情之下你们工作辛苦了,但是越忙越得吃饱饭,你们年轻人老吃泡面可不行,别的我们也帮不上忙,都是家常便饭……”61岁的张阿姨话语里满是家长的嘱咐和关心。

舒艳玲和同事们看着这一份份可口的饭菜、一袋袋满是心意的“大礼包”仍持续不断被送到办公室内,感动、温暖、欣慰、骄傲,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 王梦洁 荣志晴 武悦 曹楚琦 周聪 薛雅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