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全国的脱贫攻坚“第1计”——魏县积极探索“微工厂”创业就业模式

叫响全国的脱贫攻坚“第1计”——魏县积极探索“微工厂”创业就业模式
2022-04-01 11:13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白云峰

“现在,爱心箱包厂日常用工70多人,订单源源不断,产品还拥有独立的‘卜客’(Book)品牌。”近日,在魏县前大磨乡连枣林村爱心箱包微工厂,返乡创业的王俊波正在组织学生书包的订单生产。

王俊波今年39岁,2008年曾经与朋友在北京经营建材生意。2014年,回家带孩子上学的妻子李爱玲外出不便,夫妻俩经过商量,投入10多万元,把老家村里一所旧校舍改建成箱包厂,购置缝纫机等设备,组织10多位留守妇女加工箱包。通过朋友与白沟市场紧密协作,李爱玲带领大家做来料加工,既能照顾孩子老人,又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随着业务不断扩大,王俊波从北京返乡,也潜心经营箱包厂。

正在厂里忙碌的杜粉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在这里工作三年多了。十多年前,刚结婚的杜粉玲与丈夫一起到北京打工,有了孩子后,只好在家带孩子。这几年孩子离手上学了,杜粉玲就一边在微工厂务工,一边接送孩子、照顾家。“每月收入2000多元,比在家闲着充实多了。”杜粉玲说。

魏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口106万,常年外出务工30万人。2017年,魏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各乡镇、村通过“内联”“外引”等形式,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同时,组建县级家庭手工业协会,为有意创建“扶贫微工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项目推荐、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对办厂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和用工补贴。

如今,魏县已发展箱包加工微工厂近百家,吸收就业4000余人,产值达2亿元。在魏县大辛庄乡苗辛庄村经营微工厂,来自湖北随州的青年周鲲鹏说:“我已经做箱包21年了,四年前受魏县创业就业环境吸引,经过朋友介绍从保定白沟来这里创业。现经营2家微工厂,用工130多人,产品是电脑双肩包和旅行包,创立了自己的箱包品牌,订单不断。春节前还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加工抽绳包10万个。”

据魏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郭福林介绍,脱贫摘帽后,魏县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加大全县产业就业帮扶力度。2021年以来,全县开展技能培训7186人次,安排稳岗补贴资金80万元,通过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区、公益岗位等安置措施,实现脱贫人口就地就业6277名,人均年增收万余元。

“受订单的季节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一些抗打击能力较弱的扶贫微工厂很容易闲置,造成资源浪费。”魏县县委书记苏雷芳表示,为促进微工厂良性发展,增强带贫能力,

魏县整合全县现有的125家扶贫微工厂,成立“实打实”微工厂合作社,对微工厂进行“模块式”整合,推动“链条式”经营、“抱团式”发展,通过统一信息发布、接收订单、加工标准、原料供应和市场销售,避免企业之间单打独斗和资源闲置,增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和利益共享。

而今,王俊波箱包加工厂越做越红火,去年加工书包的数量已经扩大到30万只。“实打实”箱包加工微工厂合作社成员每月开会,互相交流和学习技术,组织培训活动,订单实现合作共享。哪家微工厂没有活计了,合作社为其介绍,形成微工厂“联合舰队”闯市场,打造成了质量一流的保定白沟市场魏县箱包生产基地。

魏县扶贫微工厂做法曾入选《全国脱贫攻坚100计》第1计。如今,成立“微工厂合作社”后,魏县125家微工厂经济效益平均提升15%,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去年同期增加110人。

通讯员 王德峰 郭海民 杜廷保

相关阅读